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桥梁工程的常见病害与施工处理技术探析
郭瑞俊
内蒙古锦通工程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 010010
摘要:近年来我国城镇化建设的发展速度十分迅速,为建设道路与桥梁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与挑战。道路桥梁是人们生活中最常见也最重要的交通基础设施,对人们的生活和经济的发展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所以,在道路桥梁工程施工过程中务必要高度重视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否则轻则影响道路桥梁的使用寿命,重则可能会引发严重的安全事故。就道路桥梁工程施工的实际情况来看,其质量影响因素相对较多,包括施工行为、客观环境等等都可能会造成道路桥梁施工质量问题。尤其是容易出现诸如桥头破损、路基下沉、裂缝、钢筋锈蚀等病害状况。所以,务必要充分认识道路桥梁工程的常见病害及对其实施有效处理的重要性,并针对性用好施工处理技术避免这些问题的发生。本文就道路桥梁工程的常见病害与施工处理技术展开探讨。
关键词:道路桥梁工程;病害;施工技术
引言
为了满足经济发展要求,我国道路和桥梁的建设在逐步增加,道路维护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随着道路使用率的增加,道路和桥梁维护中存在的许多问题也逐渐显现。
1道路桥梁工程的常见病害
1.1桥头破损
就道路桥梁工程的实际情况来看,桥头破损是一种发生概率相对较高的工程病害。桥头破损主要表现为桥梁两端发生了一定的变形,进而导致桥梁整体应力结构出现一定的变化。这一问题严重的话可能会造成工程整体稳定性受损,所以如果没有实施有效的处理,对桥梁的使用安全可能造成较大的威胁。尤其是很容易诱发交通事故,造成人员伤亡。所以对于桥头破损问题,必须要针对实际情况展开深入分析,了解其原因并针对性地予以处理。通常情况下出现桥头破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施工作业材料问题造成的,材料质量不佳使得桥头承载力与抗冲击力相对不足,进而在使用过程中被车辆反复碾压,出现了桥头破损问题。
1.2桩基不均匀沉降
产生桩基不均匀沉降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地质条件或者施工设计图纸出现问题。另外在设计阶段,由于设计人员事先并未收集施工现场的地质条件、水文条件、气象条件等信息,导致设计方案与桥梁实际情况出现冲突,进而造成桩基不均匀沉降。
1.3裂缝
在道路桥梁工程施工过程中产生裂缝的原因有很多,最直接的影响因素在于混凝土材料的选择,由于混凝土材料本身存在一定的缺陷,如果在使用过程中未选择与施工要求相匹配的混凝土材料,则极易影响后续施工效果,产生裂缝问题。因此,在对混凝土材料进行选择的过程中,应重点了解其不同型号的特点与适用情况,针对性地选择水泥、骨料、外加剂等原材料,通过了解原材料本身缺陷,在后续施工过程中可采取相应措施对其进行有效弥补。在道路与桥梁建设过程中,如果桥梁的混凝土结构设计不合理,(如图一)对混凝土构件也会造成不利影响,在应力的作用下,会导致道路或桥梁在施工过程中出现裂缝,而荷载问题的出现与桥梁设计也有很大的关系,由于设计人员并没有结合道路桥梁工程项目进行全面分析,导致在设计建模过程中,对各个节点的受力存在偏差,从而影响施工建设过程中各个环节的用料问题。
图1 道路桥梁工程结构性裂缝
1.4 承台蜂窝、麻面
当前道路桥梁在施工中主要是混凝土结构,其在承台部位很容易出现蜂
窝和麻面病害。其一般是因为混凝土构件的表面缺少水泥浆,导致骨料之间
出现大量不规则的凹点,特点是大小不一、分布不均。主要产生原因则是混凝土配合比不合理、砂率偏低而集料粒径较大等;如果混凝土在拌和工序或者运输过程中出现离析,也会导致蜂窝、麻面现象的发生。
此外施工人员对振捣工艺控制不严格,也是形成病害的主要因素,比如振捣时间过短、排气不足等;在浇筑工艺开展时,如存在漏浆、目标表面整洁度不够、湿润度较差等情况,也会产生蜂窝、麻面、裂缝、气泡等病害。
