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中预算成本控制及管理问题探究 邱庆彬

发表时间:2021/7/8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2期   作者:邱庆彬
[导读] 在新时期的背景下,随着我国现代化社会建设方针的不断推进,经济水平有了进一步的提升,建筑行业作为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必须要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建筑施工中预算成本控制及管理问题探究
        邱庆彬
        东阿县昌隆房地产发展有限公司  山东聊城  252200
        摘要:在新时期的背景下,随着我国现代化社会建设方针的不断推进,经济水平有了进一步的提升,建筑行业作为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必须要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于建筑企业的未来经济建设来说,对施工预算和建筑成本进行有效的管理是提高收益的重要途径。就现阶段而言,建筑行业市场竞争非常激烈,为了在严峻的市场环境下保持建筑企业自身的地位,必须要协调好劳务施工成本与建筑工程供应造价之间的关系。对于不同的建设项目,管理者的观念,成本管理模式,所实行的方案,管理的强度等方面都会存在差异,这就会导致成本控制的效果产生差距。因此,对于不同的项目地配置,要实行差异化和多元化管理,有针对性地制定预算方案。
        关键词:建筑施工;预算;成本控制;管理;问题


        1 建筑企业施工预算及成本控制所存在的问题
        1.1预算制度不健全
        我国建筑行业近些年发展较为迅速,但企业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管理模式相对还是较为落后。施工单位在对生产物资、劳动力、资金成本和机械设备等方面的资源进行调配时,往往缺少对整个工程项目的全面考虑,忽视施工预算的指导和管控作用,导致企业各项资源没有得到科学合理配置,降低了有限资源的利用率,严重影响了工程施工进度,造成企业各项成本支出增大。此外,企业也存在资金浪费的情况,资金使用效率低下,企业经济效益滞胀甚至亏损。总的来说,企业预算制度不健全,对施工预算缺乏认知,是产生这些问题的重要原因。
        1.2成本控制意识较差
        随着国家经济形势向常态化发展,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已无法满足当前较为激烈的市场竞争需求。建筑行业大部分的企业为了扩大生产经营规模,一味追求项目数量及经营产值等数量指标,使得企业成本管理压力逐渐增大,资金形势越来越紧张,企业经济效益普遍呈下降趋势。部分企业采用重规模和数量指标的发展模式,也导致企业在管理过程中忽视成本控制工作。此外,大部分企业也缺少定期成本活动分析,或是成本分析工作流于形式,导致企业收入成本数据模糊不清,无法对阶段性工程的效益进行准确计算。
        2建筑施工中预算成本控制及管理
        2.1推动信息化平台建设
        事前控制与预算管理相结合: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已经被运用到各行各业之中。建筑施工企业开展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同样可以运用信息化技术,不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还可以提高工作的准确性。首先建筑施工企业需要加大信息化建设,加快业财融合,推进财务共享平台的构建,引入大数据以及云计算等技术,对预算管理进行事前控制,降低管理过程中出现风险的概率。建筑施工企业在进行全面预算管理过程中要形成事中跟踪管理系统,提高工作人员对工作的重视程度,并且对于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避免后期造成更严重的损失。与此同时还要形成事后评价管理系统,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风险,提高对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视程度。
        2.2提升项目成本预算编制的合理性
        成本预算编制是施工过程中控制成本的重要基础,根据成本预算编制问题的产生原因,建筑施工企业应当制定针对性措施进行解决。


