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提升中职新生满意度促进和谐校园建设

发表时间:2021/7/9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1期   作者:孙阳阳
[导读] 摘要:中职是人才输出与科研创新的重要基地,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领域。
        天津市第一轻工业学校  天津  300131
        摘要:中职是人才输出与科研创新的重要基地,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领域。中职新生满意度是影响和谐校园构建的因素之一。通过构建中职新生满意度指数模型,建立中职新生满意度指标体系,确立中职新生满意度指标体系权重,提出提高中职新生满意度,促进和谐校园建设的建议。
        关键词:中职新生;满意度;促进;和谐校园建设;
        前言:中等职业学校新生往往对自己的学习、就业前景、人际关系和生活感到困惑,从而产生心理问题。班主任和教师要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营造安全和谐的校园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心理认识,为学生成才创造良好的环境。
        1研究背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技术工人队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基础,对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努力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是推进我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的必然要求。职业院校培养的学生,是技术技能人才的主要来源,对于提升人力资本质量,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数据显示,各级各类职业院校每年培养毕业生约1000万人,在现代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领域,一线新增从业人员70%以上来自职业院校。同时也要清醒看到,在全国超2亿的技能劳动者中,高技能人才仅有5000多万人。解决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供需结构性矛盾,亟须职业教育向更高水平迈进。
        在多种教育形态中,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非常紧密。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就要对接产业、优化布局,不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劳动者素质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至关重要。发挥职业教育的人才蓄水池功能,把人口红利更好地转变为人才红利,为中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提供生力军,职业教育必将大有可为、必将大有作为。
        因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而适龄教育人口持续下降的形势下,中等职业学校面临着日益加剧的生源竞争,在此竞争环境下生源质量的下降势必会威胁中职人才培养目标的顺利实现。由于新生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相对较差,改进入学教育,帮助新生顺利地实现从初中生到中职生的转变,了解所学的专业和职业发展方向,明确学习目标。良好的学习适应性可以是保证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如学习适应不良可能会产生许多的学业和心理问题。所以中职新生的生源质量、入学教育的开展、学习的适应性,都关系到学生能否顺利完成学业以及为企业储备足够的合格人才。
        2中职新生的现状
        从学生构成来看,中等职业学校新生主要是未能考入高中分数线的学生和因户口等问题不能入学高中的学生。虽然具体情况不同,但一般可以分为这两类。从心态上看,以上两类学生经历中考后的心理感受是不同的。未考入高中的学生可能情绪低落,带着抑郁情绪进入中等职业学校;因户口等问题虽然分数达到高中线,但是未能入学的学生会有心理落差,不安于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从学生的整体素质来看,不能简单地把分数等同于能力和素质,但也不能回避中职新生的素质普遍低于高中的事实。
        3 中职新生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
        3.1 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在进入中等职业学校之前,学生会对学校充满了想象:优美的学习环境、高效的学习方法、生动活泼的课外活动、先进的实验设备、蓬勃的社会交往……然而,由于中等职业学校有的因办学时间短,教学设备不完善,有的因办学实力有限,校园文化,师资能力等都存在一定缺陷,所以中职学校各方面可能都未达到理想的状态。学生进入中等职业学校,有的学生由于专业不尽人意,缺乏学习专业知识的热情;有的学生对校园生活的不满意,所以一旦发现现实与理想的差距,就会感到不适,这种理想与现实的反差造成心理上的失落。再加上学生理解上的偏差,体验并不美好,有些问题和现象不能正确理解。理想和现实反差大的时候,他们很难面对,容易产生挫败感,失落感,对学校,专业,现实不满。如果我们不及时给予指导,会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以及对成功的向往。
