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滤膜技术在环保工程水处理过程中的应用思考 李家荣

发表时间:2021/7/8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1期   作者:李家荣
[导读] 摘要:环境工程超滤膜技术的基本特征就是运用特殊材质加工过滤膜,确保达到全面截留污染物的效果,过滤后的水质应达到环境工程标准。
        阿克苏奇正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阿克苏市  843000
        摘要:环境工程超滤膜技术的基本特征就是运用特殊材质加工过滤膜,确保达到全面截留污染物的效果,过滤后的水质应达到环境工程标准。因此从根本上来讲,水处理过程运用超滤膜技术能达到较好的工程生态效益及经济效益,有效杜绝了二次水质污染现象的产生。污水在超滤膜的截留与过滤作用下,能达到明显净化的良好效果,因此证实了环境工程超滤膜技术的可行性与实用性。
        关键词:超滤膜技术;环保工程;水处理
        引言
        过去由于技术发展的局限性,人们在对水进行处理时,主要是利用消毒剂等进行相应的消毒处理。这种处理方式不仅难以保障人们的饮水健康,还无法满足各项工作的实际需求。人们在后续工作中不断探索,并对水处理技术进行了有效改进。当前,人们主要使用超滤膜技术来对水进行处理,该技术不仅能够有效保障用水循环率,还能满足人们的生活净水需求。
        1超滤膜技术特点
        相比较其他的水体净化和过滤模式而言,超滤膜技术的使用有较为明显的独特性,这类水体过滤模式运用的是物理原理,因此不会采用任何化学物品来进行水体净化。许多技术研究者也尝试过使用化学物质来进行水体的净化处理,虽然能够取得一时的效果,但很可能会造成水资源的二次污染,因此不会造成水资源的二次污染是超滤膜技术使用的最显著特征。另外,相比较传统的水资源过滤模式而言,超滤膜技术的使用能够使得被污染水质在短期内恢复到可以进行循环使用的状态,因此该种水体净化技术在水资源的处理效率上有明显的优势。另外,该种水体净化方式的技术使用准入门槛较低,因此即便相关使用人员并不具备专业知识和理论也可以,通过简单的培训使用该类技术进行水体净化。除了上述一些优势特点之外,超滤膜技术的使用,在成本方面也具有较大优势。该项技术并不需要花费大量的前期资金投入来进行运作,却能够达到较为良好的实体处理效果,因此值得进一步推广。
        2超滤膜技术在环保工程水处理过程中的应用
        2.1工业废水处理
        工业废水污染目前程度较为明显,如果对含有重金属与其他有毒物质的工业生产废水没有及时加以必要的处理,那么非常容易导致工业废水被排入农田或附近河流,从而给居民饮食安全与健康带来明显威胁。运用超滤膜来过滤重金属与其他有害工业物质的专业技术手段具有快捷性,而且可以达到超出90%的工业有害物质过滤效果。经过综合性判断对比可知,超滤膜技术非常有益于彻底过滤与净化工业废水,对于包含有机质与其他高分子物质成分的工业生产废水能予以最大程度的利用与回收。目前造纸化工企业对超滤膜技术处理造纸沉渣的重要工艺手段已普及,对包含沉渣的造纸化工废水予以净化处理。化工废水具备较好的废水利用及废水回收处理价值,因此化工生产企业必须正确实施针对化工废水的全面处理过程,运用超滤膜技术过滤化工废水。超滤膜技术运用于处理化工生产废水时,技术人员应将表面活性剂融入到脱墨废水等化工废水中,进而达到改变薄膜透过率的目的。例如,二次污染风险普遍存在于废水处理环节,尤其是造纸废水处理领域。在脱除造纸废液污染物或过滤造纸废液时,如果施用过量的化学助剂,那么二次污染水质的安全隐患就会明显增大。但选择超滤膜技术降解废液污染的全过程不必借助化学物质或人工,因此不会造成水质二次污染。此外,富营养化水质中含有超标的P元素、N元素及其他营养元素,造纸废水在排入农田或河流之前如果未经任何处理,那么通常就会引发富营养化的水质改变现象。为了应对造纸废水的富营养化不良影响,目前通常借助有益菌群或海藻微生物来吸收水中营养元素。菌体在生物膜的覆盖作用下能加快繁殖,对于脱除N元素与其他营养元素物质具有非常明显的作用。运用微生物菌群还可以脱除低温造纸中的各种固废元素物质,确保低温造纸排放水质达标。


