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工程中的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研究
于庆红
兴安新正电工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摘要:电力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中应用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提升设备运行的效率,还可以促进有效预防电力工程安全事故,对于电力工程的安全稳定运行极为关键:因此,本文从电力工程中的电力自动化技术应用进行分析,通过对其应用的思路和策略进行分析,给电力工程发展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电力工程;电力自动化技术;应用思路分析
引言:电力资源作为当前生产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资源之一,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随着用电需求的不断增大,给电力工程的安全与稳定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本文基于这一现状,从电力自动化技术的角度出发,通过深层次的应用,进而有效促进电力工程的安全与稳定运行。
一、电力自动化技术的简单分析
(一)电力自动化技术的概念分析
电力系统自动化是我们电力系统一直以来力求的发展方向,它包括:发电控制的自动化,其中AGC已经实现,后续还需要持续发展,电力调度的自动化,主要是具有在线潮流监视,故障模拟的综合程序以及SCADA系统实现了配电网的自动化,现今最热门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即建设综自站,实现更好的无人值班。最后是配电自动化,其中DAS部分已经实现。
(二)电力自动化技术的结构分析
电力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应用时,主要是通过实现自动检测、调节和控制,系统和元件的自动安全保护,网络信息的自动传输,系统生产的自动调度等功能,通过满足供电的质量为目标,对地电力系统进行自动化控制。在实际控制时,其主要结构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传输系统方面,主要是通过微波、载波、高频、声频和光导通信等多种形式,实现对电力资源的传输、另一部分是事故装置,主要包括反事故自动装置和继电保护装置两种,其中继电保护装置比较复杂,按照功能可以分为四类,分别为备用设备的自动投入、控制受电端功率缺额、控制送电端功率过剩、控制系统振荡失步。
(三)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内容分析
电力系统自动化主要包括地区调度实时监控、变电站自动化和负荷控制等三个方面。其中地区调度的实时监控系统,通常由小型或微型计算机组成,功能与中心调度的监控系统相仿,但稍简单;其次,是变电站自动化,其发展方向是无人值班,其远动装置采用微型机可编程序的方式;最后是负荷控制。主要是采用工频或声频控制方式,自动化不单是硬件方面,还有软件系统方面的全方位支持,比如生产管理及辅助决策系统、电厂运行巡检条码系统、电厂电子运行日志系统、电力企业办公自动化管理(OA)系统等,才能够实现全面的自动化。
二、电力工程中的电力自动化技术应用的整体要求分析
(一)需要符合实际生产的要求
在对电力工程中的电力自动化技术应用进行实际分析时,其本质就是要对电力工程进行控制和协调,但是在进行控制协调的过程中,一定要符合实际生产的要求,要在保证设备安全的情况下,通过工作人员的操作实现这个电力工程的协调控制。
(二)要在保证安全性能的前提下
在对实际进行电力自动化技术应用的过程中,一定要把安全性放在首位,听过利用电力自动化技术的优势特点,利用机械代替人力的方式,进而在节省人力和物力的基础上,有效提升设备操作的安全性梗,不仅可以有效提升操作的精准性,还可以避免操作安全事故的发生。
(三)要时刻注意整体数据与参数
在应用电力自动化技术的过程中,电力系统的横踢数据和参数对于其实际运行的影响较大,在进行应用的过程中,一定要时刻对整体的数据和参数进行关注,并进行收集和整理,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三.电力工程中的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思路分析
(一)衔接现场总线
