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43052319821210XXXX
摘要:本文主要对建筑地下室渗漏的因素进行分析,并分析常用的地下室防水方法和施工技术,希望根据建筑地下室渗漏情况选择相应的防水施工方法,且不断优化防水施工工艺,促使建筑地下室抗渗能力提高。
关键词:建筑;地下室;防水施工技术
引言
建筑地下室防水工程施工流程为:开挖基坑、混凝土施工、保护墙、防水卷材和油毡层铺设、浇筑等,由于施工工序较多,且受施工条件、技术等因素的影响,使实际施工难度加大,容易出现地下室渗漏的问题。因此,本文对建筑地下室防水施工技术进行探讨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一、建筑地下室渗漏的因素分析
(一)设计和材料方面
在对建筑地下室防水工程进行设计中,部分设计人员只是确定工程的防水等级和材料,未对细节方面进行规定,无法从源头处预防渗漏问题。另外,地下防水工程多使用混凝土作为防水材料,原料在进场中未对其质量进行严格控制,或者混凝土调制比例、混凝土抗渗性能试验等存在误差,容易引发地下水渗漏。
(二)施工方面
在防水工程施工环节,如果对混凝土调配速度与使用速度计算错误,则无法保证浇筑作业的连续性,混凝土层之间容易出现不同程度的裂缝;在具体操作中如果施工缝预留位置选择不合理,容易出现凹槎现象,或者在二次浇筑前未将水泥浆铺设于混凝土表层。以上情况都会引发地下水渗漏问题,使地下水结构的防水能力减弱。
二、建筑地下室防水施工技术分析
(一)地下室防水施工方法
根据实际情况将地下室防水施工方法分为以下几种:其一,外防外贴施工法,“外防外贴法”是先在垫层上铺贴底层卷材,四周留出接头,待底板混凝土和立面混凝土浇筑完毕,将立面卷材防水层直接铺设在防水结构的外墙外表面,该方法的优势在于发挥保护墙的吸湿性,使地下室持久保持干燥。但是在使用该方法时,基坑开挖过程中需使用很多支撑,施工量增加。其二,外防内贴施工法,“外防内贴法”是先浇筑混凝土垫层,在垫层上将永久性保护墙全部砌好,抹水泥砂浆找平层,将卷材防水层直接铺贴在垫层和永久性保护墙上的一种卷材施工方法,该方法多应用于地下室施工环境复杂、施工条件受限制的情况下。其三,离壁式衬砌施工法,实质是通过增加内墙起到双层排水设防的作用,防水效果相对较好,但是无法保证墙柱混凝土接缝处的防水效果,且由于施工中需增设内墙,施工成本会增加。
(二)地下室防水施工技术
1.混凝土施工工艺
建筑地下室防水混凝土施工操作的一般流程为施工准备、搅拌混凝土、运输和浇筑、后期养护。在搅拌混凝土环节,应依据混凝土配合比对每种配合料的含量进行精确计算,按照混合料添加顺序来添加水泥、砂等,一般情况下需连续搅拌3分钟,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应对混凝土坍落度进行检查,依据所测定的砂石含水率对混凝土搅拌用水量进行调整。在混凝土运输中,为了防止离析情况,应对运输的时间间隔进行合理控制。
在浇筑环节应连续浇筑,避免施工缝隙的出现,并按照所划分的施工缝、变形缝等区域对地下水挡土墙、防水底板混凝土进行浇筑,为了提高侧墙、底板的抗渗能力,可以使用现场搅拌的混凝土,且保证浇筑施工的连续性。此外,在浇筑前,应对模板内的杂物、积水等进行清除,检测预留洞、预埋件等合理性,为了确保混凝土的密实性,应对混凝土表面进行凿毛处理的基础上使用振捣机进行振捣,且对振捣的力度和时间进行合理控制。
2.施工缝设置与处理
在对外墙、柱位置设置施工缝时,比如水平方向施工缝设置于离底板0.5米处,垂直方向施工缝设置于后浇带后,在内墙、柱处将施工缝设置于后浇带位置。在对施工缝进行处理时,针对变形缝进行防水处理时,需对混凝土水泥用量、水灰比进行严格控制,防止出现粗骨料漏振、集中的情况,保证混凝土更加密实,还可以通过增加0.6米厚的卷材附加层,对变形缝位置进行防水处理。同时,在处理墙面水平施工裂缝时,一方面可以从混凝土接缝处理入手,比如在混凝土浇筑前,使用清水来冲洗接缝处,将接茬处打湿,确保新旧混凝土接茬处有效连接;另一方面从提高防水能力入手,比如在地下墙面水平缝隙处添加止水条,降低渗水情况发生的几率。
3.防水卷材施工技术
在防水卷材施工之前,可以使用直尺对基层表面进行检查,了解其空隙、平整度是否符合规定,防止使用中出现起砂、开裂等问题。在实际施工中,应尽可能地保持基层表面干燥,将其含水率控制于9%之内,如果基层过于潮湿无法施工,可以使用汽油喷灯进行烘干处理;如果基层存在较大的凹坑,需使用1:3的砂浆对其处理,并以铲除的方式处理基层表面凸出的砂浆固体,对于无法铲除的硬物,使用水泥砂浆将其表面抹平,将抹面圆弧半径控制于3厘米以上,确保基层的平整度符合要求。此外,基层施工结束后,应对表面杂物进行清除处理,尤其需对管道根部、阴阳角位置进行全面清理,如果存在铁锈、污渍等,可以使用砂纸、溶剂等进行有效清除,为下一环节施工做好准备。同时,对侧墙防水卷材进行施工时,应揭开各个接茬处的卷材,对其表面进行清理,如果发现卷材存在破损,应及时对其修补,在具体铺设环节采取空铺法,使用临时粘贴的方法对其维护结构模板进行固定,在卷材铺设完成之后固定其顶端,达到成品保护和防止防水层被破坏的目的。
4.其他施工工艺
在地下室外墙后浇带施工环节,应将挡土墙的厚度控制在3.7厘米左右,对后浇带盖板合理放置的基础上,放置相应型号的钢筋于灰缝处,起到保护挡土墙的作用。为了对卷材防水层进行保护,地下室挡土墙、阴阳角处应涂抹成0.5-0.8厘米的圆角形状。同时,在处理穿墙管道时,由于建筑地下所使用的管道比较多,一般将其放置于地下水位处,套管预埋于穿墙管道位置,且对套管上焊接止水环,达到防水处理的效果。
三、结束语
建筑地下室防水效果受施工原料、设计以及施工工艺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为了增强地下室防水能力,应从各环节入手对其质量进行把控,尤其在施工环节需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施工技术,重视特殊位置的防水处理工作,促使建筑地下室防水性能提高。
参考文献:
[1]李延熊.建筑防水技术在工程项目施工阶段的运用与质控分析[J].四川水泥,2021(04):190-191.
[2]钟延鹏.高层建筑地下室防水设计探析[J].房地产世界,2021(05):23-25.
[3]王志文.高层建筑地下室防水防渗施工技术的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20(21):80-82.
[4]洪伟堂.建筑工程地下防水施工质量控制对策[J].四川水泥,2020(11):163-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