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地质勘察中的地下水问题及改善对策分析

发表时间:2021/7/9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1期   作者:李伟1 袁军2 韦祥友3
[导读] 摘要:地质勘察工作是各项工程建设前的基础性作业环节,地质勘察工作的目的在于了解工程建设地区的水文地质情况,并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必要的参考依据。
        1.重庆六零七工程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400054;2.重庆市地质矿产勘查开发集团有限公司  重庆  401122;3.重庆六零七工程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400054
        摘要:地质勘察工作是各项工程建设前的基础性作业环节,地质勘察工作的目的在于了解工程建设地区的水文地质情况,并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必要的参考依据。如果勘察和施工前没有对水文地质情况进行科学勘察,则有可能导致地下水对工程基础造成破坏。所以,相关勘察人员需要结合工程建设地区的实际情况,通过查阅资料对具体情况进行初步了解,在应用相关的勘察技术,明确勘察地区的地下水和土质结构的具体情况,以便为施工处理技术的选择提供必要依据。鉴于此,文章对水文地质勘察中地下水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然后提出了具体的勘察工作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地质勘察;地下水问题;应对策略
        1地质勘察中关于水文地质问题分析
        1.1潜水位上升问题
        地下水水位的变化和当地降水量有直接关联,潜水位上升问题的出现会对区域地质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地下水水位的上升会破坏地面建筑物的地基,使地基内的含水量不断增加,在置换作用下会降低建筑物地基强度,导致建筑物出现形变、裂缝等问题。第二,在潜水位上升的过程中,会对周围土壤产生较大的挤压力,土壤会在挤压力作用下出现土质疏松的情况,降低了土层的基础强度,影响到建筑物的稳定性。第三,潜水位上升会对岩土层产生侵蚀,使结构本身的耐受度受到影响,增加地质灾害的发生概率。第四,如果地下水量比较丰富,会对土质理化性质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如沼泽化、盐碱化,缩短建筑物的使用年限。
        1.2地下水位下降
        地下水位下降将会对处于地面以下的建筑结构、埋设管线产生一定影响。因为建筑结构在施工过程中,一定要结合当时的水文地质条件,保证建筑结构的稳定性。但是如果岩土含水率出现变化,由于土层的空隙较大,在重力作用影响下其体积必将被压缩,由于土壤的不均匀性和重力的不规则性,将直接导致压缩不成比例、毫无规律可言,所以这就会造成地上建筑结构出现不同程度的沉降,这种不均匀的沉降会直接导致建筑结构出现裂缝、倾斜,严重时有可能造成建筑结构主体断裂和坍塌。
        1.3地下水波动
        地下水位在受外界或内在因素影响下,通常会出现反复波动的情况,例如,降水量突然增大、人为用水需求量增大等,这些情况会导致地下水的饱有量出现波动,水位的频繁变动会对建筑结构产生一定影响。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在水位波动冲刷的影响下,将无法有效保证建筑结构地基的稳定,特别是在砂质土层中,地下水位的上升或下降将直接影响砂质土层的体积,这种体积变化所产生的不良影响将会直接反映在建筑结构地基上,从而对建筑结构的稳定性产生一定影响。
        2地下水问题应对措施分析
        2.1明确地下水勘察内容
        通过明确地下水勘察内容,可以有效提升勘察结果的完整性,提高采集数据的实用价值。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应明确地下水勘察工作属于一项复杂的工作内容,勘察范围不局限于作业区域,而且应了解周边区域的水文情况。在具体的勘察工作中,需要采集的内容包括地下水类型、地下水深度、含水层材质、含水层节理发育情况、地下水水位、地下水水质等内容。除了这些地下水的直观因素外,还需要对地下水延伸路线、区域降水条件、补充途径等内容进行研究,提高采集数据的完整性。在后续对数据信息进行综合评价时,可以得到可靠性较强的评估结果,为一些预防措施的及时拟定提供了有效的数据参考。


