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水利工程施工管理 阿依谢姆古丽·约麦尔

发表时间:2021/7/9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2期   作者:阿依谢姆古丽·约麦尔
[导读] 水利工程施工管理是水利工程建设的关键措施,目前水利工程建设中所开展的管理工作依然存在一定的不完善之处,影响管理成效,同时也给工程的建设带来了不利影响

        浅谈如何提高水利工程施工管理
        阿依谢姆古丽·约麦尔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乌什县阿恰塔格乡水管所  新疆阿克苏  843404
        摘要:水利工程施工管理是水利工程建设的关键措施,目前水利工程建设中所开展的管理工作依然存在一定的不完善之处,影响管理成效,同时也给工程的建设带来了不利影响。因此我们应积极探索提高水利工程施工管理水平与成效的措施,为水利工程的顺利开展和优质高效奠定基础。基于此,本文就提高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措施进行探究,仅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水利工程;问题;施工管理;措施


        引言:
        在水利工程施工中所开展的管理工作是施工质量和效率的重要保障,但是目前依然存在一定的管理问题,影响了管理成效,这些问题不解决,管理水平便得不到有效地提升。为了更好地保障水利工程建设的顺利开展,我们应积极探索提高水利工程施工管理成效的措施,将水利工程的建设和使用均纳入到管理控制状态之中,更好地发挥水利工程的作用。
        1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意义
        施工管理贯穿于水利工程的建设全过程之中,因此具有长期性的特点,通过有效的施工管理,可以为水利工程的质量提供有力保障,能够使水利工程的功能得到充分地发挥。施工管理可以实现水利工程建设目标,实现成本控制和效益提升。由此可见,水利工程施工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人们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升,推动了施工管理水平的发展,从近年来的实际情况来看,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市场化趋势愈发明显,引入市场机制,带给水利工程施工管理更多的竞争,能够推动管理水平与管理成效的提升。在竞争环境下,能够促使施工管理人员加强重视,通过创新等方式来提升施工管理成效。除此之外,在科技的推动下,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信息化水平也在不断提升,借助计算机技术以及信息技术,提升了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效率。例如,针对水利工程施工现场的监控,可以借助计算机实现24小时的自动化监控,降低了人工成本的消耗。现代化的水利工程施工管理已经转变了传统的管理模式,并且紧密围绕水利工程建设目标,采取现代化的科学首先实施管理,管理成效更加显著,为水利工程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2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现状分析
        虽然水利工程施工管理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依然存在一定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管理模式缺乏创新
        在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传统的模式依然是主流,存在着比较明显的创新不足的问题。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在于管理人员自身的观念陈旧,甚至其观念已经僵化,难以进行创新,最终导致管理效率上不去,管理成效不理想。现代水利工程建设,无论是材料应用还是施工技术,亦或是施工设备等均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在这种情况下依然沿用传统的管理模式,必然难以起到理想的作用和效果。但是传统管理模式应扎根于部分管理人员的脑海之中,短时间内难以得到转变,严重影响了水利工程施工管理水平与成效的提升。
        2.2水利工程理想缺乏科学性
        立项是水利工程建设的基础,同时也会对施工管理产生重要影响,是决定施工管理能否取得理想成效的关键因素。水利工程项目的立项具有较强的综合性,是指在符合相关条件的前提下,合理规划项目,使水利工程创造更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在项目立项过程中,需要对当地的水资源情况、社会与经济状况以及人文地理等方面的情况做全面、深入的调查,这样才能保障立项的科学性。但是一些单位并未进行相关的基础性调查,导致立项缺乏科学性,这不仅会影响到施工管理工作,而且还会影响水利工程功能的发挥,带来负面的社会影响。除此之外,立项缺乏科学性还会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甚至会对当地的生态环境带来不利影响。



        2.3缺乏完善的管理体系
        管理体系不完善主要体现在家督机制与工程实际需求不符,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与业务能力不足,缺乏专业性人才等方面。另外,在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监理工作往往难以顺利开展,影响监理作用的发挥。对施工现场监督管理不到位,使得违规操作以及不规范施工屡见不鲜。相关的追责及时不健全,难以追责,导致管理人员以及施工人员的责任意识不强。水利工程施工管理工作强度高,但是工作薪酬却不够理想,进而导致管理人员流动性强,难以构建稳定的管理队伍,再加之有的单位对施工管理重视程度不足,使得管理体系难以构建。
        3提高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建议
        3.1转变管理理念
        施工管理方式方法的创新应建立在理念转变的基础之上,只有理念转变,才能促使思维与行动发生转变。要结合新时期社会发展形式,秉持现代管理理念,给予施工管理足够的重视,使管理模式与水利事业的发展趋势相符。要勇于打破传统理念的束缚,积极探索和接纳新理念与新方式。要对施工管理制定科学的计划与方案,秉持质量第一的原则开展施工管理工作,应用发展的思想来进行管理,实现资源的科学配置,促进管理效率和管理成效的提升。
        3.2规范项目立项流程
        加强对立项和审批流程的监督,提升立项的规范化,保障立项的科学性。要在工程项目实际的基础上对项目报告进行分析,确保项目的可行性的前提下才能予以审批。而对于那些无法创造更多经济和社会效益,并且不符合审批标准的项目应予以驳回。针对那些大型的重点水利工程,不仅要严格进行审批,而且还需要由考察组进行实地考察,并进行调查研究,确保项目报告与实际情况相符,这样才能审批。如果发现项目报告与实际情况存在偏差,即项目虚报现象,不仅要予以驳回,而且还要严厉追责。除此之外,在项目审批过程中还要尊重当地群众的意见,要想当地群众宣传理想目的,使其对水利工程建设的作用和意义有所了解,这样才能得到群众的认可与支持。
        3.3加强施工质量管理
        首先建立施工质量管理机制,落实施工质量管理责任。其次,要落实工程终身负责制以及项目法人制,应与相关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签署合同,以合同的形式明确责任。施工单位应构建完善的内部检查体系,实施内部自检。最后,针对施工设备和材料要加强质量检验,以免对施工质量产生不利影响。在施工质量管理中,应秉持预防为主的原则,针对有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做好防范,提前做出规划与要求,降低质量问题的发生几率。
        3.4强化安全管理
        强化安全管理,确保安全生产,要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同时建立安全教育体系,广泛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进一步完善安全保障体系。要将安全生产作为主要工作来抓,要加强施工现场的监督管理,严谨施工违规行为。为降低施工风险,应对施工单位的资质加强审核,确保施工单位具备安全生产的能力。除此之外,还要对管理人员的安全管理能力进行培训,同时进行考核,提升安全管理的水平。在水利工程施工中,会涉及到大量的特征设备操作以及高空作业等风险较高的作业内容,针对高危作业人员,需要加强安全培训,帮助其掌握安全生产知识和技能,确保其规范操作和安全生产,避免发生安全事故。
        结束语:
        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的施工管理,能为工程建设提供更为有力的保障。管理人员应注重转变管理理念,实现管理方式方法的创新,推动水利工程施工管理水平和成效的提升。这样才能保障施工质量,充分发挥出水利工程的功能和作用,使其创造更多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刘敏. 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社区实践及其困境——基于产权社会学的视角[J]. 农业经济问题,2015,36(04):78-86+112.
        [2]王波,黄德春,华坚,张长征. 水利工程建设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与实证研究[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5,25(04):149-154.
        [3]李鑫. 水利工程环境影响后评价方法及应用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201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