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33068319880305XXXX 浙江省杭州市 3100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为建筑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施工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方方面面。做好建筑工程防火监督检查工作尤为重要。但一些单位对施工现场的火灾风险认识不足,使得施工现场发生火灾,不仅给施工人员带来一定程度的损失,也给工程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为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相关人员必须对建设项目的内部结构和外部环境采取防火措施,加大防火监督检查力度,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
关键词:建筑施工;防火监督检查;思考
1建筑火灾的基本特征
1.1施工现场存在许多火灾隐患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建筑工程电气化的应用。在施工过程中,许多施工人员广泛使用易燃建筑材料,导致施工中火灾隐患的增加,也给施工人员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比如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一些施工人员专业水平较低,不能按照相关要求合理安装机电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经常发生操作不当,导致导线材料划伤、线路短路,大大增加了火灾隐患。如果电线发生燃烧,将对整个施工现场造成巨大影响,容易发生火灾,给施工人员和工程建设带来极大的损失。
1.2灭火不容易
随着建筑业的不断发展,高层建筑越来越多。高层建筑的开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节约土地,但一旦在建设中发生火灾,将给整个工程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例如,上海教师公寓“11.5”火灾造成58人死亡,70多人受伤。火灾现场有100多辆消防车和1000多名消防员。由此可见,高层建筑一旦发生火灾,将大大增加工作人员的工作难度,消防工作也不易开展。与普通建筑相比,高层建筑有一定的高度,水和二氧化碳灭火器不能喷到相应的高度,而且高层建筑通风效果好,会增加火灾的燃烧。因此,在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有关单位必须更加重视防火监督检查,加大培训力度,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使其按有关要求施工,确保工程质量,从而避免施工过程中人员遗留的安全隐患,增加火灾发生的概率。在工程设计阶段,工作人员应设计相应的防火装置,避免火灾的发生。比如在施工过程中,应尽量选用防火材料,而不是易燃材料,施工现场应设置一定数量的安全出口,以增加人员从火灾中逃生的概率。
2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员工消防安全意识差, 培训不到位
由于施工现场施工人员文化程度低,对消防知识认识不足,安全意识淡薄。为节省施工时间,施工项目负责人未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或培训不到位。在建设过程中,由于防火意识淡薄、节约成本等原因,经常出现违反国家规定的消防违法行为,如虚假消防审批,或简化程序、不严格控制、钻消防漏洞、私自经营等。如果不及时处理,很容易引起火灾迅速蔓延。
2.2施工现场可燃物较多,管理不规范
许多建筑材料随意堆放,一些易燃材料未按标准规范,给火灾带来潜在威胁。施工现场许多临时建筑,如仓库、食堂等,大多采用耐火等级较低的可燃材料建造。施工现场还有油毡、木材、塑料制品、油漆等易燃材料。如果消防管理不当,很容易引起火灾。此外,部分施工现场安全防护网、外脚手架设置不合理,耐火等级不合格。一旦发生火灾,很容易形成三维燃烧,给消防工作带来挑战。
2.3消防车道、通道堵塞,抢险逃生延误
虽然一些施工现场设置了临时消防车道,但通道内经常堆放水泥、钢筋、砂石等建筑材料,致使消防车无法正常通行,甚至一些施工现场没有设置消防车道和救援现场。一旦发生火灾,很容易耽误消防人员的到达时间。此外,为方便施工,施工人员在通道和安全出口随意堆放各种建筑材料,造成通道堵塞,不利于施工人员疏散,也给消防人员的救援工作增加了难度。
2.4工人住宿条件差,彩钢板施工屡禁不止
个别建筑工地将在建房屋视为职工宿舍。由于消防设施不完善,消防电源管理不到位,防火间距不够,一旦发生火灾很容易造成人员伤亡。此外,建筑用泡沫彩钢板材仍然存在。虽然近年来通过彩钢板的特殊处理取得了一些特殊项目,但仍有一些企业为了省钱,在严厉的调控形势下,贸然铤而走险,用泡沫夹芯板建造住宿房。此类建筑物一旦发生火灾,很容易在短时间内形成一片建筑物燃烧而倒塌。这给救援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3建筑施工工程中防火监督检查的有效措施
