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农作物中农药残留

发表时间:2021/7/8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1期   作者:何芳
[导读] 摘要:本文就超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技术在菌菇类农药残留检测的过程进行了分析,而后就检测结果进行了评价,为农药残留检测工作同仁提供了些许参考。
        安徽拓维检测服务有限公司  安徽宣城  242000
        摘要:本文就超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技术在菌菇类农药残留检测的过程进行了分析,而后就检测结果进行了评价,为农药残留检测工作同仁提供了些许参考。
        关键词:超高效液相色谱;农作物;检测农药残留
        引言
        作为一种绿色检测技术,加速溶剂萃取与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在现阶段的食品检测中可以发挥重要作用,为农作物安全提供了较大助力,它能有效提升农药残留检测效果,且检测便利,检测无二次污染。
        1农药残留分析
        蘑菇是人们生活中较为常见的一种食品,因为其自身具有提高免疫力、抗癌、降低血糖与胆固醇等功效,所以深受人们喜爱。随着经济水平的提升,人们对于各类食用菌需求量的增加,导致一些不法商贩应用大量农药提升菌类存储时间,对居民健康造成影响。常见的农药残留物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甲基硫菌灵,主要应用在菌类种植阶段;多菌灵,其实是甲基硫菌灵的一种代谢产物,存在于菌类种植的各个阶段;环丙氨嗪,属于三嗪类农药的1种,应用目的是控制作物正常生长;三聚氰胺,也可以称之为是环丙氨嗪的一种代谢产物,只不过在代谢进行过程中需要借助植物体内脱烷基才能形成。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的重视程度提升,以及农药用量的增加,我国对上述各类农药残留量进行了明确规定。例如:甲基硫菌灵的残留量不能超过3ng/kg等。但是这些规定都是针对各类常见蔬菜,对于食用菌并没有参考价值。
        2高效液相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技术指高压液相色谱技术,是以经典液相色谱法为前提条件,然后引入气相色谱理论形成的检测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的适用范围比较广阔、分离效率比较高、检测的速度比较快。在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检测时,流动相能选择的范围比较宽,固定相的种类比较多,色谱柱还可以反复使用,具有很大的便利性。高效液相色谱法广泛地运用在挥发性比较低、热稳定性比较差的高分子化合物和离子型的化合物中进行分离检测。
        3超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农作物中农药残留
        3.1仪器与试剂
        仪器的选择中,超高效液相色谱仪器是必备设备之一,除此之外还需要配备溶剂萃取仪、超声波清洗机、元素型1820A超纯水机以及固相萃取装置等设备。必备试剂有各类农药残留物的对照品,主要分为甲基硫菌灵、多菌灵、三聚氰胺以及环丙氨嗪。以上4种对照液溶度要求为:>97.7%、>97.2%、>99.5%、>99.5%。除此之外,还需要配备甲醇、超纯水、盐酸以及丙酮等。检测应用的流动相A为甲醇溶液;流动相B为融合溶液,由乙酸铵+水+三氟乙酸调节而成,最终pH控制在3.8。萃取溶剂主要是由丙酮(100mL)和甲醇,最终需要定容在500mL,pH控制在3.0。标准储备液:0.01g甲基硫菌灵以及多菌灵溶剂应用甲醇,最终定容到100mL;0.02g环丙氨嗪以及三聚氰胺同样应用甲醇进行定容,定容规格与上述相同。工作液:结合实际需求进行工作液配置,配置用试剂为甲醇和水。
        3.2样品萃取与净化
        本次实验中,所有应用到的食用菌样品全部都是常见菌类品种,从超市随机采购。采购之后,将食用菌进行匀浆处理,并且进行避光存储,存储温度为4℃。加速溶剂萃取:在对应仪器萃取池底部设置1层直径为16.2mm的垫片,在其中放置0.5g硅藻土,目的在于保证收集瓶干净整洁,不会有多余杂质进入。样品称取量为10g,将其均匀地混合到萃取池中。萃取溶剂为丙酮、甲醇、盐酸混合液,保证萃取温度为70℃恒定,压强为10.3MPa恒定。进行初期的静态萃取,时间为5min,一共需要循环2次。之后以10000r/min的速度进行离心,离心时间为10min,可以得到检测应用的上清液,将上清液转移到梨形瓶进行旋转蒸发处理,最后应用3:7比例的甲醇水溶液进行定容,定容规格为3mL。固相萃取净化:将固相萃取小柱应用甲醇溶液进行活化处理,应用清水进行平衡,加入待测样品。
