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全程序质量控制浅议 张文文

发表时间:2021/7/8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2期   作者:张文文
[导读] 在环境监测工作中,实验室全程序质量控制尤为重要,要确保监测数据的代表性、准确性、精密性、可比性和完整性,就必须实行实验室全程序质量控制

        环境监测全程序质量控制浅议
        张文文
        四川省资阳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站  四川省资阳市  641301
        摘要:在环境监测工作中,实验室全程序质量控制尤为重要,要确保监测数据的代表性、准确性、精密性、可比性和完整性,就必须实行实验室全程序质量控制。实验室全程序质量控制就是通过采取有效方法把监测分析的误差控制在允许范围内,保证监测数据准确可靠。
        关键词:环境监测,质量控制;


        监测质量历来是环境监测工作的重点,如果监测质量出现问题,将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要确保监测数据的代表性、准确性、精密性、可比性和完整性,就必须实行实验室全程序质量控制。实验室全程序质量控制就是通过采取有效方法把监测分析的误差控制在允许范围内,保证监测数据准确可靠。实验室全程序质量控制一般分为基本条件与设施控制、现场控制、实验室内控制。
        1、基本条件控制
        1.1 监测人员的控制
        决定监测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是监测人员技术水平的高低。因此应对所有从事采样、监测、签发报告及操作设备的人员,进行资格确认并要求持证上岗;采取技能考核等有效措施,确保从事监测及其相关工作的人员能够胜任且受到监督,按照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进行监测工作。
        1.2 仪器设备的控制
        为确保出具数据的“五性”要求,仪器设备应严格按照国家相关部门要求实施量值溯源控制。量值溯源控制主要的技术手段是校准和检定,应制定仪器设备外检及期间核查年度计划,出具数据的强检仪器应按相关计量管理要求严格执行,对仪器运行期间的检定自校记录、使用记录、期间核查记录必须收集归档。
        1.3 监测方法的控制
        监测方法是为有效检测所规定的技术依据和程序。对检测方法进行有效的验证和确认,按照检测方法的各项技术要求和步骤开展检测活动,通过各种客观证据予以证实,是保证检测结果准确、可靠的必要措施;要优先选用法律法规所承认的现行有效的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方法。
        2、现场采样的质量控制
        根据环境监测技术规范中的采样技术规定的相关要求布设采样点位及采样频次,使采集到的样品具有代表性、真实性。各环境要素的质量监测现场采样,应执行监测技术规范、标准中的采样技术规定,水质监测按监测项目的国家或行业标准方法单行本及《水和废水监测技术规范》HJ/T91-2002等要求进行采样及样品保存。
        3 实验室内质量控制
        实验室内质量控制又称内部质量控制。它表现为分析工作者对分析质量进行自我控制及内部质控人员对其实施质量控制技术管理的过程。这个过程的完成,可以选用合适的标准样品,也可以使用标准溶液或质量控制样品,按照一定的质量控制程序进行分析工作,以控制测试误差,便于及时发现偶然发生的异常现象,针对问题查找原因,并作出相应的校正和改进。
        3.1空白试验控制
        空白试验指除用水代替样品外,其他所加试剂和操作步骤均与样品测定完全相同的操作过程。如果样品测定有前处理过程,空白试验也应有。同时,空白实验应与样品测定同时进行,以保证相同的测定条件。



        空白试验值的大小和它的分散程度,都直接影响着这个方法的检出限和实验的精密度。空白实验值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实验室的基本状况和分析人员的技术水平。所以,应该重视空白实验值的质量,务必使之能达到最理想的水平。结果应该相应地低,重复性应能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3.2平行样控制
        平行样分析是指将同一样品的两份或多份子样在完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同步分析。一般是做双份平行。平行样分析反映的是分析结果的精密度,可以检查同批测试结果的稳定情况。
        在日常工作中,可以按照样品的复杂程度、所用方法和仪器的精度以及分析操作的技术水平等因素安排平行样的数量。当一批试样较多时,可随机抽取10-20%的样品进行平行双样测定。一批样品的数量较少时,应增加平行样的测定率,保证每批样品测试中至少测定一份样品的平行双样。
        平行样测定时,其结果的精密度应符合方法给定的室内标准差的要求,或按照方法的允许差进行判断。不符合要求时,应找出原因,并重新分析样品。
        3.3加标回收率控制
        在测定样品的同时,于同一样品的子样中加入一定量的标准物质进行测定,将其测定结果扣除样品的测定值,以计算回收率。在一批试样中,抽取10%-20%做加标回收,加标量不应过大,一般为试样含量的0.5-2倍,加入标准物质的量与样品中待测物质的浓度水平相等或接近,体积不超过原试样体积的1%。加标回收率范围应达到质控要求。
        3.4标准物质(或质控样)控制
        标准物质(或质控样)被用于实验室内(个人)质量控制时,常将其与样品做同步测定,将所得结果与保证值(或理论值)相比,以评价其准确度。若存在系统误差,或出现异常情况,则要从人员,仪器,试剂等方面查找原因,减少系统误差。
        3.5室内互检控制
        互检是要在同一实验室内的不同分析人员之间进行,可以是自控,也可以是他控方式的质量控制技术。由于分析人员不同,实验条件也不完全相同,因而可以避免仪器、试剂以至习惯性操作等因素带来的影响。当不同人员分别测定的结果相一致时,即可认为工作质量是可以接受的。否则,应各自查找原因,并重新分析原样品。
        3.6标准曲线控制
        标准曲线是用于描述待测物质的浓度或量与相应的测量仪器的响应值之间的定量关系的曲线。用标准曲线的分析方法都是在样品测得信号值后,用标准曲线计算出其含量。因此,绘制准确的标准曲线,对曲线进行检查,直接影响到样品分析结果的准确与否。标准曲线测点不得少于6个,相关系数必须达到0.999以上,截距保留至小数点后3位、斜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4 结语
        环境监测过程中,从人员、设备、样品采集、保存及实验室分析等环节做到全过程质量控制,是保证环境监测数据准确可靠的有效措施。
        参考文献:
        [1]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增补版)[M].中国环境出版社,2002.
        [2]《水和废水监测技术规范》HJ/T91-2002[S]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2002.
        [3]环境水质监测 质量保证手册(第二版增补版)[M].化学工业出版社,199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