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技术及措施分析 谭冠宾

发表时间:2021/7/8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2期   作者:谭冠宾
[导读] 中国不仅是人口大国,也有着复杂的地质结构和多样化的生态环境,但是中国落后的经济状况导致了我国承受自然灾害方面的能力较弱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技术及措施分析
        谭冠宾
        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岑溪市筋竹镇国土规建环保安监站  543209
        摘要:中国不仅是人口大国,也有着复杂的地质结构和多样化的生态环境,但是中国落后的经济状况导致了我国承受自然灾害方面的能力较弱。在我国地质灾害是所常见的自然灾害,它的发生不仅会给人民带来沉重的苦难,还会给受灾地区的人民心里留下很深的生活阴影,使得许多经历过自然灾害的人们,在痛苦的深渊里艰难的生活,从而显得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尤为重要。地质灾害往往有自然因素或者人文因素所构成,但不管是哪一种环境问题,都是阻碍人类社会发展的因素,所以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时必要的。
        关键词: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技术;措施


        引言:
        近年来,人类的活动对自然环境的伤害越来越加剧,范围也在不断的扩大,工程建设导致的地质性破坏越来越严重。同时,我国国土面积广阔,造成地质灾害的环境条件多变,在不同地区的人类工程活动拥有着不同的性质和强度,所以对所形成的地质灾害的类型和危害也大不相同,我国是世界上地质灾害频发的国家之一。
        一、主要的地质灾害类型
        (一)崩塌
        崩塌的原因是陡坡上的岩石出现了裂缝,导致其根部失去了支撑,从而出现了岩体从母体脱落的情况下,顺沿着陡坡滑落到了坡脚,一般也叫做土崩,但如果出现的面积较大,会被称为山崩,而掉落在山脚下的岩块堆积,会被称为岩堆或石堆。
        崩塌发生的原因多数情况下是人为的,人们在对煤矿进行开采的时候,会出现岩土的剧烈震动;或者在开采的过程中使用到炸药进行爆破,从而导致了岩土体的稳定性受到了破坏;此外,蓄水池发生了渗漏后,会对岩土的内部进行软化,这也是造成崩塌的原因之一。综上所述,在岩土体受到了破坏或者不正常的承重量时,会导致自身的稳定性受到破坏,从而导致崩塌。
        (二)泥石流
        泥石流产生发生的原因通常是因为人们不合理的开采,让植被表面受到的破坏;或者在修筑铁路和公路的时候,对地表的不合理的开挖,导致了地表自身的稳定性受到的破坏;最容易出现泥石流现象的是山体滑坡,尤其是在一些地势险峻或沟谷相并的地区,在经历过连续降雨的天气之后,常常会随着山体滑坡携带着许多泥砂、石块,从而形成了特殊的洪流。泥石流的特点是速度快、破坏力大、冲击力大,能够对村庄和公路造成巨大的破坏,泥石流一旦发生就会对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严重的破坏。
        (三)滑坡
        按照滑体的体积,滑坡可以分为巨型滑坡、大型滑坡、中型滑坡和小型滑坡。在我国滑坡出现的类型大多是以中小型为主,小心滑坡在各个地区所占比例是很高的。但是,在东南丘陵山区和东部山地地区小型滑坡出现的次数更多;反而在西北、西南、黄土高原地区出现频率最多的是中型滑坡;青藏高原出现的滑坡类型多为大型滑坡和巨型滑坡。造成滑坡的因素可以分为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在自然因素方面主要是地震和降雨等情况,而人为方面主要是因为人类的工程活动,比如说对植被的破坏和开挖坡脚等。根据统计分析说明,诱发滑坡的主要因素是因为暴雨,暴雨导致的滑坡在总滑坡数中占比例为90%;而地震诱发的滑坡,在总滑坡数中只占1%,一般情况下为大型滑坡和巨型滑坡;则人类工程活动导致的滑坡占总滑坡数的9%,主要是小型滑坡。
        二、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具体措施
        (一)生物防治措施
        对地质灾害采取生物防治工程措施,主要是在自然生态环境方面采取改善措施,譬如退耕还林、植树造林、合理放牧等方式,这些都是进行生物防治的主要措施。生物防治有很多的优点,例如在生物防治方面投入的资金较少,但防治效果很好,投入的资金与效果成反比,能应用生物防治工程的范围和地区很广。即使投入的防治资金较少,但是改善自然环境的效果很有效,而且对生态平衡的保持有长远的作用。但这种生物防治工程也有缺点,效果呈现周期较长。因此对于地质灾害采用生物防治工程措施需要根据地区、灾害类型等具体情况实行。相关部门要积极开展坡面的治理工作,保持坡面水土,减少松散物的堆积。同时相关部门还要呼吁人们减少不符合自然规律的人类活动,保护山地环境,维持生态平衡。做好退耕还林、植树种林的工作,不断提高植被覆盖率。除此之外,在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时,还要加强对水土保持的深入研究,采用小流域综合治理方式来治理水土流失,减少滑坡、泥石流的发生。



