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中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分析
张祖强
广西西江集团投资股份有限公司 广西南宁市 530022
摘要:改革开放几十年来,我国的城市经济在不断的发展,城市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城乡之间的差距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乡村人口涌入城市,进而使得乡村的经济发展缺乏相应的人才,故此,在此情况下,十九大报告提出精准扶贫的政策,帮助乡镇脱贫,从而减少城乡之间的差距,本文从精准扶贫的概述、精准扶贫中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等方面进行简要的分析和研究,对农村人员进行思想政治工作,解放思想,进而做到精准扶贫的目的。
关键词:精准扶贫;农村思想工作;思想政治工作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进步,农村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低洼之地,在实现全面小康建设中,使得农村摘掉贫困的帽子至关重要,故此,国家提出精准扶贫的任务和口号,但是,在精准扶贫中农村的思想政治工作也是其中的重要内容,通过对农村进行思想政治工作,使其摒弃传统农村的小农思想,建立开放、创新以及发展的新时代思想,通过现今的科学技术,并借助政府的精准扶贫政策,从而挖掘贫困村农民致富“内生”源泉,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足思想动力。
一、精准扶贫的概述
在我国的农村经济发展中,精准扶贫是国家提出的重要政策,诉我诶的精准扶贫就是在贫困的农村地区,针对其特定的扶贫方面,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对地区和农民进行重点扶贫,进而改善农村地区的贫穷状况,在进行精准扶贫的过程中,主要包括经济扶贫、思想扶贫、政治扶贫、教育扶贫等方面,通过精准扶贫工作可以将农村地区的有限资源进行利用,提高其利用效率,这些扶贫内容对于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和进步具有重要的作用,故此,在农村地区进行精准扶贫主要先对农村地区的经济困难以及发展状况进行调查和了解,在了解之后,采用因地制宜的凡是采用有效的策略进而使得农村摆脱贫穷的状况,静儿推动农村产业和文明的发展和进步,并使贫困村达到乡风文明,从而使得我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
二、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对于精准扶贫的重要作用
1、促进了农村工业的繁荣
农村产业要想蓬勃发展,村民的思想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任务是,根据国家政策,帮助村民解决经济发展的难题,使农民奔上小康生活。
(1)激发农民脱贫的决心
即使农民对生活中的现状不满,但因受教育程度、传统生活、经济等的影响,只能安于现状,思想上缺乏改变的勇气,以及行动的决心。因此,重点在于提高农民的收入,使农民真正的感到可行和真实,使他们充满希望。树立优秀的贴近生活的案例更加有说服力,更能够带动农民的积极性。
(2)精准定位
农民应该能够根据市场的情况来调整自己的产业。需要结合各个镇的实际情况,找到适应本地区情况的产业,才能发挥最大的优势,产业也能健康发展。要科学合理的进行产业经营,产业技术应该整合指导。任务就是全面调查国家政策以及市场情况,做出准确的决策,把思想政治工作真正与农民的利益相联系。
2、影响乡村文明
目前,农村对于精神文明的建设有所忽略。农村要想快速发展,经济和文化建设相互保持同步至关重要。文化建设是经济建设的前提,人们的思想决定着经济建设能够走多远。必须提高自己的文化程度,并用科学理论充实自己的思想,做好一切准备。
在大部分乡镇农村存在忽略文化建设、重视经济建设的现象,村民的奉献精神、集体精神和帮助他人的精神不够。村民一般只能看到眼前的有效价值,缺乏整体考虑。村民的意识以及政治活动的优势和劣势都对农村文明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
首先,村民大多每天做着相同的农活,只够保持温饱,不认同教育的重要性,文化程度往往较低,对于国家事件和政策都不关注,缺乏理想。思想政治工作应落实到人,真正关注农民的想法,通过先进榜样的例子,使农民的思想不断改进。
其次,农民整体素质提高才能建立和谐的农村环境。对于精准扶贫工作,教育工作是重点。目前,图书馆和计算机房在部分乡镇村庄陆续建设,并且组织了相应的培训工作,为农民创建了良好的环境。思想政治工作也通过各种活动进行教育宣传,使农民的思想逐渐改善,文明发展得到了很大的进步。
3、确保精准扶贫成果
在国家政策的全力支持下,农村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改善。思想政治工作就是给农民提供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使农村工作可以高速发展,从而确保精准扶贫的成果。目前,部分农村对当地扶贫资金的使用不进行综合研究,不考虑发展的持续性,投资很大,产量却很低。例如,部分农村投资建设蔬菜大棚,但农民不了解温室种植技术,不能依靠大棚获取收益,最后只能低价出租。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对村里的实际情况没有进行综合考量,精准扶贫达不到理想的效果。
