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33062119891202XXXX 浙江省杭州市 310000
摘要:目前,我国市政路桥工程项目管理中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同时,面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也有着前所未有的发展前景。现阶段,我国市政路桥行业的发展必须高度重视常见病害的施工处理技术。无论是对单个企业还是市政路桥行业,还是对我国整个经济事业的发展,常见病施工处理技术的发展和进步都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可以促进中国经济的稳定发展,为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发展动力。另一方面,其技术管理的发展和完善,也有利于我国现代市政路桥行业更加合理、科学的发展。作为市政路桥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施工处理技术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工程的整体质量。因此,在市政路桥工程中,迫切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加强常见病害的施工处理技术,优化工程的整体质量,进而有效地节约成本。相关施工单位也要从施工需要出发,及时发现并有效解决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市政路桥工程;常见病害;施工处理;技术
1路桥工程通病
1.1混凝土裂缝
混凝土裂缝是公路桥梁工程中最常见的病害。混凝土在路桥工程中应用广泛。因此,混凝土裂缝的发生对路桥的结构性能有一定的威胁。根据裂缝方向的不同,混凝土裂缝可分为横向裂缝和纵向裂缝。导致混凝土裂缝的因素很多,主要有结构性因素和非结构性因素。不同尺寸和深度的裂缝对路桥工程的影响不同,但裂缝越宽、越深,对路桥质量的影响越大。一旦发现混凝土裂缝,要及时采取加固措施。
结构裂缝的产生主要是由剪力和弯矩引起的。剪力和弯矩作为一种应力因素,主要由施工过程中的不平衡力引起。为了保证道路桥梁的稳定性,施工人员将分析桥梁的受力点,进行技术操作,但在这一过程中,由于地基因素的影响或桥梁本身的张力的变化,桥梁混凝土中会出现结构裂缝。在结构裂缝无法加固的情况下,有必要考虑混凝土的施工返工。从非结构性裂缝的角度看,此类裂缝对路桥的影响较小,主要受施工质量、施工工艺和混凝土配合比的影响。施工环境温度变化引起的混凝土体积收缩和膨胀是导致非结构性裂缝的主要因素。
1.2钢材腐蚀
作为路桥工程中广泛应用的建筑材料,钢筋的质量决定着桥梁结构的稳定性,因此钢筋锈蚀也是路桥工程的通病之一。钢筋锈蚀在工程建设中很难发现,往往随着施工年限的增长,对桥梁的安全构成威胁。路桥使用时间的推移会使桥梁承受压力下降,路桥使用安全难以保证。
钢铁腐蚀的主要原因是环境因素。路桥施工一般以现场混凝土浇筑施工为基础,钢筋在混凝土浇筑前形成结构。由于混凝土配合比的影响,在氯离子含量较高的情况下,钢筋容易锈蚀。同时,混凝土在桥梁使用中的碳化反应会对钢筋表面产生物理化学作用,影响钢筋性能的稳定性。
1.3 铰缝病害
铰缝病害是公路桥梁的常见病害,其对公路桥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预制板梁间铰缝松动,桥梁出现裂缝;在大压力荷载的持续冲击下,公路桥梁表面会出现车辙和裂缝。受雨雪天气影响,水通过裂缝渗入桥梁结构,使铰缝碱化;当外力压力较大时,如意外撞击,桥梁结构会发生轻微变化,桥梁内部构件和力学稳定性难以保证,出现平台误差现象。
导致铰链关节疾病的主要因素是人为因素。由于一些设计人员缺乏工作经验,铰缝截面尺寸取值的准确性难以保证,铰缝组合难度大。随着工程的应用,产生了铰缝病害。另外,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很难对混凝土密度进行科学调整,使得接缝强度不足,路桥很容易损坏。
2市政路桥工程施工及处理技术
市政道路桥梁包含许多关键和关键的工程构件,决定了道路桥梁施工和处理过程的复杂性。在当前形势下,市政建设单位正在探索大型市政路桥工程的技术改造思路,旨在采用新的施工工艺,延长市政基础设施的安全使用寿命,节约市政建设资源的使用。市政施工技术人员在处理市政道路桥梁各种常见工程病害的过程中,必须着重采取以下技术手段。
2.1提高技术管理水平