        2.2加强地下水详细勘察
        通过加强地下水详细勘察,能够得到精准度更高的数据信息,提高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地下水所在区域的岩土体结构本身存在较强的水理性质,对地下水勘察工作的开展会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对此在开展勘察工作时,需要先进行岩土体理化性质的研究,对于岩土层的储水性、容水性进行深入研究,有利于水质变化情况的合理研究。在勘察过程中,需要分为踏勘、初勘和详勘三个阶段,不断了解地下水的基础情况,提升获取资料的准确性和合理性。在前期作业的过程中,勘察人员需要拟定可靠的地质勘察计划,对于需要勘察的内容进行细化,采集不同区域岩土变形情况,以此为基础分析地下水基础情况,提高地下水分析结果的有效性。
        2.3优化水文地质评估体系
        通过优化水文地质评估体系,可以明确目前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潜在威胁,及时对其进行处理,确保区域水文地质情况的稳定性。依托于大数据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建立地质评估体系,需要设置合理的评估指标,如地下水所在深度、岩土性质、气候条件等,基于大数据分析结果确定这些参考指标的所占权重,将其带入计算过程中,对于计算结果进行排序,明确目前区域内地质灾害的发生顺序,明确问题的治理顺序,确保该工作的有序进行,提高水文评估结果的可靠性。评估体系中的指标和权重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提升分析结果的可靠性,提升评估体系的实用价值。
        2.4提升勘测能力
        在地质勘查过程中,涉及到众多的学科知识,不仅勘测内容复杂,同时也要求勘测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知识储备,由于在地质勘测过程中,工作人员经常会遇到一些前所未有的问题,而且影响因素众多,如果勘测人员的经验与技术不够丰富与扎实,很难在第一时间发现水文地质问题,很难保证探测结果数据的准确性。因此为了进一步降低水文地质的危害,项目负责人要不断提升勘测人员的技术水平,强化勘测能力,确保所勘测的数据能够科学、客观地反映地质的具体情况。为进一步提高技术人员的勘测能力,相关部门必须建立完善的评价机制,对水文地质进行综合评价,这不仅可以明确相关技术人员的责任与义务,同时也可以促进地质勘测结果更加准确。例如,在综合评价环节,如果在地基压缩层出现松散细砂、粉土等情况,那么就必须延伸预测层,科学评估发生流沙、管涌的可能性并建立积极的应对措施。
        2.5加大对水理性质的研究力度
        相关技术人员一定要在实际勘测过程中,加大对水理的研究力度,这对于提高勘测技术、有效应对水文危害有着积极作用。只有深入了解水理性质,例如溶水性、透水性以及持水性,才有可能在实际勘测过程中通过水文的各种特征变化及时发现潜在问题,进而实现高质量勘测并且高效率解决。除此之外,水理性会对岩土的强度、硬度以及易变形度产生影响,这也进一步增大了地质勘测的难度,技术人员在勘测岩土地质时,应主要勘测岩土的胀缩性、可塑性、吸水性以及柔软性等。根据水的物理性质,地下水又可以分为结合水、重力水和毛细管水。在人为因素与重力的影响下,重力水可以在岩土结构中随意流动,是水理性质研究的最主要研究内容,也是水文地质的主要分析对象,因此技术人员必须加大对重力水水理性质的研究力度,科学测量其各项参数,综合分析出水文地质有可能存在的潜在危害。
        结语
        语综上所述,岩土工程勘察工作是各项工程建设顺利开展的必要前提,在岩土工程勘察环节,对水文地质情况进行勘察是十分重要的,其直接影响工程建设的安全性和整体质量。因此,在开展勘察工作的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必须对水文地质情况进行全方位的分析,确保水文地质勘察数据和信息的准确性,为后续的岩土工程建设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促进我国工程项目建设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吴杰.岩土工程勘察中的水文地质问题与对策探究[J].中国金属通报,2020(11):237-238.
        [2]徐立亮.岩土工程勘察中的水文地质问题分析[J].资源信息与工程,2020,35(5):64-6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