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健康人格的策略探究

发表时间:2021/7/9   来源:《中国教工》2021年2月4期   作者:付婷
[导读] 语文课堂作为学生健全人格培养的主要战场,在其成长当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付婷
        福建省泉州实验中学  362000
        摘要:语文课堂作为学生健全人格培养的主要战场,在其成长当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所以在此时期的学习内容管理当中,任课老师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思想引导责任,以便于帮助学生塑造出一个健康的人格,从而使其能够更好地享受生命所带来的福音。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大多数教师并没有充分发挥出自己的人生引路价值,从而使学生的人格塑造出现了偏差,进而导致了各种问题人格的出现。因此,为了帮助教师在课堂上进行健康人格塑造,本文分析了健康人格的具体表现形式,并结合部编版中学语文教材举出了相关实例,希望能给相关从业人员一些课程开展上的启发。
关键词:语文教学 健康人格培养 策略研究
        如果教师想要在课堂上帮助学生培养出健康的人格,那么其实本身就要先明白课堂是什么?课堂能够带给学生什么?什么是健康人格的具体体现?只有在明白了这些问题之后,教师才可以进行健康人格塑造的课程设计。另外,教师还要对传统语文课堂当中的人格培养方式进行总结,并尝试找出当中的不合理部分,以便于为己所用。
         一、传统语文课堂中所展现的问题
        (一)素质教学内容部分较少且不具备参考价值
        中学语文与小学语文不同,因为会受到中高考压力的影响,大多数语文课堂都集中在古诗词的学习之上,以便于帮助学生提升其整体的语文成绩。不过,虽然说古诗文学习也能够帮助学生塑造出一个健康的人格,但由于其时代较远,所以并不具备一定的实际参考价值。比如在部编版的中学系教材当中,为了培养学生的责任担当意识,此课本选择了尾生抱柱作为实例。虽然说尾生的诚信与责任令人感动,也抒发出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放眼现在,尾生的行为并没有任何的实际参考价值。在生命与品质的评价上,只要不是具有较为恶劣的影响,那么生命永远会在品德的前一位[1]。
        (二)人格塑造方式强硬
        在传统语文教材的设计当中,设计人员考虑到了语文对学生人格塑造的影响能力,所以在其当中添加了大量的篇幅来进行相关的素质培养。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的限制,这些内容通常不能发挥其作用。即便相关教育部门已经将其安排在必学列表当中,实际上也很难发挥其效果。虽然说朱自清先生的《春》已经被列为必学篇目,而在实际的学习过程当中,大多数教师只是将其所采用的修辞手法一一列出,而并未提及其对人格塑造的影响。在这篇文章当中,朱自清先生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来表现了春的形象,以便于增加学生对外物的感知能力,从而使其能够形成一个正确的认知人格[2]。但上述的教学方式使得朱自清先生的良苦用心全都成了死记硬背的答案,也自然就无法达到原有的预期。
        不过,素质考察人员也是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不断将文章内容进行深挖,以便于学生能够对其文章有充分的理解,而不仅仅只是流于形式。但实际上,这种做法只是增加了学生文章知识点的数量,而并没能够帮助学生营造一个健康向上的人格培养氛围。相反,教材设计人员的高素质化教育思想与课程教授人员的高应试化教育思想形成了明显的对比,反而使学生思想与行动不能够统一,从而形成巨大的心理落差,最终安求岂能千里也?
