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的运行管理 汤明光

发表时间:2021/7/9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2期   作者:汤明光
[导读] 更高效的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可以适应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进程,也可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还可以提高我国农业的整体水平,解决农业缺水的重要问题,这是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的运行管理
        汤明光
        望海街道办事处农业农村办公室  浙江嘉兴
        摘要:更高效的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可以适应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进程,也可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还可以提高我国农业的整体水平,解决农业缺水的重要问题,这是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关键词: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运行管理


        导言
        党的十八大对深化水利改革、加快水利发展、加强水利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节水灌溉已成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施工管理的主要内容。近年来,节水灌溉工程发展迅速。在水资源短缺的柘城县,农业发展面临着很大的制约,这极大地促进了柘城县农业的发展。
        1节水灌溉工程
        节水灌溉工程是针对农业水资源相对匮乏地区的一种新型灌溉方式。依托工程技术设施,根据农作物和农业的不同需要进行相应的灌溉,最大限度地减少农业输水灌溉过程中的水分损失,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工程技术设施包括:滴灌、喷灌、管道供水等,可满足农业用水需求,节约水资源、农业肥料等资源,提高农作物产量,提高农作物品质。
        2节水灌溉工程建设的重要性
        柘城县水资源短缺,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很小,由于是农业大县,水资源短缺制约了农业的发展。近年来,随着节水灌溉工程的建设和运行,节约了水资源,实现了农业的优质高产。
        2.1有效缓解水资源矛盾,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目前,农业灌溉存在浪费现象。部分农业灌溉过程采用漫灌,这是对水资源的极大浪费。因此,有限的水资源不能满足农业灌溉的全部需求,农业用水效率低下,干旱将导致农作物产量低下。近年来,随着节水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大量建设滴灌、喷灌等节水灌溉工程,不断完善沟渠等灌区灌溉设施,减少水资源的损失和浪费,提高自然降水和地下水的利用效率,有效缓解柘城县农业生产缺水问题。
        2.2促进农业发展,增产增收
        柘城县农业缺水,传统的农业灌溉方式严重浪费水资源,农田灌溉质量低下。通过大力推进节水灌溉工程,可以解决农业发展中受水资源制约的因素。在科学设计、统筹规划的前提下,提高农业灌溉效率,摆脱以自然为食的局面。作物能及时获得充足的水分和养分,土壤水分适宜,也有利于保持作物的能量,能显著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增加农业产量和收入,促进农村经济水平的提高。
        2.3 有利于减灾抗旱,改善生态环境
        柘城县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冬季寒冷漫长,雨雪少,夏季热雨集中,春秋暖季短,春夏之交干风多。2015年和2016年冬春,降水持续偏少,土壤不同程度干旱,加之春季气温较高,旱情持续,对旱地冬小麦产量产生了一定影响。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的建设,可以保证作物灌溉的需要,有助于抗旱,是提高农业产量的重要基础和必要条件。另外,长期干旱少雨会导致土壤沙化、碱化;农业用水需求会大量抽取地下水,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影响生态环境;建设节水灌溉工程可以减少地下水的开采,减少土壤问题,改善生态环境。
        3加强节水灌溉工程运行管理的措施
        3.1管理机制改革
        抓住水利建设的良好机遇,以建促管,建设与管理并重,推动节水灌溉工程迈上新台阶。充分利用现有优势,从工程产权归属、水价收费制度等方面落实各项责任制,提高管护效率,促进农田水利工程良性运行。为使项目区节水灌溉工程长期正常运行,充分发挥预期效益,采取以下具体保障措施。一是明确产权和责任,确保项目正常运行和长远效益。项目竣工验收后,移交给受益村村委会,由财政部门和项目所在乡监督,负责项目的经营管理。


受益村要在市水利局的指导下,制定相应的项目管护方案,建立灌溉制度,责任到人,明确管护责任,提高管理和保护人员的管理和保护意识,确保工程的长期效益。二是为保证水利灌溉工程的正常运行,除建立健全管理机构、协会规章制度和项目管理、灌溉管理、财务管理、奖惩制度等各项运行管理制度外,已经制定。协会是由全体用水户民主组织的从事农业供水管理的行业性社会组织。协会宗旨是以用水户为优先,遵守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恪守社会公德,全心全意提供有效的农业供水服务,促进农业稳定高产和节水增效。全面负责协会管辖范围内灌溉工程的建设、维护、运行、管理和供水调度工作。三是灌溉管理主要依据年度和阶段性供水计划,及时供水,安全供水,合理利用水资源,平衡供需,科学配置用水,充分发挥灌溉效益。要坚持局部服从整体的原则,杜绝漫灌,做好节水工作。遵守灌溉纪律,维护灌溉秩序,服从统一调度。
        3.2健全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质量管理体系
        在节水灌溉工程建设过程中,要建立和完善节水灌溉工程质量管理体系,按照项目法人负责、建设单位质量保证的原则,对各工程工序进行施工,监理单位综合监理、政府质量监理。全面推行招标投标制度、工程法人制度、工程监理制度、工程质量标识责任制、建设单位领导责任制,从而保证节水灌溉工程的施工质量和工程作用的充分发挥。
        3.3建立完善的节水灌溉工程运行管理机制
        首先要明确分级管理的责任机制。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的经营管理可以采取分级管理、分级负责的机制。根据节水灌溉工程建设的资金渠道和管理阶段,明确了各部门的管理职责,将节水灌溉工程划分为农民用水户管理、村集体管理、乡镇管理和项目建设党的管理。
        其次,节水灌溉工程的管理与维护要分开。管养分离可以进一步提高管理质量,保证节水灌溉工程养护资金用于工程养护。实行目标管理,将节水灌溉工程管理养护机构的人员和职能分开,将节水灌溉工程养护工作交由专业养护企业进行养护,逐步实现管理的市场化和社会化。
        第三,建立有效的民主决策机制。在节水灌溉工程运行管理过程中,要实现用水者和农民的充分参与,建立群众参与的民主决策管理机制[5]。确保节水灌溉工程运行管理充分接受群众监督,并定期向农民公布工程管理费用。
        最后,建立健全监督考核机制。结合节水灌溉工程运行管理的规章制度,对管理人员进行监督考核,提高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4提高员工素质
        在管理过程中,必须加强管理人员、施工人员、技术人员等综合素质的培养,综合素质的培养才能最大限度地保证节水灌溉工程建设的运行。管理者必须结合当地的大局,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管理规定。此外,还要及时有效地与当地农民沟通,确保管理中存在的基本问题得到解决。除了专业技能外,技术人员还需要加强自身应急能力,及时应对突发设备状况并向有关部门报告,防止出现更大的问题。他们还需要有效地分析施工现场和当地的地质条件,丰富自己的专业能力,从而应对施工中存在的复杂问题。提高职工的综合素质,可以加强节水灌溉工程的使用,可以保证工程的使用质量。相关人员必须在管理过程中不断自我完善和完善,从而提高整体管理水平。
        结语
        节水灌溉具有节水、省力、节能、节肥、增产增收等优点。发展节水灌溉工程对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必须加强节水灌溉工程的运行管理,充分发挥节水灌溉工程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张掖市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及运行管理[J]. 杨鹏举,张恒嘉.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6(34).
        [2]浅论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的发展思路及运行管理[J]. 黄永福.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6(14).
        [3]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的建设与运行管理分析[J]. 谭伟丽.  建材与装饰. 2016(02).
        [4]建昌县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分析[J]. 王恩新.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14(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