思想政治工作应始于扶贫工作整个过程,使农民的集体观念增强,提升整体农村的凝聚力,促进农村产业持续性发展,确保精准扶贫的成果。如果农民没有充分认识到本区域气候与地形特点科学合理规划产业,就不能了解到规划的益处,从而无法调动农民致富的热情。如果产业不合理即使迅速开展也不会带来巨大的利润;严重的还会造成损失,使农民对政策失望。农村思想政治工作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除了谈论合理性外,在精准扶贫的过程中要与实际原则相结合,继续扩大精确扶贫工作的成果。
三、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在精准扶贫中存在的问题
1、党员干部自身定位不准
从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本质来说,农村思想政治工作是一个能够协助农村进行村民管理以及具有一定自治权的村民自治组织。但是在很多农村,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性质和自我定位发生了变化,突出表现在自治权限越来越广泛。农村思想政治工作是按相应程序组织村民集体活动,增强村民综合能力的自治组织。在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发展过程中,很多农村思想政治工作越来越有较为广泛的权限,使农村思想政治工作能够插手的农村事务越来越多,这不利于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长远发展,也不符合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自我定位。
2、管理制度不够健全
健全的管理制度是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得以正常运行的基本保障。从一定程度上来讲,在当前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发展过程之中,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管理制度没有起到促进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发展的作用。实际上在任何情况下,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完全发展和健康运行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制度的完善与否。健全的管理制度是农村思想政治工作良性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无规矩不成方圆,在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职责和发展的过程中,必须明确具备完善的管理制度,这样才能够在实质意义上健全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发展过程,以及保证农村思想政治工作能够实现自身功能。
四、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对于精准扶贫的改进措施
1、党员干部明确职能
对农村思想政治活动的发展进行有效的科学定位,是农村思想政治活动发展的必然任务。只有科学地定位党员干部,才能为党员干部的未来发展指明方向和路径,并保证农村思想政治活动的持续发展。在此基础上,农村党员和村民应履行各自的职责,党员干部要做好农村和村民之间连接沟通的工作,时刻明确党员干部自己的责任和工作,以及未来发展的方向,并为村民提供更好的服务,对农村做到切实的管理,给村民带来真正益处。
2、加强自我意识与管理
农村思想政治工作想要发展,需要加强对个人的发展,加强自我意识的管理,并在农村思想政治活动中对自我进行有效的纠正,发现问题。换句话说,必须是管理良好的党员个人及优秀的党员组织,并且受到村民支持和喜爱的党员和组织。
3、加强党员和团队建设
在思想政治工作的发展和建设过程中,农村思想政治工作要注重建设优秀的党员团队,应依据党员团队面临的实际问题而进行针对性的党员团队建设。党员干部不仅对思想道德素质有要求,更多的是要求党员干部的整体素质,党员团队的整体发展就需要拥有优秀综合素质的党员干部。
结语
想要保证农村扶贫工作顺利进行,必须开展思想政治工作。通过开展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可以使让村民接受新时代发展的思想,保证精准扶贫的成果。
参考文献:
[1]徐连伟.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在精准扶贫中的作用与改进措施[J].农业工程技术,2019,39(26):12+16.
[2]石捷.精准扶贫中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分析[J].农村实用技术,2019(03):62-63.
[3]张盼文,彭立学.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在精准扶贫中的作用[J].山西农经,2018(18):13-14.
[4]杜彬武.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在精准扶贫中的作用[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29(03):264-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