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特种设备检验检测研究院 甘肃省兰州市 730050
摘要: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当今时代,我国科学技术水平也得到了显著提升,各种高新技术开始被广泛应用到人们的生活中,尤其是对于信息技术的应用,几乎已经实现了全民普及,对于人们的工作生活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不仅如此,对于相关企事业单位的工作也产生了一定影响,尤其是给财务管理方面带来了比较大的冲击。本文主要阐述了事业单位实施内部控制加强财务管理的意义,就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应对策略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试图为我国事业单位的深化改革尽自己的微薄之力。
关键词: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财务会计
引言
近年来,我国事业单位正处于内部体制改革的过程中,不少事业单位已经通过体制改革转为集团性企业或股份制公司,比如地方电视台改制,但是大多事业单位无法实现以盈利为目标,难以走企业化道路,比如学校等事业单位,所以基于事业单位的不同情况,其内部财务会计工作的开展存在较大难度。财务会计工作应保障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效率的提高,避免事业单位陷入“入不敷出”的恶性循环,维持事业单位的收支平衡,更要让事业单位在经营过程中获得一定的盈余,从而促进事业单位更好地建设发展。
1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制度构建的意义
1.1促进事业单位会计信息质量有效提升
财务内部控制工作的有序开展,为会计信息的准确性与真实性保驾护航。在财务内部控制制度落实过程中,应当以真实的财务信息数据作为基础,确保事业单位内部经济活动的有序开展。同时,帮助事业单位管理层更好的掌握单位当前经营管理以及业务开展情况,规范工作流程,提升工作效率以及质量。
1.2保障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
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落实,可以通过科学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实现国有资产的科学配置,促进资产利用率的有效提升。避免国有资产的闲置与浪费,降低事业单位不必要的成本支出。同时,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可以实现对于国有资产的管理与控制,避免事业单位内部徇私舞弊现象的发生,保障国有资产的安全与完整。
2现阶段事业单位在财务工作管理方面的现状
2.1会计基础工作不规范,审核工作不严格
会计基础工作是财务管理的基础部分,是事业单位日常工作中最频繁的部分。在部分事业单位中,会计基础工作经常漏洞百出,例如,部份员工的报销单报销的内容跟实际工作的项目不相符,又或者报销的金额远远大于开展实际工作需要的金额。审核阶段不仔细,某些领导审核未严格按照相关流程进行,没有追踪报销单的来龙去脉,没有询问报销情况是否属实等。有些工作人员记账和结算比较随意,对财务管理工作没有基本的依据,在记账时,记录的内容过于简单,缺少相应的报销业务项目的详细内容,为以后的查找核对工作带来诸多不便。另外,部分事业单位的财务记账本过于简单,没有购置专门的财务专用账簿,财务会计的基本工作都不能做到规范化,很难想象在一些大型项目的财务数据是否存在失实之处,审核工作能否按照相关规定严格执行,也就更无从说起。
2.2预算管理体系存在漏洞,预算编制亟待建立
完善的预算编制程序有利于优化事业单位内部结构,提高资金运用的合理性。然而在很多事业单位的领导层看来,预算程序的编制过于繁琐,短时间内看不到经济效益,因此忽视预算编制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因此出现收支管理不完善的情况。例如,就算是预算之外的资金,也应该纳入单位每年预算里面,但是有些单位没有将这些资金纳入每年的预算,会出现记录和实际的收支不一致的现象。另一方面,有些事业单位没有严格把关经费支出,经费申请的流程过于简单,可以随意修改经费额度,这些乱象无疑大大增加了事业单位的支出,进一步影响了财务管理。
2.3财务人员的素质不高,专业知识不强
目前很多事业单位的财务人员的知识水平落后,在岗位上一劳永逸,不能做到“活到老,学到老”,对新标准、新制度等不能及时掌握。另一方面,鉴于财务管理在事业单位中的重要地位,常常出现事业单位的领导在财务岗位上任人唯亲的现象,以便于操控财务管理,导致挪用公款的问题时常发生。
3规范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完善财务管理的办法
3.1规范内部控制,优化财务工作流程
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来完善财务管理体系:第一,有法可依。政府制定了规范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办法,对事业单位的内部管理制度、各部门之间的职责和财务工作的流程等方面做出了指导,使现阶段我国事业单位内部管理不力出现的乱象有所减少。第二,执法必严。为了让内部控制规范落实到位,事业单位的有关领导务必要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性,对加强内部控制财务管理工作重视起来,改善财务管理控制机制,严格按照内部控制规范进行奖罚,为事业单位中树立执法必严的良好形象。第三,违法必究。完善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制度,通过不同部门的领导负责审核工作,形成相互制约制度,加强对会计结算的监督,如果有违规的工作人员,第一时间移交相关部门处理,让违法必究在单位内起到警示作用。第四,要建立完善的财务工作系统,限制财务人员的职权,使会计工作的流程规划化。第五,加强对票证和现金的管理,根据资金的分类分别核算。通过以上五点,规范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让单位内部财务工作流程得到优化。
3.2规范财务基础工作,提高单位经济效益
同样,可以这样规范财务基础工作:第一,事业单位的管理者要树立起榜样作用,优化会计报告的制度,明确在报告里可以省略的内容,哪些务必填写,哪些详细报告,哪些略写。第二,事业单位的会计基础工作人员要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严格按照相关制度规范自己的工作,认真做好审核工作,预防出现差错。第三,要制定规范的票据填写制度,并且要求事业单位的全体员工都要严格执行,保证票据的真实性和有效性。通过以上三点,会计基础工作的管理会得到有效的加强。
3.3提高财务人员素质,保障财务工作平稳运行
财务工作人员素质的提高很重要,可以从以下几点来提高财务人员的素质:第一,完善事业单位的招聘制度。现在很多省市的事业单位都实行统一招聘制度,统一进行笔试,通过笔试入围面试后,再由当地相关部门组织进行面试,这样就能在很大程度上杜绝舞弊营私现象的发生。第二,不断完善事业单位的培训系统。作为公共服务单位,事业单位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将先进的技术和知识运用到工作中,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因此,事业单位的领导要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培养工作人员“终身学习、处处学习”的学习习惯,并且在培训后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考核,考核合格后才能上岗。第三,要在单位开展法律知识普及工作。一直以来,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营私舞弊的报道时有发生,归根到底是因为相关工作人员的法律意识不强,因此铤而走险。只有加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尤其是财务工作人员的法律意识,才能从根本上保障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有条不紊地进行。
结束语
综上所述,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工作作为内部控制的重要方面,相关管理人员必须加以重视,从完善控制机制和制度建设入手,确保相关预算以及核算工作都能够细致到位、准确无误,并提供严格的监督考核,提高工作人员的信息化应用水平
参考文献:
[1]曾云芬.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的思考[J].科技经济市场,2019(1):28-29.
[2]赵鹏.对于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的思考[J].财会学习,2019(24):230,232.
[3]任秀凤.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内部控制措施探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9(29):6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