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百年自我革命的经验与启示 李丹丹

发表时间:2021/7/8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2期   作者:李丹丹
[导读] 纵观各个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总能高度重视党的自我革命并将其置于党的建设的突出位置,深刻表明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自觉和使命担当。过程中逐步积累的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丰富经验

        中国共产党百年自我革命的经验与启示
        李丹丹
        中共盐城市大丰区委党校
        摘要:纵观各个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总能高度重视党的自我革命并将其置于党的建设的突出位置,深刻表明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自觉和使命担当。过程中逐步积累的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丰富经验,更是为维护党的肌体健康、不断提升党的政治领导力和推进伟大社会革命提供了坚实保障。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应坚持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更强的战略定力继续推进和加强自我革命,走出一条以高质量的执政党自身建设引领高水平的社会发展的新路。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经验启示


        一、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基本经验
        (一)根本政治保证:始终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
        注重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更是中国共产党勇于自我革命的政治保证。从民主革命时期同党内错误政治路线展开坚决斗争,到新中国成立后党以强大的政治领导力推进“三反”“五反”运动,到“十年动乱”对各级党组织形成冲击而导致党的自我革命出现挫折,再到改革开放后党以强大的政治勇气实现拨乱反正和开创新时期党的建设的新局面,正是因为党有了强大的领导核心,才能够在实践中有效地规避党内个人主义、宗派主义等不良倾向的滋生,进而为党的自我革命的不断深化提供强大的支撑力量。
        (二)根本政治立场:始终坚定维护以人民为中心
        作为无产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无论是在全党范围内开展各种形式的整党整风“运动”和党内集中教育“活动”,还是坚定不移地严格惩治腐败分子,无不是将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最根本的出发点落脚点,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诉求。充分信任人民、紧紧依靠人民推动自我革命始终是党赖以发展与自我完善的重要前提,也是党在遭遇危机时能革除一切内部弊端,消除一切内部隐患,最终转危为安的重要保障。
        (三)根本政治谋略:坚持思想建设与制度建设相统一
        百年来党的发展历程表明,党要时刻牢记初心使命、永葆自我革命精神,首先要以思想建设为先。从古田会议首次明确提出思想理论建党的具体要求之后,党通过理论学习、宣传整风以及批评与自我批评等多重手段展开自我革命,提高全党的理论水平和党性修养。在长期的自我革命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强调在注重思想建设的同时要突出制度和纪律建设。早在中共一大召开之际,就制定和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和《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决议》,由此拉开了党内制度法规建设的序幕,一步步构筑起全面科学的党内法规体系。
        (四)根本政治方针:始终坚持全面从严管党治党
        党的早期组织就将“纪律”“监督”等“严”词纳入党章之中,到新中国成立初期就设立专门的监督机构,再到改革开放以来“从严治党”这一重大命题的正式提出以及实现了向“全面从严治党”的伟大飞跃并将其纳入中共十九大修订的党章之中,全面从严管党治党,不断增强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是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我们党一以贯之的优良传统和最为鲜明的政治品格。
        二、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前瞻启示
        (一) 坚持党的优良传统与宝贵经验
        1、勇于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
        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清除党内政治灰尘和政治微生物的有力武器。”这种批评是站在马克思主义立场上的批评,是坚持真理和捍卫真理的批评。勇于进行自我批评,更是共产党人崇高品格的体现。共产党人的自我批评是发自内心的,着眼于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它使自我革命能够得到人民的支持和拥护。
        2、坚持经常性教育和集中性教育相结合
        坚持经常性教育,扎扎实实对党员干部进行政治思想的教育,这是我们党推进自我革命的基础性工作。我们党历来重视党员思想政治教育的日常化,通过日常教育,能够坚定理想信念、坚守精神家园。


而坚持集中性教育,可以从深层次上解决党员干部思想上的问题,它的一个重要的目的是通过形成风暴式的政治氛围,使党员干部产生一种自觉意识,从而用非常规性的手段解决一些重大的难点焦点问题。
        3、加强党内监督和接受人民监督
        中国共产党历来都强调监督的重要作用,把党内监督和人民监督有机结合在一起。党内监督的重点对象是党的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必须加强对党组织主要负责人和关键岗位领导干部的监督。而人民监督是党能够长期执政的深厚基础。党领导人民创造历史伟业,前提就是党要自觉地接受人民监督。
        (二) 完善党的自我革命的体制机制
        1、夯实理论根基,传承和创新理论引领机制
        新时代党要推进自我革命的深化发展,必须以理论的发展和创新为根本前提。当前,各级党组织唯有形成科学的和前瞻性的理论引领机制、不断强化党员干部的理论素养与政治素养,才能为深化党的自我革命提供强大的思想武器,不断提升党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进而为推进伟大社会革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根本保障。
        2、紧跟环境变化,推进和增强内在动力机制
        从历史经验看,党应着重进行两个层面的机制建设。一方面,要形成更为全面的责任落实机制。通过进一步完善相关法规形成常态性责任明晰机制,明确问题产生的根源,形成更加精准的问责机制;另一方面,要形成更加全面的动力因素整合机制。要不断积累强化党的领导力的内在因素,基于党执政的外部环境的变化深入开发党推进自我革命的现实性动力因素,着力提炼党的百年历程中形成的历史性、文化性因素。
        3、强化社会支撑,构建好多元协同参与机制
        党的领导地位、根本宗旨及其与人民群众的天然联系为党在推进自我革命中建构多元协同机制提供了前提,这是党的独特优势。一是要在各级党政系统内部进一步形成各部门齐抓共管的协同配合机制,二是要在党政系统外进一步形成人民群众的有序参与机制,为深化党的自我革命提供更加坚实的社会支撑。
        4、推动纵深发展,完善具体的动态评价机制
        新时代,要不断推动党的自我革命向纵深发展,应当通过评价机制辅助党的自我革命的有效、有序展开,在评价范围上,要立足于新时代党自我革命的内在形势与伟大社会革命的整体态势形成动态分析机制,在明确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的环境、任务、目标和内在规律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政策;在评价主体上,在不断强化党的主导性评价的同时,积极引入第三方力量,不断提升评价机制科学性。
        (三) 推进党的长期执政的能力建设
        先进性和纯洁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也是中国共产党有效推进自我革命的根本保证。党员领导干部是推进党的自我革命的核心力量,加强对党员队伍的教育管理监督和激励约束,增强党员领导干部的政治能力训练和政治实践历练,在严格的党内政治生活和业务工作中加强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提升该群体把握方向、大势和全局的能力,以及辨别是非、保持定力、驾驭局面、防范风险的自我革命本领,把自我革命当作一种责任担当和行动自觉,才能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厚植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的土壤。才能顺利推进我们党的自我革命。

        参考文献:
        [1]赵绪生.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自我革命[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8,(5).
        [2]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 3 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
        [3]胡洪彬.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动力系统与优化路径[J].长白学刊,2019,(3).
        [4]颜晓峰.党的自我革命是伟大社会革命的强大动力[N].人民日报,2018-03-26.
        [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第1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17.
        [6]李宗建,张润峰.论新时代以党的自我革命应对“赶考”命题[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1):58-68.
        [7]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17-2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