工程技术管理手段在降低桥梁病害发生概率方面起着关键作用,充分体现了技术管理手段对保证工程基础设施质量的必要性。在当前形势下,将智能化、现代化的工程技术管理技术融入到路桥施工监理过程中,有效地保证了项目管理人员能够准确发现路桥基础设施的缺陷部位,并对此进行合理的整改。
市政工程监理人员要具有良好的业务素质,督促市政施工人员认真遵守安全施工标准,在维护施工人员安全的同时,确保道路桥梁达到质量性能标准。
工程施工方案是否合理可行,直接决定着路桥的整体施工效果。市政工程管理的根本目的是科学规划市政工程施工全过程,为全面推进现场施工提供正确的科学指导。因此,项目监理必须认真审阅市政工程规划图纸,督促现场施工人员认真遵守市政工程规划,完成施工作业。工程监理部门要对路桥区施工现场的水文环境、土壤地质条件、植被资源等进行深入调查,确定较为合理的施工管理实施方案。针对软弱土层等特殊工程地质条件,在综合勘察的前提下,施工人员必须注意特殊地质条件的施工现场区域,合理处理路桥施工。
2.2 确保混凝土等级
公路桥梁的建设不能缺少混凝土材料。混凝土材料发挥良好性能的关键前提是材料等级达到基本标准,市政建设单位不得采用不符合等级标准的混凝土材料。在大多数情况下,市政建设单位应对C35或C30级混凝土材料进行专业技术检验,使用专用检测仪器对混凝土工程材料的性能进行检测,准确判断混凝土的材料性能缺陷。市政施工人员判断混凝土达不到质量安全等级的,不得在市政施工过程中使用。近年来,市政施工技术人员能够利用信息技术对混凝土材料的等级进行测量和判断,充分保证混凝土达到安全检测标准,防止存在质量风险的混凝土材料用于路桥施工。
2.3钢筋锈蚀及桥梁碱蚀预处理措施
工程技术人员必须及时发现和处理碱蚀、钢筋锈蚀的路桥重要安全隐患。采用监测钢筋锈蚀风险的专业技术措施,确保工程结构安全,及时更换锈蚀严重的桥梁钢筋部位。此外,工程技术人员还必须对长期遭受碱土环境侵蚀的公路桥梁基础设施部位进行防腐处理。通过添加防腐涂料等专业技术手段,可避免桥梁碱腐蚀的后果,提高公路桥梁基础部位的支撑能量。对于软土、湿陷性土和碱蚀程度明显的特殊土壤地质环境,市政施工人员必须密切关注土壤环境的初步处理过程。
2.4加强原材料质量控制
应正确使用公路桥梁工程的材料质量检验和材料安全性能检测技术,确保材料采购人员有工程安全保证的意识,严格确保道路桥梁基础施工部分的施工材料的安全。市政施工人员在对原材料质量进行控制和监督的过程中,应使用专业检测仪器,对道路桥梁主体结构的部位进行检测,对不符合质量标准的建筑材料及时更换。采购人员应综合比较判断,最终给出合理、科学的物资采购实施方案。
2.5混凝土修补
如果混凝土结构损坏,工程技术人员必须及时处理。在目前的形势下,市政施工人员应采用混凝土结构修复的专业技术手段来处理混凝土构件的损坏和缺陷,有效地恢复道路桥梁的完整基础结构形状。必要时,工程技术人员应将增强剂掺入混凝土材料中,达到提高混凝土强度,防止混凝土裂缝扩大的目的。
2.6加强后期维护
市政路桥大型工程结构由复杂的工程构件组成。市政工程技术人员应在完成路桥基础施工的前提下,密切关注公路桥梁各关键部位的养护措施。一般来说,工程技术人员必须保证混凝土工程达到28d的养护龄期,避免混凝土养护龄期短,使混凝土结构不能达到应有的安全牢固效果。工程技术人员可选择洒水养护措施,以保证路桥的安全,提高工程养护技术的效率。
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道路交通建设也在逐步完善。道路交通建设在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逐渐引起人们对路桥建设质量的重视。因此,在路桥建设过程中,要提高职工的业务能力,加强施工养护工作,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提高道路建设质量,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许子阳,王强.市政道路桥梁工程的常见病害与施工处理技术探究[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19(6):202-204.
[2] 郭有为.市政道路桥梁工程的常见病害与施工处理技术分析[J].区域治理,2018(19):138-140.
[3] 张磊.市政道路桥梁工程中常见病害及施工处理技术[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33):239-240.
[4]冯长恺.市政道路桥梁工程的常见病害与施工处理技术分析[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8(12):178-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