2道路桥梁工程常见病害的施工处理技术
2.1桥头路基加固技术
如果道路桥梁出现了桥头路基沉降问题,往往会使用相应加固技术来提升其承载力,从而对病害实施处理。比如,工程设计阶段,可以通过改变工程整体结构体系的方法,优化工程应力状态,提高混凝土结构的性能,从而达到加固桥梁的效果。另外,还可以采用增加钢筋配比量的方式,使工程稳定性得到增强。如果路基沉降出现在施工阶段,则可以根据不同沉降程度,采取相应的加固方法,比如采用灌注、压实、置换等方式来强化工程的整体稳定性。
2.2桥梁桩基不均匀沉降处理技术
针对桩基下沉病害,可以采用桩侧与桩底压浆的处理方法。首先,施工人员从加固桩侧土体与加固密实桩底的沉渣为出发点,在桩周距离50cm左右的圆周上相间100cm的距离,利用Φ57×3的无缝钢花管予以注浆作业。将浆体与桩底沉渣结合后,可形成一个坚固整体结构,进而起到加固作用,提升桥梁单桩的承载力。为保证注浆效果,在施工之前,需要进行注浆试验,以确定水泥砂浆的精准配合比以及注浆压力等参数值。当注浆工序结束后,施工人员应对注浆部位进行钻孔采样,通过对样品的检验与分析,判断注浆效果是否满足施工标准要求。在注浆阶段,工程技术人员应全程予以监督和检查,一旦发现冒浆、隆起等突发事故,应立即停止注浆,当查明原因并及时排除事故隐患后,方可继续注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桥梁桩基的沉降度较小,可以采用压实处理方法,首先向桩基内灌入预制好的砂浆,然后利用压路机对砂浆表面进行碾压。如果桥梁桩基处于软土地区,可以先对软土区进行换填施工,随后再采取砂浆填充与碾压施工,以达到提高地基承载力的目的。
2.3裂缝处理技术
常见的裂缝处理技术主要有表面修补技术、填充技术、注浆修补技术等等。表面修补主要针对较浅的裂缝予以处理,就是采用水泥浆、环氧胶泥等材料首先对裂缝实施涂抹,然后再以油漆、沥青等覆盖表面,最后再对表面采用玻璃纤维覆盖,阻止水汽、化学物质、二氧化碳等物质进一步的损坏,防止裂缝延伸。填充技术主要用于裂缝面积较小的情况,就是以树脂胶结物和水泥浆注入裂缝中,从而对裂缝病害实施修复。注浆修补主要是针对较深的、对结构完整性有影响的裂缝或有抗渗要求的裂缝,施工原理是通过加压设备将水泥材料、环氧树脂等胶凝材料压入裂缝中,在打入裂缝中的胶凝材料凝结、固化后与原结构形成整体,能够防止不利物质进入裂缝,抑制裂缝的进一步发展。
2.4道路桥梁表面病害的加固技术
对于桥梁表面出现蜂窝、麻面等质量病害,应当采取科学有效的加固技术。首先,如出现蜂窝病害,施工人员则应采用分层振捣技术,保障浅层混凝土的密实度符合设计要求,不得出现漏振的情况,同时在混凝土初凝时,需要进一步强化收抹工作。其次,对麻面病害的处理,即是利用腻子模板以及油毡纸等,尽量减少模板之间存在的接缝空间,并彻底清理模板表面,再涂抹隔离油,基于规范化的振捣作业以保障道路桥梁表面病害处理的有效性。
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迅猛发展,道路交通运输建设也在逐步完善中,道路交通建设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的同时,也逐渐引起了人们对道路桥梁施工质量问题的关注。因此,在道路桥梁建设过程中,需要提高工作人员专业能力,加强施工养护工作,通过采取合适的改善措施,提高道路建设质量,使其更好地服务人民,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延涛.道路桥梁工程的常见病害与施工处理技术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06):200-201.
[2]孙欣.市政道路桥梁工程的常见病害与施工处理技术探究[J].绿色环保建材,2019(05):117+120.
[3]王化利.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的常见病害与处理技术[J].科学技术创新,2019(18):118-119.
[4]刘一.市政道路桥梁工程的常见病害与施工处理技术[J].住宅与房地产,2019(25):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