        2.2生活污水处理
        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包含较多的可能产生污水的活动,生活污水的主要产生场所常见于厨房、卫生间等,且主要为洗涤等活动产生。生活污水中一般含有大量无机盐类物质,但毒性相对较低。生活污水若不经处理直接排放,当排放量累积到一定程度时,将严重影响地球表面水质,常见的为水体富营养化。当前,人们的环保理念逐渐增强,也更加重视生活污水的处理,通过应用先进的超滤膜技术,将显著提高生活污水处理效率,并提高其净化处理水平。在具体对生活污水进行处理时,技术人员应将超滤膜技术与其他污水处理技术相结合,确保清理出生活污水中90%以上的杂物,当达到上述净化标准后,则处理后的生活污水可二次回收利用,可用于绿化灌溉、清洁等。从提高生活污水净化处理成效的角度来看,在进行污水处理时,技术人员应首先对其中的杂质进行预处理,接着再应用超滤膜技术,可有效过滤出有机物、无机盐等物质。对于生活污水处理而言,技术人员应注重对其进行分类,尤其在对其进行回收利用的过程中,更要注重污水分类。在完成生活污水的净化处理后,技术人员应对净化后的水质进行取样分析,并对其进行净化度评级,此后可确定其用于何种回收利用场景,同时要采用合理的回收利用技术,降低回收利用成本。同时,对于提高生活污水处理效率和回收利用效率这一要求而言,城市规划人员应注重建立一套高速运行的水循环系统,对利用超滤膜技术处理后的污水进行高效循环利用。
        2.3电镀废水处理
        目前工业化水平不断上升,工厂的规模和数量也不断攀升,工业废水不处理就会严重破坏周边的水环境和土壤环境,与传统的工业废水相比较,电镀废水含有很多金属离子,比如锌、铜、镍、铬,有的还有酸碱类和氰化物类物质,需要进行多次处理后才能回用和排放。传统工艺中处理废水的方法有化学处理法和电解法等,处理后会产生二次污染的现象,投入的成本也比较高。使用UF技术可以将电镀中的杂质成功的吸附,截留杂质团,保障废水妥善处理和净化。净化的相关金属粒子可以实现浓缩再进行回收和二次利用,可明显控制成本,减少对环境的污染。陶瓷膜处理废水可以调节pH值,沉淀杂质中氢氧化物。
        2.4海水淡化处理
        地球中水资源含量较为丰富,但是在淡水资源方面相对短缺,地球上占比较大的为海洋水,比例可达96.5%。分析当前淡水资源现状可知,其主要属于冰川储水,开采难度较大。从人类饮水需求来看,必须对现有的海水资源进行淡化处理。分析以往的海水淡化处理方式可知,主要采用的为电渗技术,该技术能够达到一定的淡化效果,但回收率较低。研究人员在后续海水淡化处理过程中,逐步研发出了反渗技术,该技术可有效提升回收率,但仍然不高。而超滤膜技术的应用,则可以同时保障去除率和脱盐率,使二者分别达到98%以上和97%以上,最终将得到较好的海水淡化处理效果。
        结语
        总而言之,就目前的水资源污染处理问题而言,超滤膜技术仍然是较为适宜进行广泛使用的新技术,使被污染水体资源能够在短时间内得到有效净化,通过循环利用的方式达到污水净化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高艳龙.超滤膜技术在环保工程水处理过程中的应用思考[J].环境与发展,2020,32(12):91-92.
        [2]杜长凯,谢小琛.超滤膜技术在水处理领域的应用[J].化工管理,2020(35):36-37.
        [3]许超.环境工程水处理中超滤膜技术的应用分析[J].环境与发展,2020,32(06):102-103.
        [4]郑昆,杨红.试析水处理中超滤膜技术的应用[J].清洗世界,2018,34(12):27-2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