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检测在工程实体质量监督中的必要性探讨

发表时间:2021/7/8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1期   作者:薛乃员
[导读] 摘要:本文针对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检测的主要内容展开分析,结合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检测必要性,内容包括确保工程稳定施工、优化工程作业方案、有效评估建筑质量、培养优秀检测团队等,通过研究明确质量检测内容、健全检测制度内容、合理筛选检测方法等措施,其目的在于主体结构检测结果的合理性,为后续作业活动的有序进行奠定基础。
        广西壮族自治区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  广西南宁  530021
        摘要:本文针对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检测的主要内容展开分析,结合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检测必要性,内容包括确保工程稳定施工、优化工程作业方案、有效评估建筑质量、培养优秀检测团队等,通过研究明确质量检测内容、健全检测制度内容、合理筛选检测方法等措施,其目的在于主体结构检测结果的合理性,为后续作业活动的有序进行奠定基础。
        关键词:建筑工程;工程实体质量;作业方案
        基于以往的作业经验,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主体结构检测属于非常重要的工作内容,其工作质量也将直接影响到后续作业活动施工进度。从实际作业情况来看,检测人员需要按要求来对检测过程进行有效管控,确保各环节检测质量的合规性,从而加强工程实体质量的有效监督,提升监督结果的合理性。
        1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检测的主要内容
        在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检测中,主要内容如下:(1)楼板检测。楼板主要承担支撑建筑符合的作用,其厚度情况直接影响着承载力的大小,因此,在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检测过程中,应该针对楼板厚度进行重点关注,保证其能够符合工程建设标准。(2)钢筋检测。钢筋是工程建筑必不可少的材料重要材料,在检测过程中要针对钢筋保护层厚度、间距、直径等方面进行检测,保证钢筋结构施工质量。(3)砌筑砂浆检测。砌筑砂浆检测是检测工作中的重点内容之一,主要是保证其饱满度、强度能够符合施工建设要求,从而使工程建筑的整体抗压强度能够得到有效保证。(4)混凝土检测。混凝土是工程建筑当中的核心材料,因此在实际检测过程中检测人员要对其强度进行准确把控,保证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5)尺寸与位置检测。基于以往作业经验,在实际检测过程中,需要结合施工方案内容对结构梁结构、墙体结构、柱结构等内容进行检测,从而确保主体结构参数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满足实际的作业要求。
        2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检测必要性分析
        2.1确保工程稳定施工
        从建筑工程作业情况来看,施工材料的基础质量将直接影响到主体结构的稳固性。这也需要在工作期间,做好材料质量控制,同时增加检测强度,以获取到可靠的检测数据。从目前的市场发展情况来看,市场中流通着许多不合规材料,这些材料如果不能及时发现,混入到工程建设当中,也将直接影响到建筑安全性。基于此,在具体实践中,也需要对建筑结构进行彻底审查,并按要求完成项目样本采集、结构采样等工作,从而获取到完整和的准确的采样数据。另外,在具体施工过程中,也需要利用BIM技术来辅助检测系统的建设,以提升系统监督效果,确保工程项目的稳定进行。
        2.2优化工程作业方案
        在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其监督检测工作开展的作用在于,对结构各项指标进行准确校核与检测,从而为工程作业方案的顺利开展提供有效参考。利用可靠的检测方法,也可以对主体结构中存在的质量问题进行及时发现,同时利用科学性的检测方法,对于问题的具体原因进行细化分析,同时采取可靠措施对其进行处理,借此提升工程作业方案的使用价值。例如,某建筑工程主体结构为混凝土结构,以商品混凝土搭配泵送方式进行施工。基于工程质量检测结果可以了解到,主楼结构存在裂缝问题,最大裂缝宽度为2mm,采取回弹法对结构进行检测后发现,混凝土强度、配筋率、钢筋位置等参数均满足要求,但箍筋间距大于预设要求,待箍筋间距进行调整后,裂缝问题得到解决。由此可见,进行主体结构检测,对于优化工程作业方案有着积极地意义。
