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浙江华夏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1100;2.浙江耀信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0000
摘要:随着当前社会经济的蓬勃发展,各个行业都表现出发展的态势,建筑工程也随之不断进步。但是由于建筑工程存在工程量比较大、工作内容比较复杂、工作时间较长等问题,进行全过程的管理比较难。:加强工程审计管理,是当前建筑施工企业提高自身经济效益的重要方途径。
关键词:建筑工程;审计
引言
为满足国有企业经营发展及办公需要,根据需要投资建设了诸多工程项目,建设资金使用量急剧增加,经济活动频繁,财务管理难度随之提升,管理中暴露出的问题越来越多。为确保工程质量,遏制违纪行为,避免超预算情况发生,工程建设周期中必须做好工程内部审计工作。通过有效审计措施明确经济责任,制约财务行为,提高概算编制的准确性、合理性、完整性,提升资金使用效益。
1工程审计的关键性作用
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各项问题也随之不断增加。在建筑工程审计中经常存在各种问题,不但浪费了很多资金成本,而且对项目的管理也具有不好的影响,所以现阶段行业内对建筑工程审计中的管理问题极为重视。工程建设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特点,所以这也使得工程审计工作的内容较为复杂,且不同阶段的审计具有不同的特点。通常是将审计工作分为事前、事中、事后三个部分,并要求审计人员对工程的可行性研究、勘察设计、施工建材、机械设备、施工技术以及最终的工程验收等进行严格且科学的审计。如果以上环节中的某一项审计存在错误或疏漏,就可能对工程整体的审计效果造成影响。加强工程审计工作,需要审计人员秉持着精细化以及全过程的原则,使审计工作切实地与工程管理相结合,如此才可以对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发现,进而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避免发生工程设计变更、成本追加以及索赔等问题。同时,良好的工程审计管理工作还可以切实地保障工程的施工质量,降低工程安全事故的发生率,在节省工程资源的同时,也可以为工程的高质量竣工夯实基础。
2建筑工程审计中的常见问题
2.1未能对事前可行性进行重视与落实
在建筑工程正式开始前,需要对项目进行可行性的研究,只有确保工程具有较好的预期收益,才会驱动投资方进行注资。但在调研阶段,因为部分审计人员并没有较好的管控意识,所以并未对可行性报告进行深入研究,同时也没有实际勘察施工现场,未能对施工各阶段可能出现的风险以及问题进行提前预估,进而导致在具体的工程建设过程中出现了返工、资源浪费,甚至是工期严重延误等问题,如此就需要投资方不断追加成本,造成了不必要的成本浪费。这在影响工程审计管理质量的同时,也损害了投资方的利益。
2.2施工中未能进行科学严谨的审计工作
施工阶段审计工作不严谨,主要体现在审计人员未能对招标过程进行严格把控,导致合同的签订不严谨,未能切实地确保投标企业的资质。同时,审计人员也未对施工过程中的质量进行严格监管,进而致使部分单位为追求更高的效益,以次充好,使用不合格材料,或是在施工中偷工减料,为工程质量安全埋下了隐患。而以上问题的存在也极有可能致使工程发生设计变更或是索赔等问题,最终预算成本与项目投资额出现较大差异,工程造价失去控制。
2.3审计工作模式有待完善
若想切实地提高审计管理工作的水平,就需要审计人员对工程的各环节进行深入分析,考虑审计工作的整体性。但在实际的工程建设中,审计人员并没有对审计工作的合理性与全面性进行充分的认识,同时,也受限于审计模式的落后,导致审计工作难以达到预期的要求。
如今,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大数据被广泛应用于工程建设中,而这也就要求审计人员与时俱进,要对传统审计模式进行优化,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对审计工作进行创新与完善。但很多审计人员并不能有效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故而在未来,优化审计工作模式,加强对大数据等的运用仍是审计人员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
3提升建筑工程审计水平的有效措施
3.1提高对审计工作的重视
国有企业在投资建设建筑工程项目过程中,应提高对工程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视,强化审计部门独立性、权威性,优化内部审计条件,根据工程特点设置阶段性内部审计计划,做好事前分析、事中控制,事后评价。事前要认真检验预算编制合理性、科学性、合规性、准确性,并结合资料进行事前问题预测。事中进行跟踪审查,实时掌握工程施工进度,分析预算执行情况,尤其是对于预算追加、变更,必须做好审计工作。事后要明确经济责任,设置全面预算执行考核方案,并根据执行绩效指标做好客观评价,复核执行结果和执行质量,并将考核结果纳入所涉及到部门的年度绩效考核,从而提高相关人员对经济责任履行的重视。
3.2执行跟踪式审计
执行跟踪式审计是提高工程审计工作管理效果的重要手段,而这需要各部门间进行积极的沟通,彼此协作,从而将审计工作切实地贯彻于工程建设的各个环节中。通过跟踪式审计的落实与执行,可以实现对工程审计风险的严格把控,避免工程出现投资风险,减少经济损失。另外,跟踪式审计还要求审计人员对工程现场予以严格核查,通过实际施工与资料的对比,找出工程建设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核实工程量,如发现实际与图纸资料存在不符之处,要及时指出上报。如此一来,就可以为工程施工成本核算提供科学的依据,实现工程造价的科学把控。
3.3加强成本审计的全面性
首先,强化对材料价格成本占比情况的重视,尤其要对材料采购工作的落实情况进行科学分析,确保材料成本审核工作方案在设置的过程中,能与建筑工程创新发展的需求相适应。同时,也应对建筑工程材料占比进行科学统计,并配以详细的成本审查管理机制,使成本的构成情况可以得到完整的识别,并使成本审计工作能够在充分掌握成本构成信息的情况下进行处置。其次,加强成本审计的全面性,还应注重对信息发布的重视程度。审计人员要善于利用互联网对材料市场价格的波动情况予以实时的掌握,并且高度重视施工成本审查管理工作,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对材料出入库登记管理方案予以优化,以确保施工成本审计工作可以实现对成本生成过程的有效识别,避免材料赊欠或是冒领等不规范问题的发生。
3.4完善内部审计机制
要想使内部审计功能得到有效发挥,确保审计力度,对财务行为、经济活动形成约束力,必须要有完善的审计机制。因此,要针对工程审计工作开展的需要,进一步完善内部审计机制。在审计制度方面,要针对工程审计特点,梳理规范审计流程,明确审计内容、范围、任务、目标,审计的流畅性,对新问题、新情况做出明确界定,为工作开展指明方向,促进内部审计的规范化。另一方面,为强化审计力度,内部审计要加强与外部审计中介合作,弥补自身不足,要完善审计评价机制,通过审计评价保障审计计划落实。但审计评价必须客观、公正、严谨、层次分明,紧扣审计责任,能够体现最终的审计价值。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当前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环境下,工程项目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建设规模逐渐扩充,为了防止在工程项目施工建设中出现各种违规违法行为,审计部门应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和法律体系,加强对工程建设过程各个环节监督管理工作,只有严格的对工程项目施工环节进行审计管理,有针对性的对施工质量进行管控,才能减少不必要问题出现,保证工程建设工作顺利进行,节约施工成本,让工程造价更加规范和合理。
参考文献:
[1]焦学芹.建筑工程管理中工程审计的作用[J].财会学习,2019(32).
[2]吴坚晶.电力工程技经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2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