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泗水县水务局 山东济宁 273200 2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自然资源局 山东济宁 273200
摘要:水是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与粮食、能源、环境都有着紧密联系,更是无可取代的自然资源,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本文主要论述了水资源保护措施与测绘技术在地质勘查中的应用,强化水土保持和污染治理,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同时提高地质勘查水平,提高测绘工作效率。
关键词:水资源;保护;测绘;地质勘查
引言:我国水资源呈现南多北少,东多西少的分布状态,经济发展情况和资源分布不匹配,水资源人均占有量偏低,很多城市存在缺水的情况,测绘技术被大量应用在地质勘查领域当中,以网络通讯技术、光电技术、计算机技术为核心,借助相应测量手段得到反映地面现状的图形与位置信息。
一、水资源保护的措施
(一)完善地下水保护制度
相关法律法规的出台,对地下水管理保护工作有了更严格的标准,按照地下水开采现状,规划出限采区、禁采区,在禁采区严禁开采地下水,对现有水井采取逐年闭关的方式,对开采规模严格控制,落实水资源论证制度与环境平均制度,杜绝高耗水、高污染的工程项目,严格遵守相关规定,根据用水定额,逐渐降低取水量,保持地下水资源采补平衡。
地下水的流动性会破坏地面工程,地下水位置的变化会对地面形成一定的压力,在流动过程中会冲击岩土,造成水位变化的因素包括人为因素与天然因素,水位的升高会引发岩土层的松动,当地下水入侵岩土体后,会影响到工程建筑,可借助基本参数表现出岩石的透水性,布置合理的分水图,避免土质变得疏松。
(二)落实水权制度改革
水资源进行统一管理的重点在于要优化水资源配置与高效利用,共同使用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地表水、土壤水等各种水资源,做好调度管理,落实以供定需的测量,制定有效的管理制度,根据水资源情况明确产业结构,保证人们生产、生活的正常供水。合理利用水资源可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三)改善水资源环境
要对水污染防治工作予以足够的重视,严禁将未经过处理的污水直接排放至河道,对居住在河道附近的居民进行环保教育,不可将洗涤污水直接排入何种,在河道两岸栽种合适的树木,改善生态环境,在实行技术改造过程中,要采用合适的工程技术与管理措施避免水资源受到二次污染。
(四)树立资源意识
水资源是人类生存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物质资源,所以,要强化水资源管理,培养节约意识,树立忧患意识。加大宣传力度,定期组织全方位的水法规宣传活动,大量印发宣传资料,召开水资源保护大会,借助电视、网络等途径,让社会公众对地下水开采管理、取水许可获取程序有细致的了解,加强公众对取水许可与相关制度的认识,在社会各界达成广泛共识,营造节约用水的良好环境。
二、测绘技术在水资源保护中的应用
(一)遥感技术
遥感技术被广泛用于地质勘探工作中,能够得到各种比例的地形图,同时,可支持进行技术变更。另外,我国正在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利用新型遥感技术,能够勘察各种地质条件,因为获取数据的速度较快,可探测范围较广,可以很好的反映出实际情况,为开发旅游区提供了数据资料。
测绘技术属于多学科交叉的产物,主要通过地理模型分析法分析地理空间,提供相应的位置信息,工程设计人员参考测量出的数据,科学规划建设用地,让设计方案更为准确[1]。
(二)GIS技术
通过GIS技术能够实现实时导航、定位、检测等功能,让测绘工作变得更加动态化,拓展了应用范围,提升了市场价值。GIS技术已在地质勘查领域中显示出其独特的优势,可以准确测量地址信息,并将检测结果上传到专业信息系统当中,促进地质信息更加规范化。
水资源管理工作不是一项短期的工作,涉及内容复杂,通过GIS技术还可以对水文地质数据进行高效管理与储存,有利于工作人员的查询使用,功能涵盖数据库模型分析、图层载入与数据导入等方面。搭建数据库模型,可以让勘测人员深入了解水文地质分布情况,并根据水文地质变化做出动态调整,优化模型,提升数据精准性,防止出现测量误差。
测绘技术以计算机为核心,将地理、遥感、空间科学、信息管理等学科知识融合起来。已被大量应用,由于测绘技术的持续革新,作为地理空间信息分析的重要工具,具有储存、检索的功能,物理测量具有数据管理的功能[2]。
(三)遥感影像技术
传感器接收到反射线后,再以电磁波的形式将信息发出,该项技术已经颇为成熟,被大量应用,通过这种技术取得的信息,被称之为遥感资料。此技术有以下几点优势:一,不同种类的传感器,像素值也存在较大的差异,影响图像的清晰度,在使用遥感影像技术过程中要充分利用波段对影像进行控制,影像不可存在破损等情况,会妨碍信息的保存,每种传感器都有其独特的影像格式。
利用遥感技术可以准确地描绘出地质界线,为深入研究地貌创造有利条件,可以对地下水的活动断裂情况进行准确判断,清晰反映出和水文地质相关的各种现象,比如,地下水的径流、补给与排泄等方面。另外,还大幅度提高了勘查效率,能够应对复杂的水文地质情况。在勘查松散堆积区与基岩山区时,勘查效果也不会减弱,技术人员通过遥感图像对水流分布情况进行分析,探索存水结构,再与资料数据进行对比,获得水资源的实际分布状况,能够有效避免出现偏差。一些矿区经常出现矿井透水事故,具有极大的危害性,威胁采矿人员的人身安全,使采矿企业遭受重大损失,导致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不正确的开采方法,采矿企业没有对水文地质勘查工作引起重视。因此,在开采前可利用遥感技术对井下的水层分布情况进行掌握,制定出预防透水方案,再进行高效的开采,可有效减少透水事故的发生几率。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能够分析出水库的实际渗透量,预判可能出现渗漏的位置,在分析具体情况后,可以绘制出等水位线图,为设计工程地质图奠定技术,在许多的大型水利工程中都用到了遥感测绘技术,效果非常明显[3]。
和传统测绘技术比较,新技术被进行了优化,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可自动处理数据,根据数据自动绘制地图,借助计算机技术绘制图标。能够自动编辑地图,通过更改数据完善图表,不会影响到水文地质的研究,保证测量的准确性。目前,测绘技术已获得了明显成果,我国测绘技术正朝着数字化与自动化的方向发展。
(四)三维可视化技术
三维可视化技术在地质测绘领域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工作原理是借助遥感技术进行地质勘查,按照测量的数据结果设计出可行的观测线路,通过影像定位技术得到影像,再对影像进行分析,最终确定地质类型,利用此技术可以在测试区确立地质观测路线。要根据相应规则设置地质观测路线,通常垂直于区域构造线方向,将穿越路线当成主线,再对追踪路线进行确定。
(五)GPS空间定位技术
通过卫星定位技术,能够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实时定位与导航,要同时具备GPS终端、传输网络与监控平台三个条件,否则功能无法正常实现,随着载波相位与广域两种差分技术的持续发展,被广泛应用于水文观测中。
结论:保护水资源为自然资源保护的重要部分,有助于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目前,测绘技术的应用已经较为成熟,被应用在地质勘查之中,应充分利用各种技术的优点,满足实际工作需求,高质量的完成勘查任务。
参考文献:
[1]谢琳.刍议如何做好水资源保护与管理[J].科技创新与应用,2021,11(13):194-196.
[2]张晓兵.测绘新技术在地质勘查中的应用及发展[J].华北自然资源,2021(02):72-73.
[3]吴杰.测绘技术在水文地质勘查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金属通报,2021(02):191-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