电力工程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实际进行运行的过程中,主要是通过把自然界中得一次能源,通过发电动力装置转化成电能,再经输电、变电和配电将电能供应到各用户。为实现这一功能,电力系统在各个环节和不同层次还具有相应的信息与控制系统,对电能的生产过程进行测量、调节、控制、保护、通信和调度。而这些需要完成的功能使得电力工程的组成非常复杂,其中存在大量的仪表监控设备,这不仅影响了电力工程供配电的效率,还会导致其中安全隐患的增加,进而影响供配电的安全与稳定。因此在对电力工程的得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思路进行分析,可以利用电力自动化技术的集成化控制优势,通过对电力工程的整体集中化控制,进而有效避免由于连接仪器设备过多存在安全隐较多的问题题,极大提升电工程的供供配电安全与稳定。
比如,在实际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可以基于电力工程组成的复杂性,通过利用电力自动化技术的优势,对电力工程中的仪器和设备通过现场总线进行衔接,通过对电力工程的集中整体化控制,从而有效降低电力工程中仪器的安全隐患发生,促进电力工程的安全与稳定。在实际进行衔接的过程中,可以利用电力自动化技术中的智能控制、计算机技术和数字通信技术,通过综合性控制的方式,对电力工程中的CAN、LONWORKS、HART、PROFIBUS等现场总线进行串联和控制。在实际进行串联时,可以通过传感器设备对电力工程中的仪器和设备进行全面的监控,然后利用线缆进行连接,通过电阻和电流信号把传感器中收集到的信息数据进行有效传递,从而在计算机主机上进行综合性整体性控制。其次,通过在计算机中建立全面的数学控制门票性,主要怕起到对数据进行研究分析和整理的功能,分析整理后,得出整体的数据和参数,在通过对应的控制逻辑,形成准确地控制指令,然后通过原线路进行传递,发送到电力工程中的各个模块之中,实现对电力工程的整体综合性控制。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节约电力工程中硬件方面的投入,还可以有效降低维修部和安全的难度,中间部位连接控制器的减少,还可以有效降低安全隐患的发生,进而有效促进电力工程的安全稳定运行。
(二)实现自动化电力补偿
电力补偿作为电力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是为了实现整个供配电系统的平衡,但是传统的电力补偿技术存在一定缺陷,以常见的传统低压补偿技术为例,在运行时,主要是采用单一信号与三相电容器,但是在补偿的过程中,可以发现,当其面对单相负荷用户的过程中,其中的三相负荷会出现不稳定的情况,进行打破电压地平衡,严重影响电力设备的正常稳定运行。因此,在对电力工程中的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思路进行分析时,可以基于这一现状,通过利用电力自动化技术优势,实现自动化电力补偿的方式,在解决电力工程中实际问题的同时,提升电力工程运行的安全与稳定性。
比如,在实际进行分析的过程中,通过在原有的低压补偿技术的基础上,利用电力自动化技术的智能化和自动化优势,打破原有的固定电力补偿模式,通过动态化的电力补偿方式,进而有效满足电力工程运行过程需要的不同补偿模式,进而有效促进电力工程的安全与稳定。在实际进行设计时,可以采取固定补偿与动态补偿相结合、三种共补与分相补偿相结合、稳态补偿与快速补偿相结合的方法,从源头上解决传统补偿模式的不足,在确保电力工程系统电压整体稳定的基础上,有效提高电力补偿的针对性和工作效率,有效促进电力工程的优化与发展。不仅如此,在进行自动化电力补偿创新应用的过程中,还可以利用电力工程的负载特点,通过以投切开关为基础,通过对其电压限制进行科学的改建,进而实现对电容器的智能化控制,不仅可以有效提升电力补偿的精准度,还可以对整个电力工程进行保护,对于电力工程的安全稳定运行来说极为关键。
总结:在对电力工程中的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进行研究时,首先要对电力自动化技术进行清楚地了解,在此基础上,通过明确的应用要求,通过发挥电力自动化技术优势,对当前电力工程中存在的困难进行解决的方式,从而有效促进电力工程的优化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文.电力工程中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研究[J].电力系统装备,2020,000(006):49-50.
[2]齐晶宇.电力工程中的电力自动化技术及其有效应用研究[J].新商务周刊,2020,000(005):220.
[3]刘爽.电力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20,No.603(02):158-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