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在内科学教学中的实践和探索

发表时间:2021/7/9   来源:《中国教工》2021年2月4期   作者:郭秋婷
[导读] 作为高校教育者,如何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座谈会上号召:“立德树人是高校立身之本”,在自己所教授的课程中既能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又能不留痕迹地融入思想政治理论,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郭秋婷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   432000
        摘要:作为高校教育者,如何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座谈会上号召:“立德树人是高校立身之本”,在自己所教授的课程中既能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又能不留痕迹地融入思想政治理论,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内科学中,既有单纯的生理性疾病,又有心理因素参与的身心疾病,在以往的内科学教学过程中,人们往往会偏重于生理病理分析,而忽略心理因素对疾病的影响,从而使同学们面对的是一个充满冷冰冰的大数据课堂。基于此,本文章对思想政治教育在内科学教学中的实践和探索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内科学教学;实践和探索
引言
        作为医学生,担负着济世救人、维系人类生命健康的神圣使命,医学教育,立德为先,拥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是作为医学生的职业特性的必然要求,医学院校开展的五门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提升医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主阵地和主渠道,医学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育人作用的有效发挥,需要提高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和实践。
一、思想政治教育在内科学教学中的必要性分析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到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对于我们国家而言,高校生教育作为高等人才培养的高层次,肩负着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重任,在实施科教兴国和科技创新战略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不可替代的作用。思想政治教育是医学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医学生全面素质培养中具有显著作用。
二、思想政治教育在内科学教学中的问题
        (一)教师职业素质有待提升
        育人必先育己,方可为人师,“最有说服力的语言是自己的模范行动”,作为思政课教师,言传身教是最有影响力的教学载体,而职业素质是教师言传身教的外在彰显。在医学院校的思政课教师队伍中,部分教师的职业素质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对医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要契合医学生的知识基础和个人发展需求,这就需要思政课教师不仅要有较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知识功底,也要深入了解医学文化内涵,比如中国传统医德思想。但目前来看,有的教师对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知识掌握不够系统扎实,对医学理论知识和文化底蕴知之甚少,难以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与医学专业的纵深融合。社会主义新时代是以信息化为主导的时期,成长于信息化时代的大学生易于接受新鲜事物,教师应根据时代发展的特点,及时更新教学理念,运用新媒体技术手段创新教学方式,合理运用教学载体,丰富教学内容,才能引起学生的心理共鸣,但部分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还存在备课不足,课堂教学空洞乏味,教学模式单一等问题。
        (二)“三全育人”教育理念还不清晰
        习近平总书记对“三全育人”做出的重要指示,是对高等教育发出的动员令,对高等医学院校而言,具有更为丰富与深刻的现实意义。学生的教育培养不单单依靠学校,包括社会、家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就学校而言,全员则是指高校校园内所有的教职员工,包括授课教师、科研人员、机关行政人员、思政辅导员队伍、后勤工作人员、物业服务人员等校内一切直接或间接与学生相关的人。而目前而言,由于三全育人体系构建的不完善,导致部分人员理念落后、行动滞后、观念更新不及时。缺乏“全员”育人的理念,没把工作中融入育人环节,使育人与工作相分离,导致在工作中缺少温度,没能让学生在学习之余,感受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教育氛围。
        (三)学生思想政治学习的热情相对较低
        受到高校教育理念和教学体系的影响,高校的大部分学生更加注重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学生的思想政治学习兴趣相对较低。

学生的学习热情相对较低是高校思政教育面临的普遍问题,新建院系也不例外。如何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思想政治学习,是一个值得思政教育工作者持久深思的问题。
三、思想政治教育在内科学教学的有效途径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课程思政这一全新的育人理念对护理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护理院校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应通过授课、讲座、报告等形式学习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定期选派护理教师进党校学习,组织护理教师参观红色基地,增强护理教师的“四个意识”,即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课程思政要求每位教师要掌握育人的方法。古人云,“理不可以直指也,故即物以明理;情不可以显出也,故寄事以寓情。”教师应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做到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完善护理教师培训制度,着力提高教师的育人水平和教学能力。发挥“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教师”对青年护理教师的“传”“帮”“带”作用,结成“青蓝对”,使我们的教师政治觉悟高,思想道德优,勤于教书,善于育人,忠诚党的教育事业。要经常举办课程思政教学大比武,打造金课。要形成培训常态化、形式多样化、人员多层次、全员覆盖的局面,打造出一支有情怀、有境界、有水平、有担当的护理教师队伍。
        (二)健全机制体制形成“大思政”教育格局
        医学生在培养过程中,涉及到的部门、人员相对其他院校要更多、更复杂,除了在校期间理论学习、实践训练外,还有医院见习、实习和规培等。每个时期、每个环节都需要紧扣医学生培养目标来相互配合,形成合力,才能让学生掌握扎实的医学理论与技能。那么思想政治教育也应有相同的教育培养体系,不应该是零星的、散在的,而是与医学专业教育同向同行、双轮驱动,进而形成健全的网络体系。建立健全责任划分明晰的工作主体责任体系,形成层层抓落实的责任链条,在整体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必须发挥并承担部门单位与教职员工的育人责任,将育人效果作为履职尽责考核的主要指标,进行形成人人抓育人、事事有育人的多维发力的“大思政”格局。
        (三)以社会实践修医德、铸医魂
        医德教育方法根据研究生的实际情况,从医德教育的实践特征出发,有效介入医学生医德的形成机制中,通过各种有效手段培养既有高超医术又有高尚医德的医学生。医德具有非常强的实践性,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让医学生获得直观和真实的医德体验。加强医德实践可以养成医学生良好的医德行为和习惯。医德行为是医德品质的外化,而从事一定的医德行为可以促进医学生对医德的认知,触发医德情感,进一步促进高尚医德品质的形成。
结束语
        综上所述,思政课程融入专业课程的教授之中,不仅提高了学生求知欲和专注力,使平时成绩明显提高,而且还提高了学生对课程的满意度,引领了正确的价值观。同时,专业课以讲授专业知识为主,因而在挖掘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时要适度,与所授专业内容相契合,不能偏离课程的教学方向。另外,教学相长,教师在言传身教中,提高自身的良好专业素养和优良的思想品质。
参考文献
[1]胡娟,董树婉,刘斌.人文关怀视野下的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思考[J].中国卫生产业,2019,16(31):123-124.
[2]曹晓菲,刘学民.新媒体环境下影响医学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效果因素与优化对策[J].法制博览,2019(30):43-44.
[3]张瑾.新时代医学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发展探究[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9,31(10):86-89.
[4]韦尹淇,王朋朋,黄雪玲.“大思政”格局下医学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现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09):1-3.
[5]朱玲玲.医学类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素养培育的融合[J].教育现代化,2019,6(61):287-28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