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形势下群众文化的建设与发展策略 古丽阿扎提·阿卜力米提

发表时间:2021/7/8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2期   作者:古丽阿扎提·阿卜力米提
[导读] 当前城市发展迅速,群众思想认识也有了新的变化和需求,开展群众文化建设能够提高基层群众文化素养。文章通过对群众文化工作的意义进行分析,探讨新形势下群众文化建设与发展策略

        论新形势下群众文化的建设与发展策略
        古丽阿扎提·阿卜力米提
        叶城县依力克其乡文化站  新疆喀什市  844900
        摘要:当前城市发展迅速,群众思想认识也有了新的变化和需求,开展群众文化建设能够提高基层群众文化素养。文章通过对群众文化工作的意义进行分析,探讨新形势下群众文化建设与发展策略。
        关键词:群众文化;文化建设;基层群众;文化发展


        引言
        群众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兴则民族兴,民族兴则国兴。现如今,如何促进我国群众文化建设将成为整个群文工作的重要研究课题。现阶段,群众文化建设正处于飞速发展的时期,新媒体的出现以及各种互联网平台的兴起,对群众文化建设的影响越来越深远。群众文化作为社会主义文化不可忽视的重要构成,其对于社会整体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开展群众文化工作的现实意义
        社会文化的进步程度取决于我国人民群众的整体性文化水平与思想觉悟程度。为支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关文化部门应当调整群众文化工作的组织策略与管理模式,革新文化工作指导性纲领与理念,通过组织开展分层次、多样性的文化活动,满足部分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间接性提升我国国家软实力水平,合理利用丰富的社会文化资源,使之转变为具备一定规律性与文化意义的社会风气与文化理念,以此提升国民整体文化素质,逐步推动现代化社会文化的发展,提升群众文化生活的质量与内容多样性。通过有序开展受监督的集体性文化活动,增进群众之间的感情,改善干群关系,让社会大众具备更强的集体归属感与文化自信心。为保证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必须重视群众文化工作,在重点发展市场经济的同时,赋予基层文化活动以足够的支持与帮助,拉动其他各相关文化产业的发展,以此创造规模较大的文化消费市场。文化部门应当立足于实际情况,有计划、有目标地组织开展富有成效的群众文化活动,强化针对社会大众的文化教育力度,鼓励有精神文化需求的群众进行自我教育、自我表演,完善传统的群众文化活动组织形式,避免群众文化活动的主题与基本内容局限于某一固定的程序与范式。利用社会生活环境中的多样性空间,引入目前社会上较为流行的企业精神文化、街头艺术文化、商业文化等特色文化形式与文化理念,拓展群众文化的发展空间与组织形式,让群众文化工作成为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载体。群众文化工作是我国当代社会文化建设的关键组成部分,能够发挥引导社会舆论、拓展党的群众基础、维护党的执政权威的特殊社会职能,有利于人民群众自发性地开展集体文化娱乐活动并进行自我教育。有正确发展目标的群众文化工作可有组织地规范群众性集体文化活动的开展,引导群众文化、通俗文化的发展方向,面向不同基层机构,开展多样性的文化宣传与精神文化教育活动,提升各阶层群众的文化素质水平。针对有着不同内涵与性质的情况,选择有着不同组织形式的工作方法,完善现有的群众文化工作模式,弥补其中潜在的漏洞与缺陷。
        2新形势下群众文化的建设与发展面临的问题
        2.1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缺少固定的专业团队
        对基层群众文化建设来说人才是关键,特别是那些偏远落后的地区更加需要注重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因为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群众文化建设能否顺利发展,就当前情况而言,有些偏远地区存在着人才缺失的现象,其主要体现在文化骨干薪酬少、大部分文艺骨干是自愿加入的文化爱好者,没有接受过专业性的学习和培训,在文化建设方面观念较为滞后等,这些都对文化建设队伍的发展壮大产生一定的影响,从而致使基层群众文化建设专业团队缺少固定性。