        3.2 学习上的困惑。从中职生的角度:一是无望的高考;一种是高考失意者。选择中等职业学校,多半是父母的意愿,不是他们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的出路,这种选择不符合他们的志向。大多数学生心态不平衡,知识结构薄弱。所以学习上会有一些困难。主观上想好好学习,尽可能实现人生价值。但是,这些困难又使得他们产生畏难情绪。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厌学,影响心理健康。
        3.3 社会环境造成的心理压力。现在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失业人数越来越多,社会经济紧张。这些负面影响会给学生的心理带来压力。此外,社会对中等职业教育的认识不足和偏见,使学生对未来的就业前景感到困惑,产生负面情绪。于是,很多心理疾病在无形中逐渐浮现。
        3.4 寻求理解与心理锁定冲突的矛盾。很多大一新生在进入中等职业学校之前,一般都有一个愿望:能找到理解自己、尊重自己、信任自己的朋友,向他们倾诉心声。然而,他们发现很难找到新朋友,更难找到知心朋友。这时候有些大一新生抱怨别人对自己不敞开心扉,不主动接近别人。结果,他们刚到学校就不能顺利和别人交流。另外,他们在交朋友的时候,又经常以老朋友的标准来衡量对方,这让他们更难接近新朋友。另外,中职学生有自己的志向、爱好和兴趣,短时间内很难找到一个和自己志同道合的朋友。一些自满或孤僻的学生与同学格格不入,造成极大的苦恼。成绩优秀,能力强的新生,因为被嫉妒而感到孤立;其他新生因为不善于与人交流而产生自卑心理和心理闭锁。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增加学生的心理负担,造成心理压力,如果不及时解决,可能会造成心理障碍。
        3.5 独立性和自我管理意识的矛盾。中等职业学校新生的年龄一般为15-18岁。他们的心理已经基本成熟,进入自律阶段。他们总是想摆脱自我意识中的依赖和幼稚,充分发挥和满足自己的独立性。尤其是对于第一次离家,开始独立生活的学生,中职学校生活为他们创造了条件。但由于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评价能力较高,部分学生成长环境优越,自我管理意识较差。所以,强烈的独立意识往往会导致虚荣心、独断专行、固执己见、行为抗拒、任性不服从学校管理和纪律、自我放纵。如果我们及时给予指导,会影响学生的学习。


        4教育的对策
        4.1 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营造和谐的心理氛围。良好的校园环境可以感染人的情绪,陶冶人的情操,美化人的心灵,从而完成人的心灵的塑造。学生生活在其中,他们的人生追求、价值取向和思想都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高。同时,他们也培养了自己的意志力、学习兴趣、良好的学习方法和生活习惯。因此,应努力营造激励人心的校园环境,形成浓厚的学术氛围,增强学生的集体凝聚力,促进良好校风和班风的形成,从而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校园文化环境的建设可以通过宣传娱乐阵地等多种渠道,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社团活动和第二课堂活动,也可以通过校外实践教学环节等多种方式来实现。
        4.2 加强学习方法指导,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学生进入中等职业学校后遇到的一个常见问题是学习方法的适应性。他们习惯了初中时被动的接受知识的方式,而现代社会需要具有综合文化素质基础的人才。所以中等职业学校的学习是更高层次的专业学习,他们不仅要学习自己的专业知识,还要学习各种文化基础知识。学生进入中等职业学校后,需要更多地自主学习,需要很多时间来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所以有些学生感到无所适从。因此,班主任和教师应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充分利用图书馆、阅览室、实验室等方面获取知识,开阔视野,提高综合文化素质,以适应社会的需要。
        4.3 营造良好的人际氛围。班主任和教师应采取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学习和交流,学会和谐相处,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在课堂上,老师应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交流和相互学习的机会。在活动中,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合作和参与环境;在生活中,学生可以体验到互相帮助、共同分享的快乐。让学生在充满合作机会的交流中学会沟通、互助、分享,让他们尊重、理解、欣赏他人,同时让自己更好地被他人尊重、理解、欣赏。
        4.4 开设心理学、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等课程,提高学生身心健康水平。开设心理学、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等课程,可以使学生掌握系统的心理学知识,了解自身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学会自我保健和自我调节,提高对校园环境的认识,减少适应中的问题。通过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帮助学生加强自身修养,保持身心健康;同时可以使学生保持广泛的兴趣,善于心理调节,实现心理平衡和放松。
