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先洲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510640 身份证号码:44172119891226XXXX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的发展进程,城市中房屋建筑施工项目越来越多。在城市大规模建设的环境下,房屋建筑的结构加固理念逐渐在建筑领域盛行,这也推动了房屋建筑领域的现代化发展。为了达到更高的房屋建筑质量,必须不断提高房屋建筑的质量标准和增加结构加固设计技术的运用。本文主要对当前房屋建造过程中的结构设计进行分析,体现其在房屋建设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并提出相应的加固技术和措施运用策略。
关键词:房屋建筑;结构加固;设计;施工技术;应用
引言
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城市化进程也在不断地加快,建筑行业也在快速的发展,人们对所居住房屋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房屋建筑结构在自然环境中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下,会出现不同的损坏情况,由于材料的风化作用较为明显会让建筑的整体性能降低,在建造房屋的过程中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做好房屋建筑机构的加固工作,提升工程质量,确保房屋在使用中的安全性,更好地服务于人们。房屋建筑为人们提供一个舒适、温馨的建筑空间,对人们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保障。所以需要及时对房屋建筑进行维修和改造,从而优化房屋建筑结构的使用性能,延长房屋建筑应用年限。
1房屋建筑结构中存在的问题
1.1结构设计不合理
目前很多的房屋结构存在设计不合理的问题,这主要是由于在前期的建筑施工过程中,很多施工人员本身不具备专业的施工能力,对工程建设的性质和各方面施工细节都掌握不到位。而且,很多建筑工程在施工的过程中还很少有现场考察的习惯。很多技术人员只是对数据和理论进行分析和研究,并不能够结合建筑的实际建设环境和工程建设需要进行方案设计,这导致建筑的建设与实际应用出现很大偏差。另外,施工人员和设计人员的交流和探讨不是很全面,很多施工人员并没有与设计师进行沟通,他们对图纸设计的根本意图和一些细节的地方是没有把握到位的。在施工的过程中对施工技术的运用也不是很先进,这导致很多工程会由于一些细节的问题延误工期,也降低工程建设的质量,不但会影响施工进度,还会导致房屋结构质量的降低。
1.2延展性设计问题
在建筑结构设计中,要对延展性情况进行分析。根据抗震设计的基本原则,预估地震造成建筑结构的损害。房屋建筑的延展性可以消耗多余的地震能量,保证小震建筑结构不损坏,中震建筑结构可修复,大震建筑结构不倒塌。根据不同建筑结构的墙、轴、柱等类别,调整建筑结构各项目的抗震设计数据。在工程造价中要规范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标准,确定设计规范要求,以保证建筑延展性设计的顺利开展与实施。
1.3钢结构设计不合理
现如今,钢结构在房屋建筑中的使用费最为广泛的,换句话说,钢结构本身的特性决定着建筑施工的整体质量。但是由于很多设计者并没有专业的技术知识,导致他们本身对钢结构设计的认知度也是相对欠缺的,对钢结构在设计中的合理使用认知度也不够,这导致很多设计者在钢材料使用和结构设计的过程中出现不合理的问题,导致整个设计缺乏规范性和科学性。
1.4房屋建筑结构存在着老化情况
房屋建筑外部环境使用过程中,由于外部介质对房屋建筑结构材料造成不同程度的侵蚀。导致房屋建筑组成施工材料存在着劣化情况,房屋建筑结构功能出现减退以及丧失情况。房屋建筑结构出现变化情况,例如:房屋建筑地基出现下降,建筑物发生位移以及加大了局部受力等现象。
2房屋建筑结构加固设计及施工技术应用
2.1建筑结构的平面规范分析
建筑结构中平面规则与建筑结构抗震的稳定性有直接联系。建筑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建筑平面的布局和规范,对凹凸的深度、宽度、稳定性等因素进行分析,充分考虑建筑结构设计中平面的规则操作是否符合建筑结构的设计标准。建筑结构中平面设计的凹面、凸面要采用符合地质结构抗震设计思路的方式,最大限度提升建筑结构的稳定性。从材料的选择和结构设计上来弥补,选择符合抗震刚性要求的材料,而建筑结构顶部则要选择韧性强的材料。
2.2构件间的连接加固设计
