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市环保科技服务中心 浙江绍兴 312000
摘要:水环境监测是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中的公益事业,是水环境数据获取的重要来源和水处理工作的基础。工业化生产的快速发展,增大了水体的污染程度,已经成为国家和广大民众所关注的热点话题,相应的检测技术和治理措施不断扩展着应用范围。水环境监测技术历经手工、自动、单机、集成、台式、便携的渐进式演变过程,大致分为自动检测技术、常规检测技术两类。污染物种类和污染机理的科学性分析,是水环境监测技术更新、完善的关键,而电子信息技术、遥感技术等方面的发展应用,更好地推动了水环境的科学化研究。
关键词:水处理;环境监测技术;污染防治
1水处理工作的概述
要想实现对水的科学并且高效的处理,保证水处理工作的整体质量,那么我们就应更加全面的了解水处理工作的相关内容,具体来说水处理工作主要包含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
(1)要想保证水处理工作的整体效果,那么就必须具备良好的水处理方法以及健全的水处理机制等相关因素的支持,同时还要制定全面的水处理的工作计划并保证计划的有序实施,这也能为后续的水处理的实际工作打下牢固的基础;(2)应能够科学的应用相关先进的环境监测技术,有效的制定各项污染防治措施,对水环境进行全面有效的监控,从而尽可能的降低水污染问题的发生概率,充分的保证水处理工作的实际效率,为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提供更全方位的支持。
2环境监测技术的应用
2.1遥感技术的应用
检测结果的准确化和自动化,需要充分利用遥感监测技术的优势性,发展动态化的操作模式,监测区域中的信息数据能够适时输出,不仅降低了监测成本,而且在人为性因素的影响力方面能够有效控制。现阶段遥感监测技术已经成为应对固体悬浮物、水体富营养化问题的重要手段。(1)固体悬浮物的监测。遥感监测技术是以红外光波对水体中含有的固体悬浮物进行技术检测、分析处理后确定水质状态。悬浮物的大量存在,水体的技术分析过程中光学性质、浊度都会产生变化。水质的遥感监测需要通过构建模型的方式,准确得出水体污染物的实际浓度。(2)水体富营养化的监测。水体的遥感监测能够通过红外光波段、可见光波段的不同表现,准确分析其中的富营养化程度。水质富营养化状态下,浮游植物会广泛存在于水体中,陡坡效应产生。浮游植物量在水体内的增加,会产生大量的叶绿素,以此作为遥感装置中反射光谱的变化依据。
2.2生物技术
其一,底栖动物检测。水体内包含的底栖动物数量成为生物监测的一个内容,能够凸显水质实际情况。现阶段一些发达地区的国家细致论证此种指示方式,将其视作生物检测的指数。人们通过底栖动物群落参数进行评价水质,尤其是参考群落的多样化,然而我国对此内容尚未做到规范化,通过底栖动物与两栖动物各自由于水质变化出现的因子敏感情况,完成水体污染监测;其二,鱼类环境监测。借助水生生物加以水环境监测过程中,鱼类是最为常见的指示生物,围绕生物对污染物作出的反应判断好水体被污染现象,明确污染物的浓度以及制定预警信号。结合双壳类生物监测水体污染获取一定进展,相关资料表明,斑马鱼会对水质变化作出较大反应的一种淡水鱼,出现水环境的变化时,此种鱼会在有限时间内做出反应,依据此种生物的行为监测环境,完成早期预警设置存在较大的价值。
2.3其他方面的监测技术
目前,科技发展成熟,为水样监测提供了多种不同的监测技术,监测人员要了解不同监测技术的不同特点,重视新兴信息科技技术的应用。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网络处理系统在各大领域中应用都非常广泛。在水质监测过程中应用这些技术可以获得更加精准的数据信息,在最短时间内进行数据处理,提高水处理工作速率,显著提升工作质量。
实际分析水质情况时会受到各种因素影响,最终导致分析结果误差比较大。为了减少误差,水处理工作要加大监察力度,完善水处理工作系统,利用网络技术在线分析数据。
水处理单位可以实施奖惩制度,提高监测人员工作积极性,增强责任心。定期对监测人员进行技术培训,确保监测人员了解且能够熟练应用新兴技术,为水处理工作顺利完成提供技术支持。
3我国水处理中污染防治措施研究
3.1不断地完善现有的防治工作机制
在实际的水体污染防治工作中,如果要想取得理想的防治效果,那么就必须具备先进的防治工作水平,同时也要具有较高的水处理工作的实际效率,所以,在实际的工作中我们应不断的完善污染防治的工作机制,从而为保证污染防治效果并优化水处理方式提供体系的支撑。首先,在实际的工作中应大力的推行精细化的理念,将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紧密的结合起来,创新现有的观念,多学习先进的知识和技术,所建立的工作机制应具备较好的灵活性和适用性;其次,在建立了更为完善的水污染的防治工作机制后,还应建立全面的污染防治的工作计划并没有计划中各项内容的有序执行,进一步的改进水环境的质量状态。在之后的工作中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污染防治的工作制度体系也应随之不断创新和完善,这样才能更好地应对新时期的形势变化。
3.2完善监督机制
水污染的综合防治工作需要在环境监测部门的有效管理下,从源头控污染。防治水体污染的法规内容在现阶段并不完善,需要加强监督机制的应用范围,将防治工作具体到个人,整个监督机构的工作过程要坚持互检、自检方式,紧跟水污染监测先进技术的发展步伐,加强定期性或不定期性的技能培训工作。
3.3重视污染防治方式的不断优化
为了提高水处理工作力度,提升工作质量,工作人员要不断优化污染防治措施,主要从以下两方面入手开展工作:首先,要增加对信息技术的重视程度,利用高科技信息网络技术整合可利用到的信息资源,不断优化处理方式,完善防治制度,为水处理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其次,要注意结合新兴监测技术以及传统监测技术,对检测设备进行定时检测维修,确保检测设备性能达到使用要求。只有不断优化技术水平,进行技术核心创新,才能确保水处理工作的顺利完成,加快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
3.4其他方面的防治措施
深入研究探讨水处理污染防治工作时,要考虑对以下几项科学防治措施的应用:首先,强化工作人员工作积极性以及责任心,加强实际工作过程中监督力度,对防治工作内容进行细节处理沟通,定期开设讲座或者专业知识技术培训,提高工作人员技术水平,优化水体防治措施;其次,不断建立健全防治工作制度,将传统技术与新兴科技技术相结合,提高水处理工作技术水平,科学应用高科技设备,使水处理效果更加显。
结束语
综上所述,提高水处理工作质量,首先要分析水污染状况,查找污染源,利用环境监测技术做好污染防治,避免环境污染范围扩大。工作人员必须强化环境保护概念,理性认识环境监测技术,确保水处理工作的重要意义。加大水污染技术研究力度,为水处理工作提供可靠的技术保障,不断提高我国水处理工作质量,促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参考文献
[1]刘桂.我国水处理中环境监测技术及污染防治探析[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19,37(7):153-155.
[2]隋彦青.环境监测实验室废水处理与污染防治[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26):3561.
[3]吴八一,郭瑞.探讨环境监测实验室废水处理与污染防治[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13):5283-5283.
[4]刘晓露.水处理中环境监测技术及污染防治探究[J].智能城市,2020,6(5):126-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