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式居住区植物景观设计探究 刘倩

发表时间:2021/7/9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2期   作者:刘倩
[导读]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活要求从基本物质要求慢慢转变为精神和环境要求

        新中式居住区植物景观设计探究
        ——以合肥建发•雍龙府为例
        刘倩
        安徽建筑大学城市建设学院  建筑与艺术系  安徽合肥  230000
        摘要: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活要求从基本物质要求慢慢转变为精神和环境要求,尤其是对生活环境的要求。在现代居住区中,植物景观的设计是比较重要的一部分,它关系到人们日常生活的身心健康,同时对环境保护也有着很大的影响和作用。本文以合肥建发•雍龙府为载体,对新中式居住区植物景观设计展开分析和研究,以期对创建和谐优美的新中式居住环境提供参考。
        关键词:新中式 居住区景观设计 植物景观


        0 引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在不断增加,尤其是对居住区的生态环境和植物景观的要求。良好的居住区植物景观,不仅可以促进生态环境的建设,还能够让在此生活的居民保持身心愉悦和健康,因此居住区植物景观的设计非常重要。现代居住区的景观设计多种多样,其中新型的中式景观设计,已经成为了非常流行的居住区设计形式。在新中式居住区中,优秀的植物景观设计可以带给居民生命的活力,也能够加强居民对城市的热爱。因此,在进行植物景观的设计过程中,要将生态环境同艺术美感结合起来,设计出生态环境同艺术感并存的植物景观,让居民们能够在和谐优美的环境中生活。
        1 居住区植物景观设计的意义
        居住区植物景观设计是居住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决定了整个居住区的生态环境和生活品质。在居住区植物景观设计中,如何进行植物的类型选择和布局、植物景观与园林要素的搭配、特色植物的选择等,都是植物景观设计中非常重要的部分,是居住区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手段。
        2 新中式居住区植物景观设计常见的问题
        2.1 设计千篇一律,没有特色
        目前,我国的新中式居住区植物景观设计都是跟随当前的社会潮流,很多居住区的植物景观设计都是互相仿照和借鉴,非常缺少独立的特色。过于相似的设计,对我国植物景观设计行业的发展也造成了非常不好的影响。形成这种设计的主要原因是,我国的植物景观设计还处在初级阶段,很多园林设计师缺乏植物景观设计的专业知识和思想,往往只是把植物景观的设计和植物配置,交给普通的园艺工作者。而这些园艺工作者常常会选择最普通的植物,完全是为了尽快完成工作,而忽略了植物景观的设计。
        2.2 植物种类稀少
        我国是一个植物种类非常多的国家,拥有着大约三万多种植物,在世界上仅次于马来西亚和巴西,排名第三。然而,在我国的居住区植物景观设计中,所应用的植物种类却非常的少,特别是在我国新中式居住区设计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优秀的观赏植物非常的匮乏。我国的植物种类众多,但在居住区的植物景观设计中,却找不到优美的植物景观[1]。
        2.3 观念落后
        目前,我国很多居住区的植物景观设计观念还非常落后,很多设计师的思想观念还保持原始的“四季长青,三季有花”思想,认为植物在园林设计中只是锦上添花,不是设计的重点。很多居住区的植物景观设计,只是将很多人工培育的花草树木移植到居住区,对植物配置完全没有概念,甚至很多居住区的植物景观设计还存在着植物配置的偏见,认为建筑设计才是园林设计的中心,植物配置完全不重要,导致了很多居住区的景观建筑设计非常多,数不清的假山喷泉拔地而起,完全忽略了植物才是整个园林的基础。
        3 新中式居住区植物景观设计的优化策略
        3.1打造特色的植物景观
        在新中式居住区植物景观设计过程中,应保持每个居住区自己的主题和特色,从而将居住区的特色凸显出来。如在南方地区,植物资源较为丰富,可尽量选取较为新颖的的植物品种[2]。也可以进行色彩的搭配,如通过紫色、淡蓝、黄色等颜色的组合,搭配出活跃欢快的植物景观氛围。在北方地区,由于气候原因,植物的配置和选取种类有限,应多选一些本土植物,可以参考本地森林植物群落进行借鉴和设计。
        3.2植物种类多样化
        在新中式居住区植物景观设计中,要尽可能的选择丰富的植物品种。具体可通过以下几种方式:一是可以引进外来品种,打造新颖的植物景观;二是可以培养植物品种,进行品种创新;三是可以通过本土植物挖掘与引进植物相结合,打造特色植物群落。
        3.3更新植物景观设计观念
        在新中式居住区植物景观设计中,要摒弃不合理的思想和观念,重视植物景观设计的部分。可以借鉴国内外优秀的植物景观设计案例,进行研究和设计,打造出优秀的植物景观。在设计过程中,还要避免过于形式主义,摒弃原来只注重建筑设计的思想,开始注重植物景观设计和生态环境建设[3]。同时,要注重自然规律和自然面貌,不能一味的追求创新和潮流,要符合生态环境和自然规律,设计出顺应自然和人民生活需求的植物景观。
        4合肥建发•雍龙府居住区植物景观设计
        4.1 项目概况
        建发•雍龙府位于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龙川路以北,塔川路以西,总占地面积8.5万平米。距离政务区经开区都很近,也是安徽唯一一所苏州园林风格新中式豪宅。周边配套设施有医疗、教育、购物等,满足人们日常生活所需。
        小区内部景观基本参照苏州园林风格进行设计,除了丰富的植物配置以外,小区内部小品、设施、雕塑、水景等均设计得巧妙精细。
        4.2 植物景观设计
        建发•雍龙府小区内部景观主要是参照苏州园林的风格进行建造,因此植物配置方面在适应安徽本地的土壤、气候等生存环境的基础上,添加一些适合古典园林风格的植物种类,给人们带来惊喜、引人入胜,同时满足了“新中式”风格居住区的配置要求。
        4.2.1入口植物景观
        小区入口处通过古典园林中常用的“月亮门”元素及植物的配置瞬间吸引人们的视线,突出了“新中式”景观的风格(如图2-1、2-2)。月亮门两边的植物组团品种丰富,配以碎石铺地及景石使画面不再单调。
        植物配置的形式为:灌木+地被;乔木+灌木+地被
        乔木:鸡爪槭、桂花、紫荆
        灌木:海桐、苏铁、蓝花草、杜鹃、银边吊兰、洒金东瀛珊瑚、山茶
        地被:沿阶草、麦冬