        4.5 积极拓宽就业渠道,减轻学生就业心理压力。拓宽就业渠道不仅可以使学校招生进入良性循环,还可以提高学校的知名度。新生入学后,觉得自己的学习有用,提高了学习意识,从而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学习上,提高了综合素质。这样可以减少其他不良因素的干扰。
        5 提高中职新生满意度,促进和谐校园建设的建议
        5.1 坚持科学发展观。校园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场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实现构建和谐校园的基础前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保障。因此,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实践,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在建设目标上,坚持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发展优先;在办学理念上,坚持以人为本,育人优先;在发展模式上,坚持走内涵发展道路,质量优先;在发展规模上,坚持突出重点,协调优先。校园和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的办学实力和发展水平,取决于发展的协调性。正确处理好学校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因此,在构建和谐校园的过程中,需要从思想认识、管理创新、政策调控等方面着手,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用科学发展观解决学校发展中遇到的各种现实问题。
        5.2 制度体制创新。一套合理、科学的制度管理体系,事关人才成长成才的空间,人才培养的质量、规模及效益。因此,应重视制度、管理体制的创新。一是完善人本管理体系。关注学生的潜能管理,努力营造积极健康、愉悦的环境,构建尊重平等、交往互动、互励共勉、合作共进、共享发展、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促使学生的全面自由发展。二是提学校各级领导、组织部门的管理能力和服务理念。明确育人、管理、服务职责,平等师生关系,和谐校园管理服务。三是科学化管理,提高服务工作绩效,严格执行新生入学“首问负责制”,探索科学、规范、符合现代中职学校制度的用人机制。四是完善风险预警管理制度。明确责任,提高效率,规范管理,确保校园安全稳定。五是建立科学人才培养模式,完善奖惩机制。合理学科专业、发展数量与质量、外延与内涵及规模与效益之间的关系,关注课程建设。六是重视法制化教育的整体规划,提高师生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
        5.3 加强校园文化设施建设。构建和谐校园要求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和谐。有科学精神的人文教育,才是有价值的人文教育;同样,有人文精神的科学教育,才是有价值的科学教育,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之间的关系具有依存性、一致性和包容性。因此学校的文化设施建设需要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同步推进,相辅相成。为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提供更好的设施和条件;同时融入学校自身的文化理念和价值观,形成浓厚的学术氛围,为学生的成长和成才提供更好的环境和文化气息。
        5.4 注重质量培养。人才质量是学校质量的核心,直接关乎学校的声誉,关乎学生的就业质量乃至学校与社会的稳定。而规模是质量的基础,质量是规模的关键,没有质量就没有规模,没有质量就没有效益。因此,坚持多元化、精英化的质量发展观,和谐规模和质量发展,积极探索产、学、研合作及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提高。
        5.5建立健全校园心理疏导机制。心理疏导可化解班级不和谐因素,中职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关注学生的心理波动、心理感受、心理需求和心理问题,建立健全适用于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服务体系。如开设学生心理健康课程、专题讲座,向学生宣传及普及心理和谐的知识,提供调适心理问题的方法。其次,还可设立心理健康专题板报,编制心理刊物等,营造和谐的心理环境氛围。最后,应建立全方位的心理咨询体系,满足不同类型和层次的学生需求。
        结束语
        总之,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学校工作的每个环节都要把培养人才的目标放在首位。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只有与人才培养这一中心工作紧密结合,才能坚持其正确的方向和导向,才能在和谐校园建设中显示其影响力和凝聚力。创建和谐校园文化是时代赋予中等职业学校的使命。我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把人的因素放在第一位,努力提高师生的满意度和忠诚度,最终创造一个良好和谐的校园文化。
        参考文献:
        [1]张丽萍.浅谈提升中职新生满意度促进和谐校园建设.2019.
        [2]潘冬梅.关于提升中职新生满意度促进和谐校园建设.20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