        3.3超高效液相分析应用
        色谱柱进行检测,要求色谱柱的柱温度在40℃。在检测之前进行梯度洗脱,该过程中应用到的溶剂为乙酸铵+水+三氟乙酸和甲醇。

确定4种残留农药最大检测波长分别为甲基硫菌灵264nm、多菌灵280nm、环丙氨嗪240nm、三聚氰胺237nm。保证外部条件最佳,对残留农药进行峰值、峰面积、工作曲线测定。
        4结果分析
        4.1检测波长分析
        规定色谱条件一致,检测4类残留农药标准液,应用仪器在190-400mm波长范围内进行测试。检测结果表明,TM、CAR、CYR、MEL分别在280nm、264nm、240nm、237nm时存在有特征吸收峰,比对结果为四者在237nm处均有响应,并且干扰并不大;最终确定,CYR、MEL的最佳波长参数为237nm,这一检测结果与其它文献参数相同。
        4.2线性和检出限
        应用流动相进行逐级稀释,最终得出甲基硫菌灵、多菌灵、环丙氨嗪、三聚氰胺浓度分别为5-500ng/mL、4-400ng/mL、3.6-360ng/mL、2.4-240ng/mL,并且保证检测条件最佳状态进峰面积测定。而对于检测线性的展示则是通过坐标轴完成,本次采用的坐标轴横纵坐标分别为分析物浓度和峰面积。通过线性检测分析可以发现,以上4种分析物都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按照规定,最终确定上述4种分析物的检出限分别为1.7、1.2、0.72以及1.1对照相关的GB/T22388以及GC-MS,本文应用的检测方法更加便捷,并且具有良好的检测效果。
        4.3精确度
        在精确度的检测过程中,保证检测环境为最佳条件,最终经测试4种分析物的日标准差基本维持在2.3%-4.5%之间,而相对标准差则维持在3.1%-6.3%之间,上述数据证明,本文应用到的检测方法具有良好重现性。
        4.4样品分析
        在本次检测过程中,采集的食用菌为常见的香菇、杏鲍菇、双孢菇以及金针菇等,检测时确保萃取、净化、分析等过程没有受到外界环境条件影响,最终检测结果为:在上述食用菌中没有检测到4种分析物,也就是不存在农药残留。其中,香菇的4种分析物检测回收率在83%-99%之间,杏鲍菇在82%-105%之间,双孢菇以及金针菇在83%-98%、85%-97%之间。
        4.5检测结果分析
        本文检测过程中所提出的ASE-SPE结合UPLCDAD方法,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成功的检测出采购蘑菇样品中甲基硫菌灵、多菌灵、环丙氨嗓、三聚氰胺农药残留量。从检测应用情况以及具体表现角度而言,此种方法具有很好的立足点,较高的灵敏度,精密度和较低的溶剂消耗,4种分析物能够在ug/kg水平上检测药物的残留。因此,该方法可以用于蘑菇样品中甲基硫菌灵、多菌灵、环丙氨嗦和三聚氰胺的常规检测,并且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结束语
        总之,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吃”进行了重新定义,越来越多的人要求在吃得饱的前提下吃得少、吃得好,这就需要考虑到食品安全问题。加速溶剂萃取是现阶段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绿色分离技术,不仅操作较为简便,而且检测环节绿色化。因此,对加速溶剂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农作物中农药残留相关内容研究有着鲜明现实意义。本文以超市中常见的菌类食品为例,通过检测证明,该类方法可以精准的确定出菌类食品常见甲基硫菌灵以及多菌灵等农药残留量,并且检测流程较为简单,不会对外界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可以进一步完善食品检测工作。
        参考文献:
        [1]赵红霞.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UPLC-QqQ-MS/MS)对农作物中农药多残留的检测研究[D].山东:山东大学,2013.
        [2]王坤,王春蕾.超高效液相色谱检测食用菌中农药残留的效果探讨[J].医药前沿,2020,10(29):242-244.
        [3]崔晓丽.超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农作物中农药残留[J].农业与技术,2019,39(21):29-30.
        [4]王婉婷.新型液相微萃取方法在复杂基质中农药残留分析检测中的应用[D].湖北:华中师范大学,20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