3.1建立完善的建筑施工工程防火监督检查机制
要开展规范有序的消防监督检查工作,需要相关建设单位建立健全消防监督检查机制,实现对相关工作的科学指导,进一步提高建筑工程安全水平。基于此,建设单位应成立专门的防火监督检查组,要求定期在施工现场开展防火检查活动,对建筑材料、施工设备等方面进行严格检查。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上报,并要求管理人员进行整改,减少安全隐患,降低火灾发生的概率。防火监督检查组还应合理安排值班人员,每天对施工现场,特别是一些重点防护区域进行防火监督检查,避免忽视一些隐患引发火灾。对检查组工作中存在失职的,要追究相关负责人的责任,提高其工作积极性。而且,有关施工单位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配置检查人员,部分重点区域配备2-3人,非重点区域配备1-2人,确保所有施工区域都能兼顾。
此外,建设单位还应建立相应的考核机制和奖惩机制。通过对消防监督检查人员的工作行为、态度和效果的考核,对工作人员进行相应的奖惩,对消除工作人员消极懈怠的工作心态起到重要作用。此外,建设单位要根据消防监督检查的具体工作内容,制定科学合理的消防监督检查流程,明确重点检查区域,严格要求职工按相应流程开展工作,并建立监督机制,对消防监督检查的落实情况进行监督,如果发现工作落实不到位,就要对检查人员进行监督。情节严重的,要予以举报和严惩,确保消防监督检查的有效实施。
3.2加强对建设工程施工过程的监督检查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火灾主要是由于建筑设计和施工不合理造成的,埋下了安全隐患,引发火灾。因此,相关人员在开展防火监督检查工作时,应注意和控制施工过程,确保建筑工程施工过程能达到相应的规范要求,以确保建筑工程质量,同时也减少火灾隐患,降低安全风险。基于此,在建筑工程设计阶段,相关工作人员需要严格核对设计图纸,确保设计图纸包含室内、走廊等消防内容。否则,需要及时与设计人员沟通,提高建筑工程的安全性。施工单位还需做好图纸会审工作,确保施工顺利进行。另外,施工单位在安装机电设备时,需要对安装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应要求施工人员严格按照相应的安装要求,对机电设备进行有效安装,同时还要保证线路的安全,以免发生火灾。
3.3加强对施工现场消防设备的检查
消防器材是消防工作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有关建设单位在开展消防监督检查工作时,还应加强对消防器材的重视和检查,确保建设项目的每个施工通道都有专门的消防水源。同时,应定期检查转接器。如果发现这个装置有问题,就要及时维修,一旦发生火灾,也能起到重要作用。应仔细检查现场所有消防设备。如果发现设备存在问题,应及时进行维修,使其在防火中发挥重要作用。
3.4加强监督检查人员的培训
有关单位要加强消防部门之间的联系。可以聘请消防人员开展培训活动,将消防安全知识、消防检查措施等内容融入培训,促进参加培训的职工增强消防安全意识,丰富理论知识,掌握更多的消防技能,提高自身消防监督检查能力。消防人员还需要对全体职工进行培训,掌握各类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使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了解各种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进而在火灾防控中发挥重要作用。
结语
消防监督检查是建设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有关人员应更加重视防火监督检查,加大对施工人员的培训,使其具有较高的消防安全意识,从而保证施工质量,提高建设工程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葛杰.建筑施工工程中防火监督检查的思考[J].化工管理, 2019, (26) :266.
[2]傅梦.牢筑高楼“防火墙”——从上海胶州路公寓大火谈高层建筑防火[J].河南城建学院学报, 2021, 20 (01) :18-24.
[3]陈业业.关于城市建筑消防安全的思考[J].法制与经济 (中旬刊) , 2021, (07) :15-20.
[4]张家明.从“11•15”上海教师公寓火灾谈在建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管理与火灾扑救对策[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 2020, (12) :38-47.
[5]2015年全国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执法检查分析报告[J].工程质量, 2016, (07) :1-13.
[6]杨燕杰, 贾伟华, 王同喜.建筑工程防火涂料施工检测验收分析[J].消防科学与技术, 2018, 27 (12) :934-936+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