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37150219920619XXXX 山东祥业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摘要:进入二十一世纪,我国社会经济水平不断提升,对能源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并且对能源的使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能源可以为生产提供更多的动力,还要求了能源要更加的清洁环保。在这样的背景下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项目数量不断增加,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存在较多的施工环节,施工复杂,面临着诸多的施工难点和技术难点。所以本文首先对水利水电工程中的施工难点进行分析,了解影响水利工程施工的因素。然后分析了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技术要点,希望可以提高水利水电施工的质量。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基础施工;技术要点
引言
近几年,随着国民经济和信息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我国经济实力和科技水平不断增强,国家各项基础工程建设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作为国家重点扶持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之一的水利水电工程,其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显著。如何更好地掌握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基础施工技术,做好基础施工步骤与环节,是确保工程项目保质保量完成的关键。目前,我国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已日趋成熟,可以很好地利用现代化施工技术,进一步提升工程施工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从而为水利水电工程的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1基础处理施工技术的特点
项目单位在落实基础处理技术时,要根据水利水电工程特点分析工程基础施工工序,并通过施工技术提高施工效果,以满足水利水电工程的整体需求。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技术具有以下特点:第一,由于水利水电工程规模大,存在施工周期长以及施工成本高的特点;第二,在水利水电基础处理施工中,经常会受到自然环境以及工程精度的影响,若基础处理施工质量不当,会出现地基结构不稳定以及地基坍塌的问题,从而降低水利水电工程质量。因此,施工人员须将风险控制作为重点,通过水利水电基础施工方案的落实,提升基础施工的整体效果。
2影响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的因素
2.1渗漏及地下水
渗漏及地下水是较为常见的影响因素。若不能及时处理渗漏问题,会影响工程基础的处理效果,甚至出现坍塌。在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前,施工单位会按照工程需求提前勘测,若施工人员在具体工作中操作不当或不规范,会增加地下水渗漏风险,进而增加基础工程的荷载能力,无法提升水利工程基础项目的稳定性。
2.2自然因素的影响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区域大多在地形崎岖的山区,地势落差较大,在施工中大型的机械设备无法发挥应有的价值,许多设备无法运送到指定地点,影响了施工效率。水利水电工程的跨度广泛,不同地区的地质结构不同、地形条件复杂,在施工中需要根据不同的地形制定不同的施工方案,为施工增加了难度。在施工期间会遇到恶劣天气影响施工的情况,恶劣天气持续的时间较长会影响后续工程的施工进度,因为许多施工环节对温度有着严格的要求,在极端天气时不能进行施工。如果施工中遇到雨季,河道的水位上涨为施工增加了难度,还影响了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极端天气会增加机械设备和施工材料保护的难度,材料可能出现受潮等问题影响了施工效率。
3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
3.1堤坝施工技术
堤坝施工可以保证水体被充分利用,避免水体对周围施工环境造成影响。施工单位应根据项目特点,选择高质量的施工材料,以便增强堤坝建筑的稳定性,提高基础工程的防水性能。在基础设施防水施工中,施工人员要根据堤坝的冲刷时间、浸泡时间等,设置针对性的防渗墙,以避免堤坝渗漏问题,提高基础工程的施工质量。在混凝土施工中,施工人员应科学选择混凝土施工材料,避免出现内部水化现象,提高材料热量的释放效果,有效避免温度差造成的裂缝问题。
3.2预应力管桩技术
预应力管桩技术的应用,对解决工程地基出现的质量问题效果显著,也是基础施工技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预应力管桩技术的应用过程中,主要包含两个内容:先张法预应力管桩和后张法预应力管桩,两种类型的施工方法在应用的程序上略有不同,发挥的作用也不尽相同。施工人员要针对施工中的不同情况来选择预应力管桩的先张法及后张法的技术类型,以保证施工质量。在技术水平不断发展的今天,预应力管桩技术也在不断提高,施工方法的种类也越来越多,主要有锤击法和振动法等,其中锤击法对提高施工效率,缩短工期,有显著作用。预应力管桩技术在实际工程施工过程中,能够较大程度的减轻因外界地质条件给基础地基带来的沉降问题,有效避免了基础地基因沉降幅度过大,而对工程质量造成的不利影响。
3.3帷幕灌浆技术要点
首先,对渗漏及裂缝区域进行钻孔作业,并于主帷幕孔中布置先导孔,从序孔中选取先导孔,间距不得小于15cm,根据一排孔数10%的比例来布置。布置完先导孔后应实施压水试验,试验方式采取自上而下分段进行的方式。完成全孔压水试验后仍然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灌浆。其次,用于灌浆的材料可选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的也可,浆液的制备到灌浆完成整个时间不得超过4h,同时浆液浓度应逐级由稀至稠变换。整个灌浆过程中不仅要对浆液密度进行定时测量和记录,还应对其黏度加以测记,并本着分次序加密的原则实施帷幕灌浆。再次,以压力水冲洗灌浆孔或灌浆段的裂隙,冲洗压力控制在灌浆的80%,冲洗至水清净为止,总冲洗时间至少30min。此外,接触段须单独进行灌注并待其凝固,其他段通常不待凝。最后,结束灌浆后,还应做好封浆处理以及排水工作,排水管道的设置应符合排水要求,保证排水畅通,不对灌浆最终的施工效果造成影响。
3.4围堰技术
围堰技术在水利水电施工中占据了重要地位,是指在水利水电建设时为建设永久性的水利设施修建的临时性维护结构。围堰技术可以防止在施工的过程中水和土壤进入到施工现场,方便围堰内的基坑开挖、建筑物的修建工作,在建筑修建完毕后会拆除,并不会影响建筑后续的使用。围堰技术在结构上施工简单,方便维修,并且撤除方便,主要布置在水流平顺的位置。不同材料的围堰被应用在不同的施工位置,土石围堰主要是由土石填筑构成的,主要设置在河流的上下游。土石围堰分为过水围堰和不过水围堰两种形式,不过水围堰应用的范围较广,过水围堰是指在河流的汛期允许其过水,所以在汛期要做好围堰接头和基础保护工作。砂质粘土围堰是用土堆筑成的横截面为梯形的土堤,边坡陡度需要小于1:2。基坑侧边坡陡度小于1:1.5,这种类型的围堰适用于浅水范围内。在围堰施工的过程中要注重围堰的防水防渗漏工作,避免围堰受到水流的冲击损毁,影响整体的施工质量。
结语
本文阐述了水利水电工程在施工过程中涉及的相关施工技术及处理措施,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随着我国对基础工程项目建设的高度重视,水利水电工程也成为国家重点扶持项目,其重视程度也不断提高。水利水电工程相关人员应在现有施工技术支持下,不断提升自身技术水平,通过多种渠道来汲取新技术的更新,紧跟时代步伐,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将水利水电项目建设推向新的阶段。
参考文献:
[1]邱峰,陆娇妍.水利水电工程中基础处理施工技术分析[J].绿色环保建材,2017,(1).
[2]王刚.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应用解析[J].科学技术创新,2020,(3).
[3]丁朋涛.浅谈水利工程的基础灌浆施工技术[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14):155.
[4]陈卫奇.监测技术在水利工程基坑施工中的应用[J].技术与市场,2017,24(04):143+145.
[5]肖清武.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的施工技术及管理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5):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