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筑结构设计中提高建筑安全性的分析
张刚
身份证号:13028319870609xxxx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如今的生活环境已经取得了质的飞跃。城市化进程为城市引入了大量外来人口,激增的人口数量又对住宅和商业建筑的数量提出了新的要求。建筑施工的质量与安全性直接影响着居住在其中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文章结合相关的建筑结构设计与施工经验,给出相应改善措施,希望能为建筑结构设计的安全性与合理性提供一定帮助。
关键词:建筑设计;结构设计;安全性
为了适应城市的快速发展与版图扩张,建筑的建造周期,即从建筑结构设计到施工建设的时间段明显缩短。然而,大量的建筑结构设计缺陷却在建筑物的施工建造和交付使用的过程中暴露出来。结构设计的不合理和不科学将会严重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和安全稳定性,还会给住户带来巨大的安全隐患。基于这种现状,很有必要从建筑物的结构设计阶段入手,全面推行安全稳定的结构设计方式,最大程度地保障建筑物的结构强度和使用安全性。
1 分析当前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安全现状
市场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各行各业的发展都面临了较多的竞争现象。分析基于市场竞争现状下的市场环境,建筑企业在发展中其结构设计的安全现状,整体安全性较高。为建筑工程后期的施工质量提升,以及建筑施工单位安全生产作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又因企业规模,人员专业性,安全意识方面的因素,部分建筑结构设计在发展中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现象。因此分析后期在实际发展中,为有效地提升工程的结构设计质量,建筑工程行业在发展中,还应注重以上存在问题的优化和改善。
2 建筑结构设计及造成设计安全问题的现状及因素分析
2.1 抗震性问题
抗震性问题为当前建筑结构设计中主要存在的问题之一,抗震性问题从建筑结构设计成果方面分析,抗震性问题主要表现为:建筑结构设计稳定性较差,抗震性能不达标,导致建筑在实际应用中的安全性较低。并且因抗震性能不合格,对于后期工程的安全施工,以及工程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保障,也造成了较大的影响。
2.2 耐久性问题
针对建筑工程项目结构设计的安全性问题分析可以发现,安全性不仅指建筑工程项目结构使用的过程中,其表现出所设想的那种安全效果,同时更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长期性的使用过程中具备良好的耐久性。木建筑结构的耐久安全性,耐久性通常指在建筑工程使用过程中,可以在规定的年限中发挥其正常功能,如耐久性存在明显差异或表现不足的情况下,不仅会对后续使用造成一定影响,同样会对后续建筑工程的安全性造成威胁。这一点在现阶段我国建筑工程项目结构设计中同样并不少见,在对于需要长期性使用的建筑工程而言,结构设计的耐久性较为关键。
2.3 设计人员及施工人员专业性因素
分析建筑结构设计中造成建筑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即为:设计人员及施工人员专业性问题。良好的建筑结构设计需要施工人员进行专业的还原,因此从后期的施工角度进行分析,因施工人员专业技能不合格,造成的建筑安全问题也较为多见。另外从建筑结构设计的逻辑推进方面进行分析,因设计人员专业技能不合格,造成的设计不合格引起后期的安全问题,也为当前建筑工程施工发展中主要引起安全问题的因素。
3 针对建筑结构设计中存在安全问题的优化对策分析
3.1 规范准入机制,加强设计人员专业技能提升
建筑结构设计中提高建筑安全性,工程业主单位及施工单位应从两方面进行改善。其一提升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确保工程结构设计还原施工质量的合格性。其二,提升设计人员的专业技能,工程设计内容的合格性,专业性和有效性。另外分析为切实有效的提升工程结构设计质量,并且提升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
行业发展中应从落实准确机制,落实资质审验,巡检的方向进行发展。以此确保施工单位及设计单位,具备合格的施工资质及设计资质,为后期的工程施工应用的安全性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具体分析关于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提升,工程施工单位可通过加强施工人员专业技能培训,落实专业资质考核,以及落实施工检现场监管的方向进行发展。
3.2 加强各类材料的采购审核及市场调研
分析当前在建筑结构设计作业中为合理有效地提升建筑工程的安全性,加强各类材料的采购审核及市场调研,则为有效地改善对策。分析具体落实中关于材料的采购审核,应通过在企业内部建立材料采购审核制度的方式,进行相关材料采购的流程审核,以此对采购材料的品类,参数,性能进行完善的审核和检查,确保后期材料应用质量的合格性。另外分析落实材料采购中的市场调研活动,也为保障施工材料应用质量,以及提升建筑安全性的主要对策。
3.3 强化建筑工程人员的安全意识
为了全面提升建筑工程整体的安全质量,就必须加强对于建筑设计人员以及施工人员的专业培训,要加强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人员以及施工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让他们充分意识到建筑结构安全设计的重要作用。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施工管理人员和加强对安全施工的强调,规范施工人员的安全施工操作,从而提升建筑结构整体的施工安全质量。
3.4 严格遵守建筑设计建造规范
为了保证我国建筑行业的稳定发展,同时对于建筑物的建造质量和水平进行客观的把控,我国相关的建筑行业施工标准已经实行了多年,相关的各类政策和法律法规也陆续颁布。近年来,我国的建筑事业发展飞速,各类新兴的建筑技术和建筑设备的运用也让建筑的效率和质量明显提高。对于已经实行多年的建筑法律法规来说,它不仅能够在施工过程中起到强烈的约束作用,也能够对建筑设计阶段的基本原则起到保障作用。
3.5 加强对于现代信息化技术的应用
对于建筑结构的设计来说,可以通过应用数字化的信息技术来提升其设计的安全性,通过应用数字化信息技术来全面提升建筑结构的设计性感,以用户的需求为基础,合理调整相应的设计方案,对建筑整体的抗震比例及相关的设计系数进行计算分析。目前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化信息技术并被广泛地应用于建筑设计行业中。因此,要加强对于信息化技术的重视,通过利用信息技术来不断完善建筑结构的设计。
4 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结构设计是建筑工程的基础,良好的稳定性、安全性为后续施工奠定基础,同时建筑结构设计人员较高的职业技能和安全意识是提高建筑物结构安全性的根本保障。为有效地提升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安全性,工程施工单位在实际发展中可通过落实工程结构设计模拟测试,工程结构设计审核,提升施工人员及设计人员的专业技能,以及加强材料采购市场调研和审核的方向进行发展。
参考文献:
[1]乔玉瑞.对建筑结构设计中提高建筑安全性的思考[J].绿色环保建材,2018(7):102,105.
[2]黄远强.在建筑结构设计中提高建筑安全性的几点思考[J].四川水泥,2017(7):90.
[3]李忠.建筑结构设计中提高建筑安全性的几点建议[J].低碳世界,2017(19):176-177.
[4]陈宇.建筑结构设计中提高建筑安全性的探讨[J].风景名胜,2019,(06):187-187.
[5]熊晓明.建筑结构设计中提高建筑安全性探讨[J].建材与装饰,2020(21).
[6]李海虹,路洁.在建筑结构设计中提高建筑安全性的几点思考[J].科技风,2017(11):122.
[7]唐标.关于如何在建筑结构设计中提高建筑安全性的思考[J].建材与装饰,2016(51):9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