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金土资产房地产不动产评估有限公司 广西南宁 530000
摘要:能源、环境、材料、污染等一系列生态问题一直是备受关注的世界问题。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前进、城乡高速的现代化发展,人们对良好生态环境的需求日益增长,城乡规划设计越来越注重生态环境。所以,怎样将具有生态意义的建筑设计在城乡规划设计中合理运用,就成为城乡规划中令人十分关注的内容。
关键词:生态环境;生态建筑设计;城乡规划;
自从1978年进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了许多举世瞩目的成就,比如社会经济和城市建筑等诸多方面。2007年出台了以“城乡统筹规划”为特色的《城乡规划法》,城乡统筹规划和协调发展成为我国未来发展的重心。城乡规划是城乡发展中十分的一步,良好的生态建设能够使城乡资源的利用率最大化,自然环境以及社会环境是现代城乡规划工作的中心。随着现代人们对物质条件的满足,越来越多的人们追求精神层面上的需求,而生态建筑能够从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上满足人们的要求。生态建筑在城乡规划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推动着城乡规划的进一步发展。
1.关于城乡规划中生态建筑设计的概念
城乡规划指的是在相关部门的指导下,统筹安排城乡发展。合理的城乡规划能够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对城市现代化快速发展的步伐,有着十分重要的推动意义。城乡规划要协调各个方面,尤其是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有机统一。
生态建筑是指建筑和生态环境的关系,其整体要融入周围的环境,尊重客观环境,将生态理念与建筑科学地相结合,从而创造出新的建筑思维,利用自然资源的自我调节能力,来塑造建筑自身的生态环境[1]。
2.城乡规划生态建筑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2.1对生态建筑的认识深度不够
大多数城乡居民目前对生态建筑的重要性认识不够,认为生态建筑在城乡规划中所占的位置并不重要,这是城乡规划生态建筑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为了使人们充分地认识到生态建设的重要性,相关部门应该积极主动地普及生态知识,传达生态建设的重要价值。同时也要注意,不同地理位置的生态差异,将地理、气候、天文等因素相结合,充分融入到生态建设中。
2.2理论和实践难以有效结合
导致理论和实践难以结合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第一,理论脱离实际。在构建理论时没有充分考虑实际情况。生态建设不能仅仅局限于理论。理论也不能仅仅局限于理论,要结合实际。第二,突发状况。由于各种未能考虑到突发情况,在实际过程中,会导致理论和实践有所偏差。所以在进行生态建筑设计中,要实地考察和调研,记录数据,对各种突发情况进行准备。各个部门之间要进行积极地配合,开展实践工作,使理论和实际有效结合。
2.3现代化科技普及度不够高
在经济发达的今天,各项科学技术高速发展,但生态建设中的科技应用度和普及度相对落后。所以在进行生态建设中应该采用更加科技化的技术手段,高效利用各项能源。
3. 城乡规划生态建筑设计改进措施
3.1加强设计人员的生态意识
设计人员的生态意识决定了生态建筑设计能够获得良好的应用,意识决定行动,有良好的生态意识才能打造出具有生态意义的生态建筑[2]。提高设计人员的生态意识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途径:第一,对设计人员进行生态知识教育,使其了解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介绍产生环境污染和资源破坏的原因,阐述将生态建筑设计对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引导设计人员对生态资源产生环保意识。第二,在建筑设计中完善相关制度,以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标准来要求设计人员,针对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制定奖惩措施,加强设计人员的生态意识。第三,传授先进的生态设计理念,学习先进科学技术,定期进行培训等。
3.2积极运用绿色环保建筑材料
在城乡建设中,积极应用绿色环保材料是生态建筑设计中十分重要的内容。目前,很多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所采购的建筑材料都是廉价且劣质的,会危害到人们的生体健康。进行生态建筑设计,采用绿色环保无害的建筑工程材料够很好的对此进行改变,既能够保护人们身体安全,又能够减少环境污染和破坏。同时要注重建筑和环境相结合,科学地利用自然资源,将理念、环境和材料等因素相结合,保留原始的自然环境基础,使建筑和自然环境达到和谐统一,绿色健康[3]。
3.3合理规划城市空间
城市,是创造生态文明的集中地。城市污染是影响城市生态环境的主要因素,所以要树立生态意识,将低污染、低耗能作为目标,保证城乡生态规划能够协调发展。
第一,对绿地发展进行一定的规划,以科学的手段,决策并监控绿地面积。绿化建设的加强,是城乡生态环境建设规划中的基础性工作。同时,绿地建设能够有效解决水污染和大气污染等污染问题,是我国城市由都市化向生态型城市发展的重要途径[4]。
第二,我合理规划设施布局,处理好设施布局出现的各种问题,比如:过于集中和分散的关系的问题等。在污水处理过程中,要注重生态效应,更要注重其安全性,建立水健康循环、污水资源利用和海水开发等体系,努力建设出一个现代化节水防污型城市。
第三,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注重节能减排,建造可持续发展的城乡规划。可通过太阳能设计、能源利用体系以及绿色建筑等生态建筑设计来降低城乡能源消耗,促进生态节能技术的普及和推广,减少污染。
3.4合理利用生态平衡的调节作用
生态平衡的调节作用至关重要 加强生态平衡的调节作用,能够使城乡居民生活更加舒适。同时,有效地保证了建筑物与生态环境的沟通,还能提高建筑物采光能力,面对自然灾害时,其抵御能力也大大提高,从而保证居民生命财产安全。在建筑物的内部建设中,增加一定量的绿色植物,能够合理地调节生态平衡,同时这些植被能够吸收有害气体、调节温度和湿度,促进生态平衡。
4.城乡规划中生态建筑设计策略
4.1创新性设计理念
在城乡规划的生态建设中,提出具有创新性的生态设计理念。对于传统的设计理念,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传统理念的基础上进行改良和创新,使其适应现代社会经济发展和城乡发展的要求[5]。做好生态实地考察,注重细节,考虑各个方面的因素,进行合理的统筹规划,让创新性具有真正实际意义的“创新”,而不仅仅只是理论上的“创新”。
4.2应用新技术
由于传统技术缺乏一定的环保意识,容易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所以要加大新技术的应用,向生态建设先进国家学习,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理念,灵活使用现代化技术和环保材料。 以降本增效为目的,提高我国城乡规划质量。
4.3保持生态平衡
维护生态平衡,是能够保证能长久地利用自然资源的前提,是生态建设中的重要任务。保持生态平衡就是保护地球,是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屋顶绿化、合理利用太阳光都是保持城乡生态平衡的良好措施。
4.4因地制宜
生态环境受地理因素影像,所以城乡规划的生态建筑设计要因地制宜。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要构建具有个性和特色的城乡规划。因此,在城乡规划中要因地制宜地体现当地的地理特征、风土人情和文化特色。
结束语
无论是生态环境还是城乡建设,都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人类几千年建筑史都离不开生态环境。注重生态建筑设计,是新时代发展的要求。所以,需要人们从思想、设计观念和建筑等各个方面做出改变,提高城乡生态环境,推动城乡规划中生态建筑设计高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秦康. 浅谈城乡规划设计中的生态建筑设计[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7):23.
[2] 耿志才. 浅谈城乡规划设计中的生态建筑设计[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17):42.
[3]丁家弘. 生态建筑设计在城乡规划设计中的运用研究[J]. 建筑与装饰,2021(8):126-127.
[4]于晓晨,袁琦. 生态建筑设计在城乡规划设计中的运用研究[J]. 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12):1224-1225.
[5]李乐天.生态建筑设计在城乡规划设计中的运用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23):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