首先,采用合理的预算编制方法,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周期较长,材料费用在施工成本中的占比较大,企业在针对材料成本编制预算时,需要综合考虑企业内外环境,尤其是材料市场价格变化,根据情况变化调整成本预算编制,企业预算人员可采用滚动预算编制方法编制成本预算,使预算编制能够与不断变化的企业内外情况相联系。预算编制在完成之后,施工单位以预算目标为指导进行成本控制,定期对预算执行和预算计划进行对比分析,利用滚动预算方法的优势提升预算编制的准确性。其次,加强对工程施工场地的勘探和市场环境调查,与成本预算管理相关的部门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对工程项目进行全方位的了解,对施工现场和行业环境进行调查,从而为预算人员提供准确的预算数据,支持预算编制工作。再者,建筑施工企业的项目预算人员在编制成本预算过程中,需要对预算编制进行细化,可综合分析历史项目的成本支出情况和企业各部门预算数据,在此基础上按照部门进行分解,分解管理费用能够进一步明确企业各个部门的预算任务和责任,便于后期的预算执行控制。最后,规范成本预算编制审核工作,企业的成本预算管理人员需重视审核工作,通过预算审核,及时发现预算编制中的不合理或者错误情况,保证预算编制的质量,为后期的成本预算执行控制工作夯实基础。
        2.3 全面优化项目成本预算考核机制
        建筑施工企业在成本预算考核过程中,首要任务是明确预算考核主体,确定成本预算控制的责任人,因此,在项目立项阶段,应当着手分配成本预算执行部门和人员的责任、职能以及权限,并制作表格分发至相关人员手中,便于其明确自身所担负的职责,也有利于后期的成本预算考核。建筑施工企业可以适当调整考核时间,改变以往项目工程竣工或者阶段性任务完成后进行考核的做法,在施工中期进行成本预算考核,有助于企业提前发现成本预算管理中的失误和缺陷,可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控制。企业的成本预算考核也需要奖惩机制的支持,在奖惩机制的支持下,企业的成本预算目标和战略目标都可顺利实现。因此,建筑施工企业应根据自身实力和特点制定奖惩制度,根据成本预算考核结果对相关人员进行奖励或者惩处,以此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2.4完善预算制度
        为了应对外部宏观市场对建筑企业的消极作用,企业自身必须推动自我改革,对企业内部的预算制度进行改进,不断提升企业成本管理的能力与效果,采用降低成本增加效率的方式进行市场规划,提升建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预算制度的落实能够有效提高建筑企业项目部的成本控制能力。为了深化施工预算改革,需要对建筑企业的收入预算,资金流水预算,施工材料采购和设备物资供应的费用进行详细记录,以此为基础对各项预算明细进行汇总和整合,为后续建筑企业开展的预算管理工作提供数据支持。预算方案的设计要有建筑企业来带头组织,在设计的过程中,要积极收集基层人员的意见与建议,做好筛选和统计工作,要能够适应建筑企业当前的发展现状,确保施工现场管理与预算制度之间能够相互协调。预算管理方案的设计要进行多次反复的审核,要积极组织各个部门进行讨论,使之不断完善。项目预算会对施工带来一定的压力,有压力才有进步的动力,必须合理控制预算,才能让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意识到预算的有限性。为了达到预期的目标,就需要不断地对施工各方面进行改进,最终才能真正地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效果。预算制度的稳定推进是落实成本控制方案的必要前提,也是建筑企业获得更高利润的有效途径。只有经济效益上升了,基层的员工才能获得更多的利益,工作的积极性也会提高,进而形成一种良性循环。预算制度的保障也同样来自于企业的利益,管理者需要维持企业利益与员工收入之间的平衡关系,加大内部宣传,提高建筑企业各级人员对于企业预算现状的认识深度,减少企业内部矛盾,提升凝聚力,促进成本控制的状态向良性发展。
        结束语
        施工预算与成本控制主要体现在项目部对资金流水进行系统的规划和部署,不断追求细致化和精益化管理,从而提高成本管理的水平,保证我国建筑企业能够长久的可持续发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只有对施工成本进行统筹管理,才能够实现建筑企业利益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罗济伟.建筑施工预算与项目成本管理控制探讨[J].经济管理文摘,2020(04):45-46.
        [2]檀巍.建筑施工中预算成本及管理问题分析[J].门窗,2014(04):313.
        [3]赵青涛.建筑施工中预算成本及管理问题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2(08):54-5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