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技术在输配电工程中的应用 庄文武

发表时间:2021/7/8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1期   作者:庄文武
[导读]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的BIM技术有了很大进展,并在输配电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广西金网电力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广西南宁  530000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的BIM技术有了很大进展,并在输配电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阐述BIM技术能够提升输配电工程的建设效率,工程建设的信息综合性、模拟性、优化性、协调性和可视性,从而发挥智能化建筑的功能属性,为电力输配电工程提供可靠的支持。
        关键词:输配电工程;BIM技术;可视性
        引言
        当前,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相关的电力系统管理工作正在不断完善中,并将其逐步投入到输配电以及用电工程管理的每一个具体环节中,不断完善的先进技术和先进设备的引进。但是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电力企业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管理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例如设备损坏、线路损坏等,在这些问题的导向下,不仅仅是影响了电力企业自身的稳定发展,也极容易给社会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同时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因此结合这些问题,还需要电力企业进一步做好问题的处理方案,以此来确保电力工程的高效稳定运行,保障国家发展利益,保障人民群众的利益。
        1BIM智能化算量发展状况
        为了全面强化BIM模型工程量提取功能,有助于国内外研究人员对BIM模型工程量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与探析。针对设计环节工程量查询等问题进行研究,旨在寻找对应的解决方法来集中解答上述各项问题。在《基于BIM的智能化算量——以输变电土建工程为例》中提出,基于Revit平台基本功能优势,能有效实现变电工程量针对性计算作用。目前为了保障BIM平台应用功能得到全面深化,在各类软件数据应用转换过程中,要注重突出BIM技术信息量传输与转化,保障电力基础设施造价管理相关问题得到有效控制。
        2BIM技术在输配电工程中的应用
        2.1基于工程图形算量的BIM技术应用推进策略
        当前基于工程图形算量的BIM技术应用,在输变电工程造价管理中有效融入。在保障原有的输变电工程稳定运行基础上,紧紧围绕BIM软件咨询部门展开工程图形算量,能实现造价工程量快速提取。在此模式实践中,基于“一模一用”模式,能基于BIM开发的工程算量应用软件建立相关模型,用于工程量提取,这样能有效优化人工工程量计算时间。在此模式中,图形算量技术应用要注重突出技术咨询部门作用,在特定阶段做好项目造价管理,涉及项目建设几何信息。基于图像算量技术的BIM应用能有效获取项目建设工程量,应用效率较高,获取输变电工程材料信息、工程属性信息等,此模式值得全面推广。
        2.2协同各部门组织优化方案提升了输配电工程的优化性
        BIM模型的建立,为输配电工程的建设提供了很多实际物理和几何信息等。这样一来,即使在工程较为复杂的环境中,技术人员也能根据模型的建设意见来进行技术储备和资源组织,极大地提升了整个工程的协同性。再加上输配电工程设计中本身所涉及的主体较多,包括市政方、设计方、施工方和管理方等。通过BIM模型的建立,能够改良以往由于沟通不多所出现的信息孤岛情况,同时也解决了很多责任连带不清的问题,优化了管理流程。
        2.3数据标准
        结合行业特点,针对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期的数据特点,统一定义了数据的语义、存储、传递、应用标准,以达到所有参与方对数据理解一致的目的。数据的语义标准主要规定各类数据的含义、标准函数、所属对象,形成统一的数据字典;存储标准则规定了各类数据的存储、结构、字段类型等,为数据接口提供标准的读写基础;传递标准则规定了各类接口标准、文件格式,以实现数据在各参与方、各阶段、各专业之间的无损传递与交付;应用标准界定了各类数据与模型构件之间的从属关系,以及在建设期应用过程中所处时期和表达方式。


        2.4提升线路运行维护人员的专业水平
        在针对配电线路进行维护管理的过程中,要重视线路运行维护管理人员专业水平及综合素质的提升。首先就要求相关电力部门定期组织线路运行维护及检修人员进行培训,尤其是强化技术方面的培训,从而组建一支专业性强的线路检修维护技术人才队伍,为配电线路运行维护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重要的人才支撑。此外,相关电力部门还要实现对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尤其是在一些偏远地区,要进行必要的资源倾斜,增加线路运行维护检修人员的比例,并适当提高其工资和福利待遇。其次,要求强化配电线路运行维护人员的责任意识,强化工作人员与所负责区域内所有用电居民的沟通和联系,定期开展公益讲座,向居民普及有关的用电安全知识和常识,共同维护配电线路的安全和稳定运行。
        2.5注重对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运行中的维护工作
        从前文中的分析也可以得出在电力企业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管理中,的安全隐患产生来看,很大一部分是由于设备导致的。因此,还需要企业和管理人员加强对设备的重视程度,要结合设备运行的实际情况,建立起完善的管控体系,要保证第一时间发现设备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问题和解决问题,对设备进行切实可行的保养维护工作。同时,针对一些老旧设备,还需要做好及时的更换,始终保证设备自身的先进性,以此来保证设备的高质量运行,使其在企业实际经营的过程中,更好地发挥出应有的作用,维护企业的切实利益。
        2.6基于三维协同设计的BIM技术拓展推进策略
        在三维设计技术快速发展中,加上现代数字化技术全面应用推广,能有效发挥出BIM技术应有作用,突出BIM技术在输变电项目造价管理的应用作用。目前基于三维协同设计,建立BIM设计平台,将输变电工程项目施工建设量以及造价信息融入对应的设计模型中,能建立规范化的设计模型。便于对输变电项目实施全方位管理,能有效提升造价管理成效。电网相关管理部门基于估算指标判定项目建设投资估算。在输变电项目设计阶段,设计部门要注重通过CAD平台进行设计后通过技术人员进行翻模完成。
        3基于BIM的输变电项目造价管理实例
        某区域110kV输变电工程项目建设中,在项目建设中涉及63MVA主变压器2台,110kV出线2回路,10kV出线30回路,在每台主变安装3组6MVA低压并联电容器。此项目设计技术难度较大,属于系统性建设工程,在项目建设前整合工程测量、地理环境、电气、结构、杆塔基础等三维信息,对各条路径合理对比,做好参数化建模、工程量统计、交叉跨越检测等。基于先进的测绘技术应用,将外业勘测数据与地理信息数据集中整合,能有效优化输变电项目真实环境与三维场景之间的差异性,提高三维设计精确性。通过三维数字化选线,能有效优化换流站侧进出线方案,促使线路长度合理缩减。
        结语
        综上所述,在输配电工程中强化BIM技术的有效应用,不仅能够提升输配电工程的建设质量,还能在可视化的前提下保障各单位之间信息的流畅性,使工程建设更加安全,防止权责不清。基于此,在实际的应用BIM技术的过程中,需要在完善法律机制的情况下,建设明确的、针对性强的BIM系统模型,提升BIM技术的应用价值,继而为电力工程以及建筑事业的有序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牛博生.BIM技术在工程项目进度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12.
        [2]张建平,李丁,林佳瑞,颜钢文.BIM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施工技术,2012,41(16):10-17.
        [3]郑华海,刘匀,李元齐.BIM技术研究与应用现状[J].结构工程师,2015,31(04):233-241.
        [4]马智亮.BIM技术及其在我国的应用问题和对策[J].中国建设信息,2010(04):12-15.
        [5]孙悦.基于BIM的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信息管理研究[D].黑龙江: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