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杭州中车车辆有限公司 浙江省杭州市 320000;2杭州慷泽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浙江省杭州市 311255
摘要:近年来,经济快速发展,社会不断进步,机电一体化是集计算机技术、信息化技术、机械技术、传感技术以及电子技术等于一身的现代机械技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已经实现了巨大的突破,不仅取代了传统人工操作模式,而且开始朝着成熟智能化制造方向不断发展,让现代工业生产有了无限的可能性。由此可见,在智能制造体系中机电一体化技术的优势正在不断提升。基于此,本文将从相关概念入手,对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智能制造中具体应用进行分析,以期望能够推动我国智能制造水平的全面提升。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技术;智能制造;运用
引言
在机电制造中,智能化已经成为主要趋势。机电一体化技术融合了计算机、数控、机械等技术优势,将智能化工作模式应用于实际生产制造过程中,解决了传统生产制造的各种限制和弊端,充分展现出机电一体化技术优势。因此,完善智能制造技术内容,有利于提高制造业的经济效益。
1机电一体化技术基本含义
机电一体化技术包括各种机械制造系统技术以及电子信息处理系统技术,同时也包含压力传感器、光学传感器等电子技术,在相关技术的研发应用过程中需要将各类高新技术成果融合在一起,结合开展相应的信息技术研发应用作为目标,对相关技术研发实施的全过程系统进行自动控制和管理优化,提高整个信息技术系统资源的合理配置利用效率,提高系统正常运行的技术整体管理效率,并在保证高质量运行的同时有效降低系统成本能耗。机电设备一体化技术主要包括系统机身、框架以及各类相关连接基础设施,在搭建连接设施过程中,运用自身压力传感器等设备对系统主要运行物理参数和具体运行系统状态信息进行自动设定,将这些信号数据转化为自身可以识别的相关信息。根据各种相关信息传输的指令要求,对运动部件进行实时控制,确保系统正常安全稳定运行。机电一体化系统控制技术在相关信息采集传输操作过程中,还要根据既定的相关信息及时进行数据的采集、加工、处理、传输。实现智能化和一体化的控制系统包括自动计算机、可远程编辑的微控制器以及逻辑电路等部件组成。将上述部分进行整合管理起来,明确各个功能部分之间的功能分工和合作关系,进而有效提高整个系统的技术运行管理效率,使制造行业不断发展和创新。
2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智能制造中的运用
2.1数控生产技术的应用
最近几年,我国机械加工行业的规模实现快速扩展,其中主要原因之一是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全面落实与突破。机电一体化技术初期主要是应用数控技术,作用是促进机械制造的整体效果实现提升,尤其是提升了工业制造的生产效率。随着对技术的深入研究以及突破,数控制造进入到智能化控制时代,一方面有效提升了产品生产的精准度,另外一方面也解放了工作人员的双手,实现了劳动强度的降低。未来,要让数控技术达到更好的效果,建议针对机械制造流程进行优化,在实际制造过程中与CPU段寄存器(可结合制造需求汇编功能)进行结合完成操作,可对机械生产过程进行实时性争端、智能化控制,进而让机械加工流程更加立体化。
2.2传感技术的应用
机电设备一体化相关产品广泛涉及现代工业生产、科学技术研究、人们日常生活、医疗卫生等各个领域,如集成电路自动控制生产线、激光材料切割加工设备、印刷包装设备、家用电器、汽车工业电子化、微型数控机械、飞机、雷达、医学检验仪器、环境监测等,当前机电设备一体化相关技术与现代智能机械制造相关技术正在相互交叉整合,更好服务于现代工业生产。此外,两者完美相互融合也为其各自产业发展方向带来了更大市场发展应用空间。随着相关技术不断发展壮大与成熟,相信它的技术应用领域范围也一定会更加广泛。
若将其广泛应用于现代智能工业生产中,则将有机会对其发挥巨大推动作用,而普通智能传感器则使用效果不显著,若要正常使用还须重新构建与其对应的智能传感器以及网络管理系统,这样才能有效实现各种信息之间的技术对接与数据传输,并可以借助计算机将所需要收集和得到的各种信息综合进行技术整合与数据分析,从而可以使整个智能生产管理过程完全得以有效率控制。纵观当前各生产商和制造中所普遍使用的电缆传感器,发现其主要产品使用的大都是新型光纤无线电缆接口传感器,且部分使用的是标准化电缆接口,这样一来可能会大大降低系统设计的操作难度与技术标准,在一定程度上可有效节约生产成本。
2.3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于智能制造
工业机器人具有智能化,可以根据所接受的操作指令完成相应的动作,在智能研发当中要将机械、信息技术等众多学科知识加以综合,这样可以让工业机器人在实际运行当中达到预期的效果。如工业机器人的机械臂是对人类手臂的模仿,但是因为缺乏灵活性,所以需要高精度电子技术方可完成。同时,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有效应用下能够将自动导航功能融入其中,并且还能够通过结合电子信息技术、传感技术等实现精确分类与快速操作,这样再进一步增强企业生产效率的同时也能够保证其质量。
2.4故障诊断技术
传统的组装过程和加工工艺都是人为完成地。但是随着信息技术地快速发展,逐渐使得加工系统逐渐朝着智能化和信息化的方向发展。故障诊断技术是机电一体化当中一个重要的技术,能够完成对于系统故障地自动诊断和自动排除,从而保障系统能够运行在一个安全稳定的环境当中。加工系统在加工过程中,会出现各种故障,故障地存在直接影响到系统正常地运行,但是通过自动诊断技术通过对于系统中各种运行参数地分析和判断,能够判断故障的种类以及类别,这时候进行检修,能够提高检修的质量和效率,而且通过故障诊断技术能够将各种故障的类型特点及时反馈给相关人员,这样能够对于故障进行详细地记录,这样也便于系统的维护和管理。之后在出现相同问题的故障能够及时进行排查。
2.5柔性制造系统的应用
柔性制造系统是一种包括数字控制管理系统、信息过程控制管理系统以及各种物料运输储运控制系统在内的一种综合性制造系统,属于工业自动化制造系统范畴。柔性制造系统在工业智能设备制造行业中的广泛应用,在市场分析统计结果的准确引导下,对加工产品整体生产流程进行整体相应的结构调整与综合优化,不仅可有效使现有生产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综合利用,还能有效促进加工企业整体生产管理效益不断提升。从企业信息系统管理角度来讲,该系统不仅可以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自动产生的各项机械数据通过信息系统进行自动整合、处理与数据分析,之后它还会以各种计算机信息技术软件为信息载体,将各种机械设备按各个层级不同级别进行自动控制。从加工物流配送系统设计方面角度来讲,主要特点是在品种多样化物流运输以及联合配送装置等的辅助下,将各项加工物料物流配送作为实际加工过程任务中的重要组成任务,是系统构成柔性制造系统结构中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对柔性制造系统而言,利用该系统进行软件设计、管理、控制和产品质量监督等工作均可以高效完成。
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智能制造中的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传统制造模式,使得制造效率与质量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这也是制造领域发展的必然趋势。其中,传感器技术、工业机器人以及专家系统等,未来的发展空间很大,建议加强这些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将能够更大程度解放人力,从而促进我国制造水平的实现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孟建.基于智能制造中的机电一体化技术研究[J].中国设备工程,2021(02):23-24.
[2]高思哲.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智能制造中的发展与应用[J].南方农机,2020,51(24):147+157-158.
[3]关娜娜.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智能制造中的实践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20(12):176-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