        (二)工程防治措施加强对水土保持的研究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中一个重要的措施是工程防治措施,如果想对地质灾害治理采取的措施直接,并且效果明显,那么就要考虑工程防治措施。和生物防治措施一样,工程防治措施在施行时也要考虑到地区的具体情况。举个例子,如果房屋后的山坡出现了轻微的滑坡现象,那就需要及时采用挡板或对滑坡的后缘及时进行排水;但如果出现的滑坡现象较为严重,消方减载的方式就不能使用了,需要对滑坡现象进行工程勘探,获取数据再进行防治。
        (1)做好防治工程设计
        依据导致地质灾害的原因,从而确定对地质灾害防治的主要途径;依据地质灾害发生的次数和防治目标,从而确定防治工程的工程量和强度。
        (2)排水工程
        地表排水和地下排水两种方法均属于排水工程,地表排水的方法是指在滑坡的边界处挖一条或者几条环形的截水沟。地下水常常是导致滑坡等多种地质灾害的主要原因,对有害的地下水进行排除,特别是滑带水,这是治理滑坡非常有效的措施之一。滑坡地下排水系统有截水盲沟、支撑盲沟和渗井等工程设施。深盲沟通常会因为成本高,施工难度大,呈现的项目不稳定,而不会被经常使用。
        (3)支挡工程
        对于因为没有支撑力而导致的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通常会采用修建支撑挡板工程的方法,这样可以增加滑坡重力的平衡,从而使得滑坡能够保持稳定。支撑的建筑物有许多种,如抗滑桩、抗滑墙、抗滑垛等。边坡坡面防护工程有植物防护和工程防护两种。植物防护包括种草、铺草皮、植树;工程防护包括框格防护、封面、护面墙、干砌片石护坡、浆砌片石护坡、浆砌预制块护坡、锚杆钢丝网喷浆、喷射混凝土护坡。
        (4)加固工程
        对于滑坡、崩塌等类型的地质灾害,在对其采取防治措施时,可以在容易造成滑坡的薄弱地区使用铁丝网进行阻拦,用水泥浇筑的方式对其进行加固,避免因为雨水的洗刷而出现滑落现象。
        混凝土挡墙是借助自身的重量以支挡滑体的下滑力的一种有效防止滑坡的常用方法,并可与排水等措施联合使用。它能有效地从局部改变滑坡体的受力平衡,阻止滑坡体变形的延展,具有结构简单,能快速起到稳定滑坡作用等优点。在设计混凝土挡墙时。应根据最低滑动面的形状和位置来设计挡墙基础的砌置深度,并在墙后设置泄水孔,使其不仅能削弱作用于挡墙上的静水压力,还能防止墙后积水浸泡基础而造成的挡墙滑移。
        (三)避让措施
        采取避让措施也是地质灾害防治工程中的一个重要方法,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雨天避让;二是搬迁避让。雨天避让的措施是因为一些地区常年雨水较多,而且容易收到雨水的侵蚀,从而导致地质灾害的,威胁到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当雨水密集时期到了,就需要帮助当地居民避让容易发生地质灾害的时期。比如,将居民转移到领近的地区,在雨天采用避让措施的原则是将居民转移到安全地区,保证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搬迁避让措施是雨天避让措施的更进一步措施,但需要花费许多的防治资金。但如果当地受到的伤害较大时,就需要将当地的居民搬迁到安全地区。对于搬迁避让措施要有详细的资金考察数据,如果防治资金超过了居民搬迁资金,那么就要考虑到采用搬迁避让措施。
        三、结束语
        简而言之,由于地质灾害导致了我国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都受到了极大的威胁,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对地质灾害进行防范,从而减少对我国人民所造成的损失,这是需要相关部门长期坚持并不断完善的工作。只有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长期坚持地做下去,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才能够做到更好,才能够为建设环保友好型社会而服务。
        参考文献:
        [1]谢磊.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及技术建议[J].科技创新与应用,2020,No.322(30):153-154.
        [2]张艺,熊志涛.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诱发次生灾害的成因和应对措施——以兴山县金乐和后山滑坡为例[J].工程建设,2017,49(008):36-43.
        [3]刘传正,陈春利.中国地质灾害防治成效与问题对策[J].工程地质学报,2020,v.28;No.136(02):190-198.
        [4]陈耀威,刘统刚.论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及防治措施[J].地矿测绘,2020,3(4):58-59.
        [5]朱钰.论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及防治措施[J].资源信息与工程,2016,31(003):171-17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