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我国进入21世纪快速发展的新时期,我国的经济发展脚步十分迅速,但是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的生态环境也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对于人们的生活及生产都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因此,在建筑设计中绿色建筑技术逐渐成为了建筑行业的发展趋势。本文就建筑设计中绿色建筑技术的优化展开了详细的研究,了解和阐述了绿色建筑的概念及原则,也对绿色建筑技术的作用展开了深入的分析,并基于其基础上提出了绿色建筑技术的优化建议,也充分地考虑了绿色建筑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以期能够为促进我国绿色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建筑设计;绿色建筑;技术优化
引言
在建筑设计中合理应用低能耗和低污染的空间设计技术,打造更加舒适和健康的建筑环境,该技术即为绿色建筑技术。其可促进建筑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在工程设计中,绿色建筑技术是以当代社会发展需求为基础的一种新型建筑技术,绿色建筑技术实现了现代科技与传统建筑技术的有机结合,维护了生态系统的平衡。
1绿色施工技术概述
绿色施工技术,顾名思义就是借用绿色环保的理念,采用环保材料,应用绿色施工技术来达成对资源能源的节约、环境的防污染的施工技巧。绿色施工技术的应用,可以很好地保障建筑工程在施工的过程中不破坏当地生态,不对周边居民、环境造成重大影响。绿色施工技术是建立在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之上的,将建筑工程的施工与自然生态的保护相结合,不仅是一种先进新型的技术,更是一类节能环保的理念。以节能环保为导向,正在慢慢地被引进建筑工程等多个施工建设领域。现阶段,我国成熟的绿色施工技术大致涵盖了多个方面,比如资源的回收利用、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水资源循环利用等等。我国各地区政府对绿色施工技术的扶持力度也在逐渐增强,确保我国能够坚定不移地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推动我国基建发展的同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2绿色建筑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2.1保护环境生态技术
区别与传统建筑施工过程,绿色建筑施工过程建材损耗小,产生的作业垃圾少,对施工过程中的不同阶段产生的不同建筑垃圾以及污染有着不同技术的处理,从过程上优于传统建筑施工现场。传统施工现场会产生的大量粉尘以及水资源浪费现象都得到良好改善,甚至是不会出现这种现象。
2.2被动式采暖设计
绿色建筑建设的一个重要目标是为人们创造一个舒适宜人的热环境,而人们所追求的热舒适就是冬暖夏凉。通常主要受热环境湿度、温度、风速和平均辐射温度等直接影响的太阳辐射或引入,因此,如果要创造一个舒适、科学的环境,就必须采用被动式太阳能加热,可以一方面有助于降低能源消耗,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优化环境方面,建立绿色建筑,积极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被动式采暖设计主要是通过对建筑的环境、主方位、外形和室内空间进行科学的布局,使建筑在夏季能够阻挡太阳辐射,排出室内热量,降低室内温度;在冬季,太阳能可以被捕获、储存和分配,从而解决了建筑供暖问题。设计原则是允许阳光通过朝南的玻璃进入建筑内部,并使用混凝土、土坯等材料。砖和水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并有效地利用它来创造一个合适的室内热环境。设计时应做到以下几点:在建筑南部设置足够的集水区,尽可能多地利用太阳能;尽量将数量较多的贮热体设置于室内,实现热量的存储。太阳能建筑通过利用太阳能比其他建筑更方便生活,就是我们知道,我们经常用太阳能或太阳能淋浴等,都是生态学的,节能技术的渗透我们可以把太阳能建筑的建设发展到节能环保人士身上,建筑的各种应用可再生能源正在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源,使人们更容易获得。有利于提高建筑科学性,改善居住环境,逐步完善传统建筑结构,保证建筑工程质量。
