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养殖疫病多发原因及有效抑制策略 玛依拉·阿力木

发表时间:2021/7/9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2期   作者:玛依拉·阿力木
[导读] 在畜牧业现代化、集约化以及智能化发展的背景下,养殖小区作为一种新型的生产模式,已在大量地区兴起,其可以提升生产总量和产品品质,实现各种养殖资源的优化配置

        畜牧养殖疫病多发原因及有效抑制策略
        玛依拉·阿力木
        和田地区策勒县农业农村局  新疆和田  848300
        摘要:在畜牧业现代化、集约化以及智能化发展的背景下,养殖小区作为一种新型的生产模式,已在大量地区兴起,其可以提升生产总量和产品品质,实现各种养殖资源的优化配置。但是当前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养殖小区经常流行各种疫病,由于生产模式较为集中,为疫病控制和防范带来一定困难。因此,养殖人员要注重对频发疫病的原因开展综合性分析,通过合理的对策优化疫病防控,提升畜牧产品的品质和产量。
        关键词:畜牧养殖;疫病防疫;养殖环境


        引言
        随着畜牧业的发展和进步,本溪市桓仁满族自治县区的畜牧养殖业,逐渐由传统养殖业向现代化养殖进行转变,畜牧养殖业的规模进一步扩大,但是受资金、养殖技术、养殖环境等因素的影响,疫病的出现频率不断增加,对当地的畜牧养殖业经济效益造成了较大的影响,畜牧养殖业难以获得健康发展。所以,要不断采取各项疫病防控措施,明确造成疫病的各项因素,及时进行管控。
        1疫病多发的原因
        1.1缺乏防疫意识
        养殖小区的经营人员普遍缺乏专业知识,投资养殖小区的目的为盈利,在养殖知识和生产经验匮乏的基础上,对防疫工作缺乏重视,更加重视畜牧产品的数量和品质,忽视疫病的影响和危害。同时,一些经营和管理人员追求短期效益,在防疫设施投入方面严重不足,如果发生疫病难以及时应对,进而造成大量动物患病,营养小区的正常运行和经济效益。
        1.2养殖管理人员的防疫意识不强
        由于大部分养殖管理人员的文化水平不高,如果没有经过专业的疫病防控培训,很难具备较强的疫病防控意识。畜牧养殖管理人员对疫病预防的意识较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牲畜圈舍清理不到位,部分管理人员甚至几天才清理一次圈舍,大量的牲畜粪便堆积容易滋生细菌。(2)为减少牲畜生长环境中有害微生物的数量,养殖管理人员需要定期消毒,但很多管理人员的消毒工作没有做到位。(3)没有基本的疫病防控常识,部分牲畜出现症状后,但由于养殖人员意识不足,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
        1.3畜牧养殖管理方式不科学
        受养殖技术的影响,很多养殖场的养殖管理方式不够科学,在饲料用量以及饲喂时间的选择上都不够科学。首先,禽畜不同生长阶段对于营养物质的需求不同,结合具体养殖实际,科学饲喂能够有效地提高禽畜免疫力,促进其健康生长,提高抗病能力,但是当前很多养殖场并未做到科学饲喂。其次,部分养殖场养殖密度不合理,圈舍空气质量差,温度设置不合理都为疫病的出现埋下了隐患。
        1.4疫苗选择及使用不当
        在疫苗选择上,养殖户通常只注意疫苗的生产日期及限用日期,而不注意其存放条件,买回来后随便一放,牲畜该打疫苗时拿过来就用,如果疫苗要求常温条件保存还好,如果该种疫苗对温度的要求比较高,对温度比较敏感,则有可能造成疫苗失效,即使动物接种该疫苗,也很有可能会再次患病;养殖户为节约成本,会选择那些廉价的还没经过推广试用的疫苗,这也可能会造成动物再次患病。
        2畜牧养殖疫病预防控制措施
        2.1加强防疫员专业素质培养
        首先,在招聘防疫人员时,应招聘相应专业的人员,提高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加强培训,提高防疫人员的专业素质,普及防疫知识,提高对防疫工作的重视程度。培训中应鼓励防疫人员多交流经验,或请专家进行指导,提高防疫员对专业知识的了解程度。防疫人员应加强疫病知识的学习,了解各种疫病的特点、高发季节、发病区域、常用药品使用等。对于防疫员应设立考核制度,考验防疫员的专业知识,增强防疫员对该畜种疫病的了解。同时,防疫员应积极与养殖人员进行沟通交流,提高防疫意识,普及防疫知识,从源头处阻止疫病的产生。



