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群力电工有限责任公司 陕西宝鸡 721300
摘要:当前,我国正处在从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迈进的关键时期,培育和传承严谨认真、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工匠精神,对于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建设制造强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至此,关于工匠精神的传播和弘扬已被提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得到了从中央到地方社会各领域广泛的重视。本文通过分析我国的手工匠精神培养和成长途径,提出了实施创新驱动的发展方向,以助推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使我国实现由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出坚实的步伐。
关键词:传承;工匠精神;创新驱动
一、引言
“十四五”时期,我们国家仍然面临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和产业结构升级的重大任务。而要完成这一任务,真正实现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离不开广大职工的创新和创造,离不开对工匠精神的传承和发扬。传承工匠精神,是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推动中国制造走向世界的迫切需要,是在全社会重塑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精神理念的需要,是追求卓越、协作共进的企业精神的需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强调,要大力弘扬劳模工匠精神,培育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为各个行业领域高质量发展注入了精神动力,也让传承工匠精神,实施创新驱动变得尤为紧迫。
二、工匠精神培养模式发展现状
为了推进我国经济体制和结构的进一步转型,我国已开始重视对于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视,目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许多人的思维观念、教育理念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并且与传统的教育方式和方法脱节:越来越多的父母望子成龙,职业教育这一给企业输送技能型人才的源头,目前却面临生源不断流失、留下来学生不愿意学技能、不愿意从事基础加工行业的知识学习等等,这对于工匠劳模精神的传承是非常不利的状态。目前,我国许多大学教授都开始重视学生工匠精神和创新精神的结合,并且已经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效果。但是由于教育的长期性,培养优秀人才并非易事。因此,我们必须要逐步提高企业技能型、工匠型人才的收入和地位,弥补创新精神培养模式和创新途径的诸多漏洞,从职业教育理念的源头入手,培养一批又一批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技能型人才梯队,让传承工匠精神成为增强企业造血功能额的助推剂,实现良性的人才循环机制,形成人人学技能,人人爱创新的价值体系。
三、存在的问题
3.1强调理论而忽视实践
职业教育必须从多个方面来加强学生对于工匠精神的培养,目前由于我国还没有建立起一个科学完善的职业技能教育体系,这就严重制约了我国技能型、创新人才的培养。其中最明显的问题是职业教育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忽视了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这种问题的出现是由于受到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制约,目前,我国许多学校的教育项目都是在室内进行的,教育资源比较有限,学生也没有较多的机会在实验室、操作间进行实战体验,也无法有效拓展学生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理解工匠精神的内涵和本质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需要很多实际的经验和实践,仅仅靠老师的沟通和解释是不能达到预期目标。因此,职业教育必须转变传统的思维教育方式,积极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并且根据学生的自身的学习情况来调整教学的方案,将课外实践活动和教学方法进行有效结合,并且从两个方面来传授和教育工匠精神,如此才能真正认识到工匠精神的重要性。
3.2重视校企联合
教育不仅要在课堂上进行,更要重视教育与实践相结合。
实施校企联合是培养技能型人才,传承工匠精神的一条非常好的培养渠道:课堂上,加强对学生理论水平的教学,加强对学生创新思维和工匠精神的教育,使学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工匠精神的本质。课堂外,要积极实施校企来联合,实施优质资源共享,把厂矿企业作为培养学生技能提升的广阔舞台,使学生把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知识有机结合,充分激发学生学习技能的兴趣和爱好,激发创新源动力。另外,要充分利用企业中的工匠人才,为学生进行传承工匠精神的经验分享,用活生生的新鲜事例,激发学生对工匠的崇拜和热爱。从而在学生的心中播下创新的种子,播下自己也要成为工匠的种子,来日遇到合适的创新土壤,必定会开出创新传承的花朵且生生不息。
四、具体措施
4.1建立和完善工匠教育的保障和激励机制
工匠精神可以分为道德层面和制度层面,道德层面的工匠精神体现了一种从业人员的职业取向和价值取向,重要的是促进公正精神真正的发展,培养就业者的习惯,必须要有完整的高品质,要建立和保障高品质的工程体系。这种体系包括质量控制和规范安全制度等,并且通过相关制度的制定和实施,形成从业人员的实践习惯。将技术习惯提升到华为职业道德精神,提升技术人员的水平和能力,并且建立文化交流等机制,符合技术水平和社会贡献的技术人员具有竞争力的工资。技能型人才在职称评价,教育和晋升等方面都有平等的机会,平等地享受住宅以及儿童教育等公共服务,建立经济水平保障体系对于提高手工业团体的整体收入水平尤为重要。企业的绩效激励应该倾斜科研生产一线和技能型人才,从价值导向上体现对技能型人才的重视,发出正确的劳动力价格信号,为满足工匠团体终身学习的需要,必须为工匠团体的成长铺路,让技能型工匠人才在企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社会上得到尊重和重视,为全社会树立了用技能、用技术、用知识改变命运的示范效果。
4.2企业要培养员工具有创新自省的精神
创新是一场没有终点的赛跑,自省是个体自我完善的源动力。企业要教育员工历练技能,既干在当下,又谋划长远,要激励员工崇尚工匠精神,专注于自己的工作,反思和改进自己的工作缺陷和不足,改进工作方法和流程。形成“进入一个领域,热爱一个领域,专注于一个领域”的职业操守。热爱自己的产品,精心打磨各部件,生产优质产品,面对复杂的日常工作,有足够的耐心和毅力,锻炼核心竞争力,挑战各类技能,勇于克服困难和挫折,要正确理解“十年磨一剑”的成功动因和意义,理解不忘初心,守正固本的匠心归根结底就是积累和发展。
4.3放眼长远,重视工匠精神的传承和培养
在企业长期生产实践过程中,要重视员工的培训和教育,做到“送出去,引进来”,注重企业内外的联合培养。例如我所在的企业,就把一些科研生产骨干送入高校,接受比较系统的理论知识培养,这样一方面提高了高技能人才的理论素养,一方面让他们学到理论知识更好的与企业实际相结合,激发出更大的创新动力惠及于企业的高质量发展。这样的教育对于高技能的工匠人才来说,既是自身业务提升的需要,也是个人职业生涯的荣耀和荣光。内外结合的培养方式,对于培养和传承工匠精神具有非同凡响的意义。
五、结束语
我国的职业教育也必将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为国家的未来发展提供服务,人才培养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促进国家的发展,是国家建设的重要力量。因此,不仅要培养技能型职工队伍具有勤劳认真的工匠精神,还要积极培养员工的创造性思维和个性发展,我们必须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待工匠的精神,因为每个时代都有不同的精神内涵。
参考文献:
[1]张春晖.传承工匠精神 实施创新驱动[J].中国职工教育,2016(05):81.
[2]陈九朋.习近平关于工匠精神重要论述的生成逻辑与实践向度[J].福建江夏学院学报,2020,10(05):1-10.
[3]本刊编辑部.从一个人到一个团队 劳模创新工作室引领传承“以点带面”[J].工会博览,2020(3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