        (三)一线教师素质良莠不齐
        随着社会价值多元发展的推进,大多数年轻人都选择了更加适合于自身理想的生活方式,从而使得教师行业资源出现了严重的短缺。

虽然说国家发布了大量的学习政策来促进示范行业的人才流动,但实际上并未取得较好的成果[3]。在2020年的师范学生意向调查当中,仅仅只有41%的学生想要继续成为教师,剩下59%的学生有的意愿不明确,有的只是将师范行业作为一个跳板,以便于自身能够接触到更加优秀稳定的社会资源。从上述数据不难看出,我国的教师资源开始短缺,所以其一线的教学课堂质量也无法保证。其实,已经有不少的家长开始反应一线课堂的教学质量开始降低,同学校不同课堂之间的教学质量差异巨大。另外,教师素质较低,也十分不利于先进教育理念的落实。比如在前些年,国家为了促进学生素质的提升而提出了德育素养这一核心理念,从而为教育发展提供了一个明确的发展方向。但是,因为一线教师无法对其核心理念进行充分理解,这也导致了核心素养这一教育方针无法在基础教育中落实,从而使其变成了一个口号[4]。
二、如何在中学语文教学课堂中培养学生健康人格
(一)贴近现实,将书中精神映射到当代社会
        如果想要在中学语文教学当中培养出学生健康人格,那么首先就要将书中所表达的精神意识到现实社会当中,以便于其能够在学生心中扎根发芽,而不是被古老文化禁锢,从而再次上演尾生抱柱的遗憾。所以,为了方便一线教师参考,本文远用了部编版课文中的《紫藤萝瀑布》来进行举例。
        其实在这篇文章当中,作者所用的细节描写非常之多,其想要表达的感情也相对较为丰富。首先,作者刚开始被紫藤萝吸引,然后停下脚步,并开始欣赏紫藤萝的种种细节,甚至出现了“我在开花,他们在笑,我在开花,他们嚷嚷”这一人格化的描写。其实笔者认为,在正确人格的塑造当中,首先要培养的就是像宗璞老奶奶在本文前篇所表达的精神,也就是能够对万物有所反应。试想,如果宗璞老奶奶当时并没有被紫藤萝吸引,那么自然也不会发生此下的驻足,更不会有之后回忆和感悟。
        另一方面,在这篇文章当中,大多数分析都将其分为三个部分,即分别为赏花、忆花、悟花。作者从紫藤萝的自然形态想到了自己小时候的回忆,并从小时候的回忆想到了对生命感悟,事实上,这种情绪流动确实也十分有利于学生进行健康人格的培养。另外,笔者之所以选择这篇文章,主要是因为作者充分将外物精神为己所用,也就是从万物之中明己身。其实在语文学习当中,早就有人提出了格物致知这一概念。但在笔者看来,这一概念主要强调的是从自然当中获得感悟,而并没有回归自身。其实,这也与现代教育现状十分类似。在现代教育当中,学生并非是缺少知识,他们大多数只是缺少将知识回归于自身的能力,从而使得知识学习与人格养成出现较大的分离。而在本文当中,宗璞老奶奶通过对自己感情流动的描写,充分将万物的感情与自身相融入,从而悟出了生命的意义。笔者认为,这种形式的理解才是语文课堂人格塑造的真正答案。
(二)提升素养,将先进思想落实到现代课堂
        在保证好教学方法之后,就要注意对任课老师进行修养上的提升。作为语文科目教师,其本身就应该有较为强的外物感知力,以便于其能够产生感悟,从而帮助其语文课堂的开展。另一方面,还要加强其教学思想的培养。如果其教学思想十分受限,那么其课堂的内容展开就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这样就十分不利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而重新回归与自身,如果教师没有有一个较高的精神素养作为支撑,那么其对外界感知的能力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也会很难发挥出人生领路人的基本价值。
三、结束语
        自古以来,语文教育就是培养学生正确人格的主要战场,所以相关的教师应该加强自身素质的培养,以便于能够利用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来帮助学生建立一个正确的世界认知, 从而帮其塑造出一个健康向上的人格。
参考文献:
[1] 冯志刚. 浅谈语文教学中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J]. 甘肃教育, 2019, (12):55.
[2] 姚小贤. 浅析语文教学中健康人格的塑造[J]. 人间, 2016, (33):89-90.
[3]向永青.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的志趣培养和人格塑造[J]. 都市家教, 2016, (09):61.
[4] [2]周桂荣.试析德育教育与学生人格塑造的关系[J].科技资讯,2019,(35):181-18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