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园林绿化种植技术及施工方法探析
蔡欣欣
深圳园林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省深圳市 518000
摘要:本文详细论述了园林绿化种植的施工步骤、病虫害防治及后期管理和保护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景观园林;绿化种植;施工方法
引言
在城市化背景下,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给自然环境带来了一定程度的破坏。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人们对生活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景观园林受到了更多的关注。
1景观园林绿化种植的施工步骤
1.1景观绿化方案的设计与规划
为了保证园林绿化的景观效果,提高苗木成活率,种植前应结合种植场地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景观园林绿化方案,在节约种植成本的基础上,保证景观园林绿化施工的美观性和科学性。
首先,现代园林景观绿化不同于古代园林建设,主要采用建筑空间划分的施工方法,在施工过程中,通常采用植物、土坡等元素进行空间分割。因此,在设计景观园林绿化方案时,要保证园林植物的多样性,合理利用植物划分园林空间,避免一览无余,失去景观园林绿化的意境效果。
其次,在设计景观园林绿化方案的过程中,还应考虑植物的特点及其景观功能与效果,从而实现合理布局。研究发现,如果同一个绿色植物在园林长期种植,园内发生病虫害爆发的概率远高于种植多种绿色植物的园林。因此,在设计景观绿化布局方案时,应以原生植物为基础,合理配置灌木、乔木和草本植物,丰富园林绿化植物的种类和绿化植物的表现形式,降低病虫害大规模爆发的风险。同时,原生植物的合理应用不仅可以降低施工成本,还可以降低后续园林养护的难度。
最后,在设计景观园林绿化方案时,工作人员应尽量避免选择太强的外来物种,以免对当地植物造成压迫。同时,为了进一步保证景观园林绿化施工质量,景观园林绿化设计完成后,应根据设计方案制定合理的管理和养护制度,为后续的园林养护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1.2平整施工场地
在正式进行景观绿化施工前,工作人员应充分了解绿化场地的土壤状况和地下管线分布情况,并根据景观绿化设计方案进行地形处理。具体来说,种植不同植物的最小土壤厚度、pH 值、营养养分等要求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在地形整理过程中,可以采用土方置换、换土等技术,保证种植场地的土壤能够满足苗木的生长需求。对于不平整的土地,应修整地形,为后续种植活动奠定坚实的基础。
1.3选择合适的苗木和花草
苗木和花草是景观园林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进一步增强绿化效果,降低施工后苗木和花草的死亡率,首先在施工前,不仅要仔细勘察种植场地的环境条件,还要合理选择绿化苗木和花草的品种,科学选择苗木和花草的规格,以提高种植后苗木的成活率。
其次,一般情况下,应选择现场种植的苗木,以确保苗木的设计规格与实际规格之间的误差小于30,并适当修剪苗木,避免运输过程中水分过度蒸发。运输前包装苗木时,可使用草绳和小袋,以减少运输过程中对苗木的损坏。
最后,在相应位置播种之前,工作人员还需要检查苗高、冠幅、枝高、病虫害等,从而尽可能避免在园林中种植有病虫害或严重机械损伤的不良苗木,提高景观园林绿化质量。
1.4用定点放线法标明苗木位置
在种植苗木前,工作人员应充分了解施工方案,明确各种植物的具体布局和植物生长过程中所需的空间,用定点放线法用白灰线标出植物的位置。施工现场与设计图纸如有不符,应及时与设计师沟通。
1.5苗木种植
苗木种植的最佳季节是春季和秋季。首先,根据植物的生长需要,在标记的位置挖一个足够大的种植坑,将幼苗的根系放入坑中,在保持幼苗垂直于地面的同时填土。需要注意的是,为了保证幼苗根系伸展,可以分阶段填土,然后用脚或铲子压实。其次,种植幼苗后,需要在幼苗周围修建环形水栅栏,并根据天气情况适当浇水[2]。
2苗木种植的后期管理
2.1支撑
由于新种植苗木的根系没有完全伸展,遇到大风、暴雨等恶劣天气条件时,容易发生倒伏和倾斜。对此,种植幼苗后,工作人员可以用麻绳、铁丝等材料将支撑杆固定在幼苗周围。
2.2灌溉
幼苗种植后,应浇水以确保幼苗能吸收足够的水分,但浇水过程中要注意,尽量避免因浇水过多而积水的现象,使幼苗的根系能够正常呼吸,防止烂根情况的发生。
2.3防寒
对于一些冬季反季节种植的园林绿化工程,工作人员必须做好苗木的防寒工作,避免苗木冻伤和冰冻。一般情况下,树干应在冬季到来之前用草垫、草绳等材料紧紧包裹,在春季到来之后拆除,以保证苗木的健康生长。
2.4杀菌
由于大部分苗木在种植前已经修剪,为避免苗木在高温环境下因真菌感染死亡,可在种植后28天内喷洒杀菌剂,保证苗木正常生长。
2.5施肥
为了保证植物获得足够的营养元素,苗木种植完成后,在综合考虑种植地点的实际情况和植物的具体需求的基础上,通过施用绿肥、农家肥、适量化肥或喷施叶面肥,可以为植物的生长提供充足的营养。
2.6整理
园林植物的主要作用是其造型具有一定的艺术性,能给人美的享受。因此,种植幼苗后,可以通过人工修剪或使用铁丝将植物固定成特定的图案或形状,以增强景观绿化的美观。
此外,绿化施工完成后,应及时清理种植环境中的垃圾,并通过设置栅栏和防护栏保护绿化施工成果,以免灌木、草坪等园林植物在生长前遭到破坏,影响园林绿化的景观效果。同时,根据景观园 林绿化规划调整苗木的形状,达到结构密集、组织有序,能够实现景观植物的绿化效果,增强园林的艺术性。
3病虫害防治
在景观园林绿化的后期管理中,工作人员应根据种植的植物种类和当地常见的病虫害类型,采用生物、物理、化学和人工等方法控制病虫害,以保证园林绿化植物健康生长,保持优美的形状,达到优化园林景观效果的目的。
4园林植物的养护
景观园林绿化施工后的养护是保证园林绿化美观的重要任务之一,在正式的维护工作之前,应根据绿色植物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严谨的维护标准和操作规范,并在后续的养护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优化调整。
结语
总之,在绿化施工过程中,工作人员不仅要考虑园林景观的整体美观,还要充分考虑种植植物的科学合理性,在改善周围环境的同时提高绿化植物的成活率,以满足人们对园林景观的绿化需求。
参考文献:
[1]刘先富.浅析景观园林绿化种植施工技术的应用[J].现代园艺,2018(16):189.
[2]董浩,李清波.园林景观园林绿化种植施工探讨[J].花卉,2018(10):8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