2.3规划设计
建筑工程项目规划设计中,要合理应用绿色建筑技术,降低原材料损耗,高度重视通风设计和环境设计。建筑布局设计中,应坚持坐北朝南,冬暖夏凉的原则。如其日照条件较少,则可采取有效措施增大太阳能的利用率和土地利用率。同时,在应用绿色建筑技术时,要切实加强建筑绿化,建设绿植墙,完善垂直绿化。如凯布朗利博物馆垂直绿化设计中(如图1),采取了十分经典的设计手法。该建筑应用流动植物灌溉系统,将绿化由人行横道拓展至天台、屋顶、墙壁等多个区域。设计中应用多个全新的种植系统,如金属桁架和聚酰胺毛毡等。应用绿色建筑技术也展现了生态绿化的理念。建筑设计中需选择性能良好,能耗较低且环保性能优良的建筑材料,也可在设计中大范围使用循环可再生材料,降低能源消耗。建筑规划设计中会受到多种外部因素的影响,工程进度的差异也会对工程质量产生较大影响。建筑设计中,设计人员应结合工程实际和多种影响因素,完善建筑图纸,加强建筑设计的科学性,以期规避负面因素对建筑工程设计效果的不利影响。
2.4环保施工技术
1)雨水与废水的收集与回收利用高层民用建筑在进行绿色设计时,应当根据当地地势、供水情况、降水量等因素,设计符合实际需求的集水装置以及雨水收集系统、排水系统。尽可能地收集、回收建筑物内排出的废水,以及降雨产生的雨水。现阶段,一般都是采用天然地形,如洼地,还有人工方式来收集、储存雨水,将建筑物内部的雨水系统与城市的排水系统进行连通,再将处理好的中水回流至用水处,通常可用于消防或道路喷射等,推动我国“海绵城市”的建设。2)严格控制工地的扬灰污染我国当前出现的大面积空气污染问题的污染来源之一,便是随处可见的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现如今,建筑工程的扬尘控制问题迫在眉睫,已对我国的空气质量与环境造成了重大的负面影响。基于此,我国大部分建筑企业积极引入绿色施工技术,投入大量精力以控制建筑工地的扬尘情况。首先,施工单位要在建筑工地周边架设数台粉尘监控显示设备,以帮助施工人员及时全面地对整个工程项目实时产生的粉尘进行全方位的数据掌握。其次,在收集到真实的扬尘信息后,需要进行充分地计算分析,将整个施工工地根据扬尘的不同情况分为不同的施工区域,并有针对性地安排调整施工工序。从根本上改善工地产生粉尘的可能性。最后,施工单位可以在施工现场购入吸尘器等大型吸尘设备,在工地外围加设洒水器来尽可能地控制扬尘情况,避免工程施工对周边区域空气质量造成影响。
结语
绿色建筑是我国建筑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同时绿色建筑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有效应用是非常必要的,不仅能够缓解环境污染问题,还能够有效地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进。但是到目前为止,我国建设设计领域中尚未形成完整的绿色建筑技术理论。因此,则需要建设设计人员在设计的过程中不断地进行学习,并在绿色建筑技术的实际应用中总结经验和教训,从而提出优化绿色建筑技术的有效措施,促进现代化建筑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高皓然.试论建筑设计中的绿色建筑设计[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000(6):16~17.
[2]朱燕.零能耗实验小屋设计———浅谈绿色建筑设计标准在实践中的应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000(11):33~35.
[3]任沁,方帮华.浅析绿色建筑理念在公共建筑设计中的应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403(5):36~38.
[4]韩欣洁.浅谈暖通设计中绿色建筑节能技术的应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000(4):2584.
[5]孙敏丽.浅析建筑智能化过程中的电气节能问题[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000(7):3627.
作者简介:魏巍,性别:男,民族(汉族默认不写):汉,出生年月:1988年4月,籍贯(精确到市):天津市,学历:专科,毕业院校:天津市广播电视大学,职称:工程师,现就职于:天津金屋工程建设监理公司,研究方向:工程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