        2.2多数群众文化水平较低,文化理解力较差
        我国多数基层群众的文化理解力较差,缺乏持续性的文化教育经历,无法理解高层次精神文化在社会生活实践中所发挥的指导性作用与思想价值,难以准确认识到文化宣传的真实意义,部分群众错误地持有文化教育不具备现实意义的思想观点,不愿主动参与文化工作者所组织的集体性文化活动与教育活动。群众文化结构在新时代逐步走向多元化、层次化,部分接受过高等教育的群众具备较强的文化理解力与表达能力,能够响应文化工作者的号召。传统的文化活动组织方式与文化教育主题难以获得不同类型、不同阶层群众的一致支持与响应,文化工作管理形式较为散漫,缺乏集中性,难以统一宣传口径与工作标准。
        3新形势下群众文化的建设与发展策略
        3.1提高群文工作者专业素养,培养基层文化骨干力量
        在新时代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群众文化工作者必须深入学习国家新时代的文化发展理念和政策,认清当前我国文化发展的特点,坚持文化自信,钻研群文专业理论,提高自身专业能力,深入了解群众的文化生活需求,以过硬的专业素养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切实做好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群众文化建设要立足于群众,将群众文化人才培养作为出发点,要善于从群众中发现优秀的创作者,加之正确的引导和适当的鼓励,让他们积极自主地投身到群众文化艺术普及的进程中去,实现自我教育,自主学习,从而带动更多群众投入到创作中,正所谓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另外,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可通过群众文化先进人员代表的树立,吸引更多人了解并参与到群众文化活动中来,并向榜样看齐,为群众文化建设带来活力。
        3.2强化区域联动,促进城乡文化交流
        要继续加强和推进城乡群众文化的交流融合,汇聚城乡文化发展合力。一是要充分调动社会各界组织开展文化活动的积极性,定期开设文化类业务培训班,积极组建乡村和城市社区文艺小团队,组织乡镇文艺演出队送戏进城市社区、流动文艺大篷车进农村等活动,让文化在农村和城市社区扎根发芽,形成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互动的群众文化工作机制。二是要注重农村题材文艺作品的创作。基层群众文化博大精深,民间艺术丰富多彩,应加强总结、提升,加大文艺作品创作和宣传力度。三是要关注农村和城市社区的不同受众及其不同需求。在城市,要以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为主,增强文化软实力建设,不断提升市民文化品位,塑造文明城市形象。在农村,要更加注重搞好场所建设和文化下乡等活动,发挥好乡村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作用,将文化娱乐活动与推广实用技术和宣传政策法规做好结合,大力营造良好的乡风文明。
        3.3因势利导,与时俱进
        在我国社会经济取得长足进步的当下,广大人民群众在物质生活诉求得到满足的情况下,对于优秀精神文化生活的诉求变得日益强烈。尤其是在互联网时代,群众参与的文化活动形式越来越丰富,线上文化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如果依旧沿用传统的群众文化活动形式,无法使群众的文化需求得到进一步满足。面对这一现状,相关文化主管机构应当避免群众文化活动组织形式的止步不前,如若不然,则将会因组织形式的落后,而导致广大人民群众无法实现对群众文化活动的认同,让群众文化工作沦为无人喝彩的尴尬境地。考虑到这一原因,相关文化主管机构应当秉承“因势利导,与时俱进”的全新工作理念,积极推动群众文化工作的服务升级。比如,群众文化部门可以组织一些线上的文化活动,进一步拓宽群众文化服务范围,通过线上的书画大赛、线上的朗诵比赛、线上的文化慕课等,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舞台。
        结语
        综上所述,组织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对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着非常关键的意义。为此,公共文化服务部门应该认识到这一价值,不断丰富群众文化活动形式,引入现代化文化活动,提升社会组织凝聚力,强化群众文化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李兰臻.新形势下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参花(上),2020(05):132-133.
        [2]拉青加.新形势下群众文化的建设与发展探讨[J].祖国,2019(02):77-78.
        [3]韩云松.新形势下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分析与研究[J].农家参谋,2018(16):25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