        图2-1、图2-2 建发•雍龙府入口处丰富的植物配置(自摄)
        4.2.2内部植物景观
        居住区内部植物的配置也十分丰富,多处植物组团的搭配让人眼前一亮,并且基本没有重复,由此可看出种类之多。再配以景石、石磨做成的花盆等,更加丰富了植物景观(如图2-3、2-4)。
        组团的植物配置形式为:乔木+灌木+地被+草;灌木+草;灌木+地被+草
        乔木:油松、日本晚樱、桂花、柚子、广玉兰、三角枫、龙柏、紫叶李、棕榈
        灌木:八角金盘、苏铁、金叶女贞、杜鹃、南天竹、长春花、六月雪、水果兰、澳洲朱蕉、海桐、法国冬青、石楠
        地被:常春藤、紫叶酢浆草、铁角蕨、黑麦草、麦冬、萱草、草地早熟禾

        图2-3、图2-4  建发•雍龙府内部植物组团配置(自摄)
        4.2.3植物景观与地形结合
        小区内部有一处微地形与水景、景观亭相结合的设计,地形起伏的变化使得设计师在设计时需要按照它的起伏来配置合适的植物,例如低洼处种植低矮灌木及地被,起伏较高处种植高大的乔木,以此强调和突出地形的变化,增强景观的趣味性(如图2-5)。
        微地形植物配置形式:乔木+草坪;乔木+灌木+草坪
        乔木:日本五针松、西府海棠、枇杷、紫叶李
        灌木:紫叶小檗、金森女贞、山茶、碧桃
        地被:沿阶草、草地早熟禾、麦冬

        图2-5 植物景观与地形结合(自摄)
        4.2.4植物景观与小品结合
        建发•雍龙府的植物不只是与景石搭配,还有其他具有“新中式”风格的雕塑、景观亭等。植物景观在设计时充分与景观小品相配合,形成风格统一的整体(如图2-6、2-7)。

        图2-6 植物景观与雕塑的结合(自摄)  2-7 植物景观与亭、水体的结合(自摄)
        4.3 植物品种
        在植物景观设计方面,可以看出建发•雍龙府很好地运用了乡土树种来表现自己的风格特色,且随处可见代表中国古典园林特色的植物运用,例如:三角枫、腊梅、银杏等,植物种类运用丰富,具体品种如下表。
        表2-1 建发•雍龙府植物配置品种表(自绘)

类型

名称

乔木

广玉兰(Magnolia grandiflora L)、三角枫(Acer buergerianum Miq)、日本五针松(Pinus parviflora)、石榴(Punica granatum L.)、鸡爪槭(Acer palmatum Thunb.)、腊梅(Chimonanthus praecox Link)、日本晚樱(Cerasus serrulata G.)、紫叶李(Prunus Cerasifera Ehrhar f.)、乌桕(Sapium sebiferum(L.)Roxb.)、柑橘(Citrus reticulata Blanco)、棕榈(Trachycarpus fortunei)、银杏(Ginkgo biloba L.)、柿(Diospyros kaki Thunb.)、女贞(Ligustrum lucidum)、碧桃(Amygdalus persica L.)、合欢(Albizia julibrissin Durazz.)、龙柏(Sabina chinensis)、油松(Pinus tabuliformis Carr.)、栾树(Koelreuteria paniculata)等