        2.3有效评估建筑质量
        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施工涉及到许多施工材料与应用结构,在对其进行质量检测时,不仅需要做好视觉检测工作,而且也需要根据撞击、触摸、仪器检测等途径来完成结构的整体测量,从而提升检测结果的可靠性与实用性。从实际应用情况来看,需要配合检测仪器,对结构进行抽检检测与定量检测,从而发挥出检测仪器的应用效果,提升检测结果的客观性与实用性。

另外,根据检测过程所积累的相关资料,也可以筛选出价值数据补充到建筑质量检测体系中,同时也可以围绕参数来完善质量责任制、成本管理体系,从而有效提升项目管理结果的可靠性,提升建筑质量评估结果的实用性。
        2.4培养优秀检测团队
        除上述提到的必要性内容外,主体结构检测活动的有序进行,也有利于优秀检测团队的培养。在建筑工程作业规模不断扩大的背景下,主体结构检测内容的复杂性、工作总量也在不断提升,这也需要新设备、新检测技术辅助工作进行。同时也需要匹配优秀的检测团队,从而满足检测活动的有序进行。在具体实践中,需要对检测团队成员综合能力进行检测,帮助其提升基础专业能力,搭配着相应的实践环境,有序提升检测人员的综合素养。另外,在团队培养中也需要加强考核制度的完善工作,梳理相关人员的工作职责,促使检测人员综合素养的稳定提升,也为后续作业活动的顺利进行奠定基础。
        3提升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检测质量的措施
        3.1明确质量检测内容
        通过明确质量检测内容,能够提升质量检测结果的针对性,加快质量检测工作的开展速度。从具体实践其概况来看,第一,对周围基础情况进行梳理,基于基础情况来细化相应的检测内容,并按顺序对其进行检测,确保整个检测过程的有序性。第二,在质量管控过程中,也需要对工作中的作业遇到的问题、检测重点等内容进行总结,梳理检测方法的应用经验,不断完善质量检测体系的细节,提升体系内容的适用性[1]。第三,考虑建筑工程工作内容的复杂程度较高,也需要对各个环节的应用要点进行明确,从而确保检测结果的可靠性。
        3.2健全检测制度内容
        通过健全检测制度内容,可以为活动的顺利进行提供充足保障,以确保后续作业活动的有序进行。在具体实践中,第一,需要对以后检测制度内容进行梳理,对于遗漏、滞后的内容进行及时补充,从而提升检测制度内容的完善度。第二,对于检测制度中的内容进行细化处理,如检测方法的选择需要细化到检测要求、检测目的等内容,从而有序提升检测制度作业过程的针对性,满足相应的管理需求。第三,在检测制度应用过程中,也需要对反馈信息进行及时整理,从中筛选出价值数据补充到检测制度中,从而提升检测制度内容的适用性,满足相应的检测要求[2]。
        3.3合理筛选检测方法
        通过合理筛选检测方法,能够提升检测内容的使用价值,为后续作业活动的顺利进行奠定基础。在具体实践中,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来建立检测方法的管理体系,在管理体系中会对目前市场中流通的检测方法进行总结,其内容包括检测方法适用环境、检测方法应用工序、检测方法应用要求等,提升检测体系的应用价值。同时也需要做好基础资料的整理工作,内容包括主体结构施工材料类型、基础作业质量要求、水文资料等,根据基础资料的整理结果来选择相应的检测方法,从而提升检测结果的适用性,满足相应的管理需求[3]。
        结束语
        综上所述,明确质量检测内容,能够提升质量检测结果的针对性,健全检测制度内容,可以为活动的顺利进行提供充足保障,合理筛选检测方法,能够提升检测内容的使用价值。基于主体结构检测内容必要性,采取合理措施来提升检测结果可靠性,对于提升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有着积极地意义。
        参考文献:
        [1]马小林.浅析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检测相关规定在工程质量监督中的作用[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20(09):38-39.
        [2]张文文.主体结构检测在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控制中的应用[J].房地产世界,2020(17):63-65.
        [3]郑惟武.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检测在工程实体质量监督中的作用[J].安徽建筑,2020,27(08):200-20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