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天安门地区消防救援支队 北京 100006
摘要:近几年,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和经济生活水平得到了提升,目前各家各户都有很多大功率电器,例如空调热水器,电热毯等这些家用电器的巨量增加,造成了很多的火灾隐患安全问题。同时还有很多家庭使用了大量的煤气或天然气相应设施,这都是引起爆炸或者火灾高发的主要因素,一旦发生火灾事故都会出现人民财产安全和生命隐患问题。作为消防救援部门,应建立相应的指挥机构和应对措施,在火灾事故出现后,第一时间做出快速反应,及时到达救援现场指挥救援工作,把损失降至最小,随着近年来火灾事故的概率逐步上升,救援抢险工作的难度也不断增加,各种火灾事故的复杂性,为消防救援工作提出了严峻的考验,所以在面对情况复杂的火灾事故时,如何提升火灾救援指挥调度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灭火救援;指挥调度;能力
引言
每一次灭火救援行动中都离不开灭火救援指挥,灾害事故有大有小,灭火救援指挥体系应能够针对不同的灾害事故现场,对到场队伍实施统一的组织指挥,达到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最大程度减小损失的目的。它包括四个主要活动:收集处理灾害现场信息、部署作战任务、组织实施灭火救援行动和协调控制灭火救援行动,专业高效的作战来源于完善高效的指挥机制。
1目前指挥体系存在问题
1.1指挥员专业性不足
值班岗位设计与值班人员契合度不紧密,按照职级设置指挥员岗位的弊端比较明显,专业的人干非专业的事比较普遍,部分指挥员实战和临场指挥经验缺乏,专业能力不足,对突发的灾害事故现场的灾情评估能力不足,救援现场存在以上级指令替代作战方案的现象,对作战方案执行不坚决,应急救援现场多头指挥乱指挥现象频发高发,直接影响了灭火救援行动的效率。
1.2指挥岗位功能设计不足
在目前值班模式中,值班岗位设计存在一定的缺陷,比如信息岗位的重要性没有凸显出来,整个应急救援现场的信息记录存在一定的盲区,政令无法畅通,前后方信息传递没有规定的流程,救援现场信息传递混乱,现场救援信息无法第一时间向上传递,现场信息审核和登记制度几乎都流于形式,救援现场和作战后方信息无法互通,统计信息口径不一,容易造成信息相互矛盾的现象。
2提升灭火救援指挥调度能力的相关建议
2.1完善灭火救援指挥体系
面对火灾救援事故,应分为三个指挥层次:基层指挥,中层指挥和高层指挥三种。由于不同层次所面对的火灾情况不同,所以对各层指战员要求具备的火灾救援能力也不同。一旦发生火灾事故后,要确保各层指挥人员能迅速到达火灾现场,尽职尽责完成火灾救援工作,其中基层指挥一般都有基层消防站干部担任,当进入火灾现场时,往往火灾还处于初级阶段,未造成较大的财产损失,如果指挥得当,救援的火灾会迅速得到控制。中层指挥职责是控制全局,减少财产伤害和人员伤亡,中层指挥领导人员一般都有大队领导和支队指挥中心人员构成是整个火灾救援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旦出试验火势较大的火灾事故时,中层指挥人员必须立即赶赴现场,在收集相关信息之后制定相应的救援计划部署实施方案。如果火势得到了有效控制,就按照制订方案有步骤执行,一旦出现火灾不能得到控制情况,就需要立即改变救援策略,并请求高层救援人员支持。高层消防救援指挥,通常有所属队伍的首长担任指挥人员及支队负责人都有相应的职责划分,一旦中层指挥救援工作不能对火灾进行控制时,就会形成较大的火灾事故。在火灾扑救过程中要具有全局观,同时具备较强的火灾救援能力和专业知识,能够对火势进行有效控制,挽回不利局面,减少财产损失,只有制定了完整的火灾救援体系,才能应对好各种火灾救援事故。