        2.2优化养殖管理
        养殖管理质量与疫病发生具有密切关系,要有效控制疫病,则需要对小区管理进行适当的优化。首先,小区内部要设置专业的疫病防控人员,提升岗位工薪待遇,吸引更多具有工作经验、基础知识和技术能力的人才加入,为管理优化提供人才支撑。其次,在建设养殖小区中,要设置各个功能区域,包括生产区、生活区、生产区分为隔离区、养殖区等,实行全进全出的饲养模式,降低疫病防控难度。最后,保持圈舍及小区内部环境整洁,注重通风管理和湿度控制,尤其圈舍的地面经常潮湿,容易滋生各种细菌,养殖人员要定期在地面撒生石灰,保持地面干燥和环境干燥。
        2.3加强养殖设施建设
        首先,养殖场应远离环境污染区域,留给畜种一定的生存空间,以避免狭小空间内疫病的快速传播。其次,养殖场内需要设立通风与保暖设施,以保证畜种良好的生存条件,减少环境条件变化对畜种产生的刺激,使畜种健康程度得到保障。最后,养殖场应设立消毒设施和严格的消毒流程,对饲养环境进行消毒,同时也要保证进出人员的消毒。同时,政府应重视对养殖环境的监察管理,加大监察力度,防止大面积的疫情出现。监察者应提高对养殖设施的环境与空间要求,积极督促养殖管理人员定期对养殖区域进行清洗、消毒,核查畜种的饲料、饮用水、疫苗是否过关,避免产生大范围的疫病。
        2.4 做好饲养管理
        科学喂养禽畜,结合禽畜不同生长阶段采取不同的喂养方式,保证每个生长阶段都能获得足够的生长养分,提高抗病能力和免疫力。另外,要合理控制养殖密度,同年龄段和同种类的禽畜在一起进行饲养,并且做好圈舍的消毒清洁工作,保证有足够的光照,做好通风工作,冬季注意保暖防寒,夏季做好防暑降温,避免各种应激因素对于禽畜的影响。
        2.5展针对治疗
        疫病治疗是控制传播和提升经济效益的关键手段,如果畜禽动物已经确诊疫病,养殖人员要及时开展针对性治疗。首先,根据患病畜禽的临床症状初步确定其疫病,第一时间使用药物进行治疗,然后通过实验室诊断的的方式进一步确诊,保证治疗的针对性。其次,养殖小区要高薪聘请专业化的兽医人员以及技术人员,加强兽医人才储备,避免由于人员能力不足和延误治疗时机。最后,对兽药品质进行严格把控,根据病情控制药量,严禁大量使用抗生素。
        2.6 加强动疫病防控知识的学习
        养殖工作进行的过程中,要重视学习的作用,不断学习同疫病相关的基础知识以及防疫知识,疫病出现前,结合可能造成疫病的原因,采取有效地预防措施。结合具体原因采取治疗措施,避免滥用药物的情况出现。
        2.7做好检疫工作与防疫宣传
        防疫机构应进入养殖场,宣传疫病的危害,让养殖人员意识到防疫工作的重要性。防疫机构应对养殖从业人员进行一定的培训,督促防疫工作的实施。如消毒工作的展开要合理定制消毒流程,某些消毒药剂挥发性较强,应避免在高温天气下使用,以确保其药效的发挥。消毒池应每周更换药剂,以提高其消毒效果。对于细菌容易滋生的区域应重点喷洒药剂,避免疫病加速传播。在疫病多发季节提前使用防疫药物,预防疫病的产生与传播。采用正确的防疫方法,制定合乎实际情况的防疫程序,从而使防疫工作渗透到日常养殖的方方面面,全面提升养殖场的整体防疫水平。
        结束语
        综上所述,养殖人员要注重对频发疫病的原因开展综合性分析,通过合理的对策优化疫病防控,提升畜牧产品的品质和产量。

        参考文献:
        [1]吴丹,刘冬冬,李伟,等 . 畜牧养殖疫病多发原因及有效控制措施探讨[J]. 新农业,2020(2):18.
        [2]雍小霞.畜牧养殖小区建设过程中相关问题探讨[J].甘肃畜牧兽医,2020,50(4):33-34.
        [3]段绍昌.浅析畜牧养殖小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畜禽种业,2020,16(2):7-8.
        [4]杨显权 . 基层畜牧养殖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 吉林畜牧兽医,2019,40(8):67,6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