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拓维检测服务有限公司 安徽宣城 242000
摘要:近些年来,国内食品制造行业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针对食品安全问题的监管成为了重中之重。然而,由于食品行业门槛低,在食品制造与销售环节的监管不到位,食品安全问题频繁出现,给民众的生命安全带来危害,妨碍了食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面对此种严峻形势,国家有关部门加大了对食品微生物的检验检测力度,如何合理运用新型技术完成食品安全的检测是一项重大挑战。本文主要探讨新技术在食品微生物检验检测中的应用情况,并总结提升应用效果的措施。
关键词:新技术;食品;微生物;检验
引言
现阶段,新技术在食品微生物检验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能保障食品的安全和健康性。这些新技术正在改变我国食品安全检验模式,它不仅能提高检验的安全性,并且能从新的食品检验角度进行剖析,重新定义我国食品安全标准,增强我国食品安全检验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1当前食品微生物检测实验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在当前食品微生物检测实验室管理过程中,①硬件设备落后、实验制度不完善,不仅严重影响微生物检测的质量,还使得实验室的检测水平不能得到有效提高。②实验室建筑水平不高,如电路、通气管道等设计存在不足,安全隐患多发等,这些严重阻碍了实验室正常工作的开展。③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不到位,如超声波、分离机、色谱仪等设备没有定期维护和修复等,而实验设备维护不到位将会对实验精准度和实验结果造成严重影响。④人员管理不到位,如实验人员日常行为不够规范、技术操作不标准等,这些问题将会对实验环境和实验过程造成不好的影响。⑤实验室制度与实验检测流程不规范,严重影响食品微生物检测的质量和检测水平。
2食品微生物检验检测的意义和内容
2.1食品微生物检测的意义
具体来讲,食品微生物检验就是通过生理生化以及质谱等技术,对食物中存在的微生物数目和种类进行检测,从而科学地掌握其质量和卫生状况。因此在食品安全检测中,该检测工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微生物的数目以及性质直接影响到食品的安全质量。微生物在食品中是很难被人们发现的,一旦存在大量的微生物,将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严重的威胁,因此加强对微生物的监测工作,可以为食物的质量安全提供可靠的保障,也让人们可以放心食用。
2.2食品微生物的检测内容
由于食品当中所包含的微生物数量种类很多,因此检测的内容涉及各个方面,首先是致病菌的检测,致病菌一旦出现过量,就非常容易造成人体中毒,不仅会给企业自身的形象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还将严重损害人们的身体健康。其中食品中的致病菌主要包括蜡样芽胞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两种,在进行微生物检测的时候,需要有关的技术人员科学地检测食品中包含的致病菌的质量和性质。其次是对指示性菌种进行检测,通常情况下会从两个角度来展开指示性菌种的检测工作,一种是对菌落的总量进行科学的检测,将检测结果作为判断食品污染程度的依据,主要过程是在食品中取出大概1g的数量,通过这1g中包含的菌落数量来判断整个食品中菌落的总量。另一种是合理地检测大肠杆菌群。通过研究可以发现,该菌种的主要来源就是人类和动物的粪便,一旦在食品中检测出大肠杆菌,那么食品的质量将存在重大的安全问题,因此,在食品安全的检测中大肠杆菌是主要的污染性指标菌,通过对其进行严格检测,以此来评价食品卫生的达标情况。
3新技术在食品微生物检验检测中的具体应用
3.1注重免疫学检测技术的科学利用
检测食品中微生物的过程中,需要注重科学利用免疫学检测技术,依靠抗原-抗体特异性反应原理,主要检测微生物的特异基因表达产物。作为典型的技术之一,免疫磁性微球法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运用,免疫磁性微球法将免疫学的特异性反应、固化试剂等优势融合到一起,可以完成食品安全检测任务,提升检测检验工作效率。从目前的发展状况来看,微生物检测技术被有效运用到水果、肉类以及蔬菜等食品微生物的检验检测中,获得了良好的应用成效。与此同时,还可以合理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进行食品检测,该技术的主要原理是抗原抗体的特异性反应,以及酶的特异性催化作用。运用酶联免疫吸附法,能够实现定性与定量检测目标微生物的目的。酶联免疫吸附法可分为间接法和直接法等不同的类别。利用免疫学检测技术,能够提升检测工作效率。
3.2PCR 衍生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优化革新,技术人员逐渐加强了技术革新工作,在传统 PCR 技术的基础上采用集约化模式,推出一系列的新技术。①多重引物 PCR 技术。与传统 PCR 技术相比,多重引物PCR 技术可以同时扩增多条目的片段,效率更高。在食物微生物检测中,可利用多重检测技术测定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含量。②实时荧光标记技术。这项技术的灵敏度较强,并且不会对样品造成明显影响。这项技术的应用模式为,将不同的微生物标记不同的颜色,从而明确其中的成分。③核酸探针技术。核酸探针技术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探测食物中的成分,获得精准数据,在病原微生物检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这项技术以同位素标记核酸探针,实现检测的目的。
3.3质谱技术
质谱技术最早出现于 1994 年的一篇关于微生物检测的相关报道中,这一阶段的研究工作为之后新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新技术中,质谱技术为食物微生物检验检测提供了强大的助力。现阶段,质谱技术能够快速、精准地检验海产品中的革兰氏阳性致病菌。技术人员使用这项技术对样品中的细菌进行检测和鉴定,构建提取峰列表,利用特异性和属特异性峰能对细菌进行有效鉴定。此外,这项技术还能对发酵食物进行检测,鉴定动物源双歧杆菌亚种的类型。这项技术能有效弥补分子生物学的不足,实现快速检验的目标。在进行检验时,技术人员综合利用液相色谱分离技术和质谱联用技术,能快速检验食物中的菌种染情况。质谱技术是一种新型技术,在食物微生物检测中已经取得长足进步,但是在食物微生物检测仍旧有较大的进步空间。这项技术具有成本低、操作模式简单,速度快的优势,具有较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3.4高光谱图像技术
在现代科学技术的推动下,食品微生物检测技术更新节奏加快,先后出现了包括高光谱图像技术等在内的现代化的检测技术方法,极大程度上推动了微生物检测事业的跨越式发展。高光谱图像技术是一种基于遥感技术、光谱技术与影像技术的检测技术方法,可对检测到的光谱信号进行加工处理,使之成为特定光谱图像,以光学图像的形式反映微生物检测结果,实现对多个不同波段光谱的精准测量。在高光谱图像技术的支持下,所得出的检测结果更具实际参考意义与价值,在食品微生物检测实践中的应用更加广泛。
结束语
本文阐释了食品微生物的相关概念,分析了食品微生物检验检测方法的成本与培养结果情况,并且分别说明了免疫学检测技术、PCR 衍生技术、质谱技术、高光谱图像技术在食品微生物检验检测中的具体应用。希望此次研究与分析的内容和结果,能够得到有关食品微生物检验检测技术人员的关注与重视,并且从中获取到相应的借鉴和帮助,以便增强新技术在食品微生物检验检测当中应用的实际效果,进而促进食品微生物检验检测工作的不断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张聪.第二届中国食品微生物标准与技术应用大会在京举办,为食品安全保驾护航[J].食品安全导刊,2020(31):18-22.
[2]张弓,杨嘉,赵云,等.新技术在食品微生物检验检测中的应用分析[J].食品安全导刊,2019(24):123.
[3]杨敬金.食品微生物检验的影响因素及控制[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20,35(2):224-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