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桥梁工程中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 李和

发表时间:2021/7/9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2期   作者:李和
[导读]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市政道路桥梁基础设施建设规模不断扩大

        市政道路桥梁工程中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
        李和
        青岛中建联合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青岛  266000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市政道路桥梁基础设施建设规模不断扩大。为了保证市政道路桥梁的施工质量,需要对工程项目所在地的地质条件进行勘察处理,尤其是对市政道路桥梁工程中的沉降路段,加强此路段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应用,提高道路桥梁的施工技术水平,延长市政道路桥梁的使用年限,保障人们的正常使用,提升市政道路桥梁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关键词:市政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


        1存在的危害
        交通是人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桥梁道路的建设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便捷的服务。在市政道路桥梁具体施工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导致路面基面出现沉降问题。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将产生严重的危害,如严重影响车辆的运行,易造成桥头跳车的现象,甚至可能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其对整个施工工程有着较大的影响,在不同路面的连接处车辆无法正常运行,这样会加大桥梁结构的损伤,破坏桥面结合缝与路面,加大车辆运行危险系数。因此,要对施工技术进行全面的分析,针对性地提高技术水平,保障施工的质量。另外,桥头跳车问题对于整个工程的结构影响较大,如果连接位置不能正常地运行,将会严重影响车辆及工程的安全。
        2沉降的原因
        2.1引道地基建设存在问题
        在施工的过程中,需重点注意引道地基的处理。如果没有严格地按照要求进行建设,将会导致路面产生沉降,且与桥头跳车问题息息相关,如果建设得好,将极大地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为避免影响整个施工建设过程,要在前期的准备过程中严格进行设计,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及时地对图纸进行修改。例如,在施工过程中,如对钻孔和深度没及时确定,就会因无法对软土层准确定位,影响引道地基的建设。
        2.2沉降段结构设计不合理
        在施工过程中,一般是采取钢筋法、钢筋混凝土搭板法及粗粒料填筑法等进行施工建设。这些传统的处理方法的优点是操作简单,但都无法避免在路面的连接处发生跳车问题,严重影响着市政道路桥梁工程的建设质量。可能由于工作人员没有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全面的勘测,造成跳车事故发生。
        2.3桥头背路堤压存在不足
        桥头背路堤是市政道路桥梁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进行这一部分的施工时,通常台背采取填土技术。这种技术对工作人员的要求较高。只有拥有丰富的市政道路桥梁建设知识,同时有较高操作技术水平的人员,才可较好地进行市政道路桥梁建设,以保障工程的质量。在进行背路堤压部分的建设时,要根据实际环境情况,不断地改进建设的技术和方法。
        2.4对桥头搭板的设置存在问题
        在市政道路桥梁的建设中,路基是至关重要的一个部分。桥头的搭板决定着市政道路桥梁的路面路基是否发生沉降。其是一个支撑点,可承受车辆对其的压力,如果设置不良,则会造成受力不均,导致整个路面路基出现沉降问题。因此对桥头搭板的设置一定要从多方面进行考量。从横向来看,桥头搭板之间是相互运动的,所承受的压力较小。从纵向来看,车辆在路基上不断运动,所产生的压力迫使桥头搭板不断受到压力,当到达一个巅峰值时,该支撑点会因为支撑不住导致路基沉降变形,进而使整个市政道路桥梁工程的质量下降。
        3市政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的技术要点分析
        3.1地基处理技术要点
        地基处理工作可以有效提升原本地基中土壤的强度,确保地基可以在承受较大载荷压力的情况下保持正常状态,避免出现严重的沉降问题。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主要有预压载荷法、排水固结法、强夯法以及土质更换等,可以有效增加地基的强度性能,在运行过程中降低沉降幅度。


一般而言,当地基中具有超过3cm的软土层时,施工人员需要在地基土层上方铺设土工布,并选用适宜的填料进行填土施工,确保可以有效降低因路堤和桥台之间沉降引发的施工误差。针对路基较厚的沉降段,施工人员需要对回填料的用量进行有效控制,重点通过土层强度的强化施工来应对沉降问题。
        3.2搭板设置技术要点
        3.2.1搭板长度设置要点
        搭板的长度和强度是搭板设置工作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针对搭板长度设置工作,施工人员需要充分考虑路面沉降情况下可以产生的纵坡变动问题,结合倾角的产生和变化情况对搭板长度进行有效控制。现场施工经验和相关标准表明,当纵坡变化幅度低于2‰时,路面沉降影响较小,往往不会引发桥头跳车问题。例如,某桥头差异沉降量为10cm,根据2‰的纵坡变化要求,施工人员需要将搭板长度控制在相应的长度范围。然而,在现场施工过程中往往无法严格按照标准对搭板长度进行布置,此时施工人员需要通过路基填筑压实的手段提升路桥的稳定性,弥补建设搭板长度不足带来的影响。此外,在搭板长度设置时,需要人员还需要充分考虑自身以及路基路面的受力变形情况。
        3.2.2搭板连接技术要点
        搭板滑落是引发桥头凹陷沉降问题的重要原因,施工人员需要将水平拉杆和竖直锚栓设置在搭板与台背之间,确保搭板与台背连接牢靠。一般而言,施工人员可以利用钢筋制作锚栓,在过程中对钢筋间距进行合理控制,通过将锚栓与拉杆设置在相同的水平方向上,大幅度提升支座的稳定性。同时,施工人员还需要控制支座间距,通过间隔80cm布置一处的方式提升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并在搭板台端以及牛腿的上边缘设置相应的倒角,从而有效规避结构沉降和破坏等异常情况。
        3.3后台填筑
        在实际的市政道路桥梁施工过程中,常见的路段下沉主要包含以下三种情况:第一畸变沉降、第二固结沉降、第三次固结沉降。而第二、三中情况是引起跳车现象的主要原因。在这种情况下,后台填筑施工中所使用的填充材料就应当具有较强的压缩性能。再加上对填充材料的有力夯实,就可以对地基下沉问题进行有效的预防。为了保证填充材料具备较强的压缩性能,可以按照以下两个标准进行选择:第一选择刚度介于路基与桥台材料之间的填充材料,第二选择透水性能较高的填充材料。
        3.4做好沉降段排水工作
        排水施工是路桥沉降段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施工人员需将适量的排水沟渠设置在路基路面区域,确保可以及时将雨水排出,避免大量雨水蓄积在沉降段,引发内部水土流失,加重道路和桥梁的沉降问题。在沉降路段,施工人员可以为路基路面设置地表排水管、截水沟、边沟以及急流槽等设施实现路基路面的通畅排水功能,也可以依靠预制混凝土板以及浆砌片石增加排水沟渠等设施的耐久性能。在排水沟渠的设置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对沟渠长度进行合理控制,避免水流在沟渠内部集中,影响排水效率。此外,施工人员还需要结合区域内的气候降雨情况对排水设施进行合理设置,重点提升路基路面的排水效果,避免雨水蓄积引发路桥沉降问题。
        结束语:综上所述,在市政道路桥梁施工过程中,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对于市政道路桥梁建设质量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建设单位需要加强对沉降段施工的重视程度,采用合理科学的设计方案,严格按施工标准进行施工,不断优化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有效提升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质量,促进道路交通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杨郑波.市政道路桥梁工程中的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20,5(6):76-77.
        【2】张长青.市政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应用解析[J].中国标准化,2018(10):144-145.
        【3】张振.市政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应用解析[J].门窗,2018(3):120.
        【4】颜悦.市政道路桥梁工程中关于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的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6(35):241-242.
        【5】沈义.市政道路桥梁工程项目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浅述[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5(3):101-10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