灌木

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石楠(Photinia serrulata Lindl.)、海桐(Pittosporum tobira)、洒金东瀛珊瑚(Aucuba japonica var.)、长春花(Catharanthus roseus)、美人蕉(Canna indica L.)、南天竹(Nandina domestica Thunb.)、杜鹃(Rhododendron simsii Planch.)、澳洲朱蕉(Cordyline australis 'Red Star')、六月雪(Serissa japonica)、水果兰(Teucrium Fruticans)、法国冬青(Viburnum odoratissimum Ker.)、苏铁(Cycas revoluta Thunb.)、蓝花草(Torenia asiatica)等

水生植物

睡莲(Nymphaea tetragona)、芦苇(Phragmites communis)、风车草(Cyperus alternifolius L.)等

地被

麦冬(Ophiopogon japonicus)、紫叶酢浆草(Oxalis triangularis subsp.)、铁角蕨(Asplenium)、常春藤(Hedera nepalensis var.)等

竹类

毛竹(Phyllostachys heterocycla(Carr.)Mitford cv.)、紫竹(Phyllostachys nigra(Lodd.ex Lindl.)Munro)、箬竹(Indocalamus Nakai)等

        5建发•雍龙府植物景观设计总结
        建发•雍龙府的景观设计很好地再现了苏州园林的风貌,也是合肥市“新中式”居住区的典范,植物景观设计通过对本土植物的运用体现了地域特色,选用的植物种类也较为多样,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
        5.1 发展路线还停留在高水平
        目前为止,合肥市“新中式”居住区包括建发•雍龙府在内多为房价较为昂贵的高端居住区,建设成本和维护成本都较高。作为景观设计师,我们希望除了将传统文化进行更进一步的传承与发扬以外,还应该将新中式居住区景观推向更多更广的人民群众,让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和了解“新中式”,而不是一味地走高端路线。
        5.3 水景植物配置较少
        通过调研分析发现,建发•雍龙府居住区内水景周围的相关植物种类较少,水生植物只有睡莲、芦苇和风车草三种,植物种类较少。作为新中式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水景与植物的组合配置也尤为重要。建议在水边增加一些既能体现中国文化特点、又适宜在水边生长的植物,如垂柳、木芙蓉等。
        6 结语
        新中式居住区植物景观设计与一般的居住区有很大的差别,它既有中国传统古典园林的特点又有现代造园的设计手法,吸取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去除了那些过于繁杂的部分如图案装饰等。用现代的眼光、现代的设计手法去展现中国传统的文化及传统的造园艺术。经过资料查阅和案例调研分析,现将新中式居住区植物景观设计的特点总结如下:
        (1)大多选择能够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植物,如松、竹、梅、芭蕉、牡丹、桂花、榉树、银杏等,以充分体现新中式景观的韵味。
        (2)在植物配置上多采用传统园林的造园手法,如借景、框景、障景、漏景等,打造丰富的植物景观层次。
        (3)在继承中国古典园林造园精华的基础上删繁就简,既有中国传统文化的体现,又在其中增添更多的现代元素,体现新中式景观设计的创新。
        总之,如何既恢复一个古老的、沉睡的文化,而又参与到全球文明中去[4],新中式居住区的植物景观设计,还需要参考和借鉴古人造园之法的技艺,在汲取吸收前人传统文化精髓的同时,敢于积极创新主动发扬。结合现代人生活的习惯与方式,了解现代人的兴趣和审美,将其融入现代的设计理念当中,满足现代人的生活需要,从而进一步创造出符合真正的精神意义上的新中式居住区。这是最具有挑战性的一个方面,也是种植设计发展方向的最高层次,需要我们进一步的学习和探究。
        参考文献:
        [1]卢冠廷.居住区绿地植物景观设计分析[J].农家参谋.2019(13)
        [2]任舟.城市居住区生产性植物景观设计探究[J].城市建筑.2019.16(17)
        [3]何菊.王梦超.浅析植物景观与居住区景观要素的空间关系[J].园艺与种苗.2018.15(11)
        [4]卢桌君.关于新中式设计路线的研究[D].北京:中央美术学院,2010.
        附:
        1、作者简介:刘倩,女,1989年5月生,职称讲师,研究方向:风景园林植物与应用
        省级自然基金项目:新中式居住区植物景观设计探究(KJ2019A092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