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自然观视域下中国新型城镇化道路思考

发表时间:2021/7/9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1期   作者:史小清
[导读] 摘要:城镇化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走新型城镇化道路是中国根据时代发展要求,作出的符合规律、符合国情的战略决策,当前中国城镇化仍然面临诸多挑战,尤其在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方面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
        四川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四川成都  610207
        摘要:城镇化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走新型城镇化道路是中国根据时代发展要求,作出的符合规律、符合国情的战略决策,当前中国城镇化仍然面临诸多挑战,尤其在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方面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是从实践出发,系统总结人、自然、社会三者之间关系的科学思想,对于指导中国城镇化可持续发展,找准城镇化工作基调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城镇化;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可持续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根据基本国情和时代环境,逐步探索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当前城镇化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依然凸显,但我国面临能源、资源、环境、气候变化等多重危机和压力,因此,新型城镇化必须更加注重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以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为理论基础,指导完善城镇化发展的顶层设计,这是历史必然也是现实需要。
        一、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主要思想
        (一)科学理解“自然”概念
        马克思恩格斯虽然并未刻意建立严密的自然观思想体系,但在经典著作中不难发现其自然观重要论述。他们认为“自然”具有双重维度,一是“自在自然”,“凡不是人的活动的结果,不是劳动的结果的东西,都是自然”1,这是优先于人类存在的,人类未能进行任何开发和利用的物质世界,是与社会、历史、文化等范畴对应的人类活动环境。二是“人化自然”,指的是最原始朴素的自然经过人类社会实践活动,被打上了人为烙印,实质是由“自在自然”转化而来。因此,人类实践是连接“自在自然”与“人化自然”的桥梁,只有正确理解“自然”才能科学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
        (二)立足实践观点阐述人与自然关系
        马克思恩格斯扬弃了唯心主义与旧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片面性、抽象性,从具体的、现实的实践活动出发去理解人与自然关系问题,实现了自然观史上的革命性变革。第一,人与自然在劳动过程中表现为对立统一的关系。“劳动过程一方面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联系,另一方面又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对立。”2人通过劳动获取自身需要的自然物质,带来了人与自然的分化,但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自然,人对自然具有依赖性。第二,人与自然的关系具有社会历史性。在他们看来,人是社会中的人,人的实践活动也在社会中进行,受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因此,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必然会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三)辨证认识人、自然、社会的和谐统一
        马克思恩格斯全面考察了人、自然、社会三者的关系,充分肯定了三者的共生性,并从资本主义制度出发,为实现三者的有机统一指明方向。人在自然和社会中具有主体性作用,可以通过现实活动利用和改造自然,并作用于社会。但自然也是人和社会存在发展的前提,因此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合乎自然规律、合乎理性。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正是由于资本主义制度的不合理性,才导致人、自然、社会三者的矛盾愈演愈烈,所以改变生产方式和变革社会制度是统筹三者关系,实现三者和谐统一的有效途径。
        二、马克思主义自然观视域下中国城镇化道路存在问题
        (一)城镇建设破坏自然生态
        长期以来,我国基本上走的是一条以高消耗、高排放、高扩张为基本特征的粗放型城镇化道路。虽然新型城镇化建设更加注重以人为本,走绿色、低碳的集约型城镇化道路,但是一些地区在城镇化的过程中仍然只见“城”不见“人”,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和土地资源的浪费。例如牺牲绿色用地搞生产,造成城市内涝、水资源污染;搞大拆大建,破坏生态平衡;城镇人口素质发展不同步,生态意识淡薄等。总体而言,这是盲目追求城镇化速度,忽视生态环境承载力的后果,也是阻碍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源之一,必须引以为戒。


        (二)城镇建设“千城一面”,缺乏文化底蕴
        城镇化虽然是各国、各地区发展的必经之路,但其速度、规模却不尽相同,城镇建设也应有自身的特点。但中国城镇化进程中,抄袭、模仿现象十分普遍,缺少地区特色和文化底蕴。一些地方政府急功近利,形式化地推行“旧城改造”,使得千篇一律的高楼大厦代替了各地具有民族风格和地域特色的城市风貌,而过度商业化也使得蕴含丰富人文精神的文化景观、历史街区等遭到破化,历史文化遗产被物质利益所蚕食,城镇的文化价值得不到彰显,这不仅导致城市精神的衰落,还会降低城镇化建设水平和质量,最终会影响人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三)城镇建设片面追求经济效益
        人的生存发展离不开物质基础,追求经济效益无可厚非,但只重视物质利益的短期获得,而忽视环境、社会的长远利益,人类最后会遭到反噬。城镇化的“唯GDP论”就是重要体现,地方政府往往重眼前经济利益,轻环境和资源保护,不仅破坏了当前人们安居乐业的活动环境,甚至牺牲了子孙后代的生存基础,这违背了城镇化的初衷和正确方向。城镇化是一个长期且复杂的过程,不是只追求人的集聚和城市面积扩张的“圈地运动”,坚持“以人为本”是城镇化建设总的遵循。
        三、马克思主义自然观视域下中国新型城镇化道路启示
        (一)尊重自然规律,因地制宜
        2013年12月,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提出:城市建设要体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针对城镇化破坏环境的问题,城镇化建设要尊重自然,保护自然,过好“生态关”。在此基础上,提高城镇建设水平,这“不仅关系居民生活质量,而且也是城市生命力所在”3。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城镇化建设要循序渐进、顺势而为。根据每个地方独特的自然环境和资源禀赋,科学设置开发强度,合力利用分配自然资源,做到因地制宜,最大限度发挥城镇化的效益。
        (二)尊重历史,延续城市历史文脉
        历史文化遗存是一座城市内涵、特色的重要标志,也是其竞争力、吸引力的重要来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妥善处理好保护和发展的关系,注重延续城市历史文脉”4。一方面,城镇建设不能盲目追求速度和视觉效果,慎砍树、不填湖、少拆房,加强对自然与文化遗产、历史文化名城等的保护力度,对历史和人民负责。另一方面,要塑造特色的城市精神。城镇建设要杜绝照搬照抄的“新、奇、怪”建筑,处理好传统与现代、外来与本来的关系,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借鉴优秀外来文化的基础上实现现代化,保存城市文化记忆,传承城市历史文化。
        (三)实现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统一
        城镇化固然是一个漫长的自然历史过程,但同样离不开人的能动性,是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共同作用的结果。首先要转变思维方式,从根本上认识到人与自然、社会是相互依存的“非对抗性”关系,中国的城镇化建设必须综合考量三因素,从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出发,实现人与自然、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其次在城镇化实践中,既要避免简单地抄袭发达国家的城镇化模式,也要避免对原有城镇化或小城镇建设的沿袭,要保留中国特色达到历史与现实、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统一。最后,做好城镇化工作,要顺应城镇化新形势、改革发展新要求、人民群众新期待,统筹阶段性效益和长远利益,做到全局规划与持续性实施相结合,以人的流动、资源的共享、文化的关联打造人与自然、社会的共治圈。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473.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01-202.
        [3]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601.
        [4]白龙.延续城市的历史文脉(今日谈)[N].人民日报,2020-02-08(0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