各部分构件的可靠连接是建筑结构具备优良抗震性能的前提。有效的结构连接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建筑物倒塌的风险。如果原建筑结构构件的承载能力满足要求,但构件之间的连接较差,仍然会对整个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产生影响。常用的构件连接加固方法有拉杆加固、钢夹加固、注浆锚杆加固、更换构件加固等。
当砖墙与梁、柱没有有效连接时,往往使用拉杆加固,钢筋的一段用膨胀螺栓焊接在梁或柱的斜孔位置,另一端固定到砖缝等,可实现比较好的连接加固效果。梁、顶棚、隔墙之间的连接常采用钢夹加固,可在很大程度上防止墙体倒塌。采用注浆锚杆加固可以大大提高建筑砖混结构中墙体之间的连接质量,通过加一根长锚杆,使长锚杆的一端与外柱或外纵墙预埋件牢固连接。另一端嵌入内横壁。此外,如果建筑结构中存在延展性差、强度低的部件,可以通过更换部件来提高延展性和强度。更换部件的方法也有很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更换方法。
2.3增大截面积抗震加固法
当梁、柱构件抗震力不够时可采用增大截面积的方法,以此提升房屋建筑结构整体的承载力。在混凝土结构当中该技术比较常见,由于其操作比较简单,对相关施工人员的素质要求较低,因而在房屋建筑结构工程中广泛应用。另外,对增大截面积抗震加固法在房屋建筑结构中使用,首先要考虑分析整体结构,不能为局部加大而加大,必须选择良好的施工材料,保证所选择的材料与房屋建筑结构较好结合,以此在根本上确保房屋建筑结构整体承载力提升。此外,加大截面还需要考虑三点:其一是在使用该技术时注意结构加固后的固有频率进入到地震或风震的共振区域;其二是现场湿作业的工作量较大,相对养护时间比较延长;其三是构建截面的增大对结构的外观及房屋或桥梁净空造成影响,需要对梁、板及柱等一般结构加固。
2.4粘贴钢板加固法
此技术的运用主要是针对静力状态下的建筑结构加固。其主要优势是加固之后依旧能够维持日常使用功能,而且不需要湿作业。再者,此加固技术施工期限较短,建筑的内部使用空间不会被占用,对外观的结构的损坏也较小。该技术存在的缺点是,加固技术很难被控制,这主要是因为胶粘水平对结构加固效果作用影响大,如果控制不到位会导致出现严重的加固差异。
3加强房屋建筑结构加固施工技术应用措施
3.1注意先加固再夹层
在房屋建筑建筑物加固工作中,一般情况下都是和夹层之间相互进行融合。在此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是先加固再夹层。当加固技术处理完之后处理夹层工作。对地基承载力处理工作要考虑的一个问题就是作用的长期性。对夹层处理后的建筑物需要经整体性评估处理。对待处理的建筑物加固结构进行可行性与经济性分析,需要分析抗震加固领域在其中的地位。在抗震加固工作中加固工作的顺利展开与夹层处理具有相互关系,这对经加固处理后的建筑物的运行安全性与稳定性有一定的影响。由此,在建筑物抗震加固过程中应当充分重视对加固技术所产生的结果。
3.2优化房建结构施工人员配置
现场施工人员的配置和对技术的良好运用是保证施工质量和效率的前提。但是,往往参与到施工设计的工作人员本身能力和素质都参差不齐。所以为了均衡施工效果,提高工程整体的进度,就必须对人员进行优化配置。可以按照施工人员的种类和专业技术进行分工,这样能够有效利用人力资源,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3.3规范房屋建筑施工材料
在开展房屋建筑施工项目时,材料作为施工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确保施工材料质量符合房屋建筑施工标准,才能充分发挥出加固施工技术和设计方案的作用。其中在加固施工中钢材作为常见的应用材料,在应用钢材时,需要工作人员严格遵循施工操作流程,保障钢材质量和强度,防止钢材在施工中出现塌陷、弯曲等情况。在进行搭建钢材时,工作人员应根据房屋建筑结构实际情况,有序开展施工环节。在设计时应全面分析房屋建筑施工现场情况,优化钢材结构图,能够有效保障房屋建筑结构整体稳定性。
结语
综上所述,房屋建筑结构的加固是当前提高房屋整体质量的最为有效地方法,它对房屋建筑工程整体稳定性和抗压力的提高是非常有效地。在施工的过程中,必须做好各种资源的配置,保证加固工程科学合理有效地进行。
参考文献:
[1]易靖.房屋建筑结构的加固设计及施工技术分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24):176-177+192.
[2]阎磊.房屋建筑施工中地基基础工程的施工技术处理措施[J].建材与装饰,2020(3):11-12.
[3]申振铎.试论房屋建筑预应力的施工技术应用[J].中国标准化,2019(24):48-49.
[4]陈婷婷.现有建筑结构抗震鉴定及加固设计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2.
[5]陈瑞锋.基于增大截面的抗震加固设计参数的确定与应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