2.2完善救援人员调度指挥
救援人员属于整个灭火救援过程的关键因素,属于各项任务的主体。但是,通常在灭火救援现场指挥员难以把握救援人员的实时位置,仅能利用无线对讲机和公共通信装置间接获取救援人员的位置信号。这一点不利于高效规范的组织指挥,而且,也无法保证救援人员的生命安全。在灭火救援阶段,指挥员唯有对每个小组救援人员的位置布置、战斗路线的选取、供水线路敷设和水枪阵地的建立等内容了如指掌,方可作出科学的决策。救援人员调度指挥当前有如下基本运用:
2.2.1生命体征监测仪
实时获得各级指战员基本资料,主要包括各级指战员姓名年龄资料、各种生命体征、空气呼吸器运行状态。可以针对偏离标准指标的参数展开计算,符合报警值后,给监控者传出危险警告,且判定危险种类。生命体征数据收集端通过救援人员随身携带佩戴在胸前,收集各种生理指标。另外,对特定时长坐标部位不出现变化的救援人员加以标记,且向指挥员传出预警,避免救援人员因为受伤昏迷而面临危险。
2.2.2室内定位仪
室内定位包括红外线室内定位系统、蓝牙室内定位系统、超声波定位系统以及UWB定位系统等。突出人员定位功能,于浓烟下指挥员能借助终端掌握救援人员的朝向信息,根据建筑结构,能基于方向信号指引救援人员安全返回。定位仪大都以地磁结构模型作为使用基础,且根据人体运动学模型进行辅助判断实现定位追踪,不用考虑信道传递模型,也不用考虑高精准的时钟同步情况,当前正在推广期间。
2.2.3阵地部位实时获取
第一抵达的指挥员,对阵地的具体情况必须了如指掌,但当火场火势出现扩大蔓延时,不仅可以更为直观显示出目前阵地针对火情的相对部位,可以快速科学的再次部署;而且当现场指挥权出现改变,高一级的指挥员可以直观获得初战指挥的安排状况,大幅度提升交接速率。
2.3应用智能化体系
在实际发生火灾时,指挥中心在救援初期可能存在盲目调动的风险,初期只能根据火灾报警人的描述、接警员的个人经验,根据应急预案进行调集救灾人员。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就必须对现有的消防指挥系统进行信息化、系统化改造,在信息化高度发达的今天,消防部门应积极探索如何实现接警后调集人员物资的实时化、系统化、科学化。可以建立满足城市火灾防控软件控制工程,利用图像的采集、传输、控制、显示等设备对人员聚集的交通要道、宾馆、学校、医院等进行监控。同时,微信等平台已经成为人们沟通的一种新型方式,消防部门可以依托智能终端推行多种报警方式,并设立专门负责处理技术通信软件的报警的人员。此外,现场指挥部是灭火救援现场的中枢,因此发布抗灾指令显得格外重要,是打赢救灾战争的决定因素。因此消防部门可以通过信息的收集、辅助决策、智能应用三大方面打造移动指挥平台。在完善信息收集方面,首先可以利用无人机技术,进行全方位、多角度、不间断的火场监控,其次是利用视频传输技术对重点火灾部位进行重点监控。在完善决策辅助方面,可以购置智能呼救器、灭火救援箱等救援决策辅助设备,充分利用三维定位系统、灭火计算智能装备等提高决策辅助的效果。在完善智能应用方面,可以开发手机端重点单位信息查询、水源查询等系统利用手机提高火灾救援任务的成功率。
结语
综上所述,火灾救援工作存在很多的不确定因素,但作为关键的指挥人员和决策者应具备相应的经验,提升火灾救援的指挥调度能力,应从各方面入手,特别是理论知识和相关实践经验,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火灾救援工作。
参考文献:
[1]梁燕.消防队伍灭火救援安全及对策之我见[J].消防界(电子版),2016(6):126-128.
[2]蔡刚.灭火救援供水保障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J].消防界(电子版),2016(3):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