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升本二类学生的竞争优势

发表时间:2021/7/8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1期   作者:曾志成1 蔡亮明3 张栋2 黄树坤1 阮雨欣1
[导读] 摘要:针对当前本二类学生就业缺少核心竞争力问题,通过剖析和追溯学生的学习生涯,如何改进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1 福州大学至诚学院  福建福州  350002;2 福州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  福建福州  350002;3 福州大学至诚学院福州大学物理与信息技术学院  厦门大学访问学者美国 USA 大学访问学者  福建福州  350002
        摘要:针对当前本二类学生就业缺少核心竞争力问题,通过剖析和追溯学生的学习生涯,如何改进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本文从学习方法,学习主动性,学习目的性三个层面进行阐述。以及笔者多年带领学生在创业创新项目过程中的总结与思考。通过考研,留学,竞赛适应新环境,适应经济社会转型和产业升级的新要求。全面提升应用型高等院校教育质量,深化产教融合。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结构要素不断融合,应用型高等院校教育才能够为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源源不断地提供有力支撑。
        关键词:竞争优势;校企合作形式;应用型高等院校
        在带毕业设计的过程中,或者课后和学生交流中。常常有学生抱怨现在就业形势这么难,本二类的文凭对在工作的竞争中常常处于劣势。或者有些用人单位,干脆把门槛提高到非 985 或者 211 高校毕业的学生误投本单位简历。有些单位表面上不公开要求,但实际上内部操作时只招 985 或者 211 的学生。让很多本二类的学生感觉很迷茫,到底念个本二有没有用?就业市场中,属于夹心层。学历文凭硬度不如 985 或者 211 院校,就业心态不如高职类学生。让本二类学生处于极其尴尬的就业状态。
        那么如何打破这种状态,提升本二类学生的相对优势呢?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两个方面提升:第一、培养自身主动学习的能力。课后和学生沟通,我经常会问学生几个问题:“你们上幼儿园的时候都差不多,为什么经过了 12 年的学习,有的同学上了北大和清华,而你们考到的本二类学校来?你们是否有去反思你们的差距在哪里? 你们的学习方法是否有问题?你们是为父母学习?还是为自己主动 学习?”,发现很多学生基本上没去反思,或者认为那不是他的事情。所以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学习问题,即使用高超的教学方法。也无法改变学生的能力。曾闻竺可桢邀请马一浮至浙大任教,马一浮回复说“礼闻来学,未闻往教”。所以学生要是没有建立主动学习的心态,即使拿到了毕业文凭,在社会工作中,也无法走得更远。很多文凭不高的人,在社会取得成功和他们后天的主动学习能力分不开的。

他们通过各种渠道,学习业务相关的知识,才会成为今天的企业家。那么在学校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呢?可以通过强化目标管理的方 法,很多同学认为这门课学得没有用,我就先放一下,或者这个老师的讲课方式不合我胃口,我就不爱听。试想,如果学生有很强烈学好该门课的意识。那么即使老师教得不够生动,学生也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去获得该门学生的补充知识。以笔者教授的嵌入式方向为例。这个方向的企业提供产品数量巨大是物联网终端产品,那么物联网终端产品几个构成要件是: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数据传输—》数据存储—》数据分析和数据可视化呈现。从这个数据流上看每个模块需要什么样知识点来支撑,那么如果选了这个方向的学生,就应该明白哪几门课是层层递进,门门关联的。如果落了哪门课,就得花时间去弥补,否则就无法学好这个方向。比如数据采集的支撑课程是:C 语言,传感器技术,微机接口技术,汇编语言,数字逻辑电路,模拟电路,数字信号处理等。数据传输的支撑课程:计算机网络,NFC 通信,SOCKET 编程等。数据存储的支撑:数据库技术,操作系统等。数据呈现的支撑:WEB 设计,UI 设计,HTML5 编程等。如果学生明白这些课程的相互关系,有目的学习这些专业课。那么主动学习的能力培养就进了一层,再通过图书馆和互联网查找相关的学习资料补充。那么学生的自学能力就提升了。这样即使在工作中遇到新技术,新问题。有了主动学习的心态和能力,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第二、通过其他渠道提升文凭的含金量。目前我校提供多种渠道,笔者做如下总结。1、考研:可以选择专业硕士和学术硕士,对于基础不够好的同学可以选择一些边远地区有减分录取的院校。2、留学:我校目前提供了美国、英国等多个国家和港澳台地区的合作办学。3、参加学校的各类创新和创意中心,用好课外时间,积极参加全国、全省各种比赛。让本一类学生和我们站在同一平台上竞技。如果有获奖,学生就可以用获奖证书来加强本二类文凭的竞争力。
        总结:
        通过剖析和追溯学生的学习生涯,如何改进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主动性,学习目的性。通过考研,留学,竞赛来增强自己的就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刘艳.国有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9(06).
        [2]刘建美.浅析培训与开发系统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J].经营管理者,2017(14):196-19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