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婧 周景
国防大学政治学院教研保障中心 江苏南京 243000
摘要:军队政治工作能力训练系统具备自主学习、自主训练、自主演练、自主考评等多重功能,满足学院不同班次学员政治工作能力训练的需求,对提高能力训练效果有重要的辅助作用。同时,学员毕业回到部队工作岗位后,还可以继续利用该系统开展军事职业教育,拓展训练模块,增强政治工作综合能力。本文旨在探究该系统建设的功能及技术需求。
关键词:政治工作;能力训练;系统;需求
随着科技化与数字化的快速发展,旧有的军队政治工作培训系统已经不适应当前新时代下信息化的发展需要,亟需进行换代升级。军队政治培训工作需要更便于运营维护、更便于学员自主学习训练使用,同时有着开放式内容可拓展性、新技术前瞻性、自动化便捷性的自主学习平台系统。
一、政治工作能力训练系统建设目标
为适应新时代军队政治工作信息化发展需要,坚持简便实用、易于操作、交互共享、逐级提高的建设原则,研制开发军队政治工作能力训练系统,用于任职教育各班次军队政治工作专业能力训练以及部队官兵军事职业教育。结合教育培训类产品研发经验和当前互联网学习训练类应用趋势,从学员自主学习训练、专家教学管理服务、拓展延伸学习三大功能需求出发,对该系统进行总体设计。主要包含贯穿学、练、考、评环节的多项学习训练系统、教学内容制作管理系统以及平台综合运营管理系统,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政治工作能力学习平台。在功能上实现结构严谨、操作灵活、响应及时、系统安全的总体目标。
二、政治工作能力训练系统的功能需求设计
(一)系统功能需求
军队政治工作能力训练系统包括政治工作中级指挥、组织工作、人力资源工作、宣传工作、群众工作、法治工作、心理工作、基层政治工作8个能力训练模块,分别适用于政治工作中级指挥、初级指挥8个任职培训班次,具有适用性强、融合度高,指向鲜明、易于操作等特点。该系统设有“我的学习”、“ 科目资源”、“ 新闻中心”、“ 资源库”、“ 学习论坛”、“ 问卷调查”、“ 反馈建议”、“ 帮助中心”等栏目,可实现三大功能:
一是自主学习训练。学员可利用该系统进行学、练、考、评等多项学习训练。学,主要是采取观看课程录像、完成课程作业、学习相关法规,搞好知识点的基础理论学习。练,主要是采取研读相关范例、进行实操训练等形式,通过案例式分析、模拟化训练,实现由理论知识向实际工作的能力转化。考,就是对训练情况的测试,既可进行自我测试,也可由任课教员进行集体考核,分为知识点自测、能力类别考核和结业综合考核三种。学员每学完一个知识点就可获得相应积分,获得一定积分和学分才能结业,发放结业电子证书。评,也就是网上共享交流,学员可上传优秀资源,参加课程评论或在学习论坛参与热门话题研讨。
二是教学管理服务。系统具备一套完整的管理服务功能。包括:用户注册功能。能实现学员注册,系统管理员、课程教员、学员队干部等多种身份注册管理。内容审核功能。课程录入及审核,资源录入及审核,法规范例录入,试题录入及审核,试卷录入及审核。论坛的管理。新闻、知识点、能力模型的管理维护等都有审核管理机制。教务报表统计功能。课程学习报表、学员课程报表、学员学课排名报表、考试统计报表、平台使用报表、学员考试报表、试题使用情况、报表账号统计报表,还有问卷统计。
三是拓展延伸学习。这主要是体现在“政治工作在线学习城”这个平台的运用上,是能力训练功能的进一步拓展。
(二)系统平台总体架构及各模块架构
1.系统平台架构
系统平台主要包含学员端、专家端和管理端三种,学员端主要用于学员的在线学习,包括精准课程推送,即时报名即时学、练、考、评,共享交流信息、专家点对点解答和结业考核。专家端主要用于上传学习内容,包括内容资源的发布、八大学科分类课程上传、教师与学员零距离互动、可视化积分明细制定等。
管理端主要用于统筹管理,包含一站式消息分发、多人探讨、精准掌握学员信息、内容安全审核、账号多重身份管理、积分数据管理、加密功能访问等。
2.学习客户端架构
学习客户端主要通过在线学习慕课平台的概念,完成教学及模拟训练中的学、练、考及学习分享交流工作,主要包含搜索框、学习路径、学习中心、新闻中心、错题集、测试考核、学习论坛等模块。
3.管理端架构
管理端主要用于综合管理平台内的课程内容以及管理支持各项附加功能的稳定运作,主要包含系统设置、权限管理、学员管理、人事管理、学习内容管理、积分管理、数据统计、内容管理等模块。
三、政治工作能力训练系统的技术需求分析
(一)技术架构需求
能力训练系统产品从设计到开发应采用微服务或SOA技术架构,采用多种先进技术,如动态加载技术等。系统设计要求高度抽象,软件功能独立又可模块化组合,使得整个体系结构安全稳定,符合信息技术应用的未来发展主流趋势。具体需求为:跨平台、超大规模消息通讯和整合技术,支持全应用接入;采用Restful接口通讯,前后端彻底分离模式开发;支持多租户多实例间的数据隔离;平台后台管理为B/S结构;应用实例、数据库、均可动态扩展;采用分层架构,每层承载不同的功能逻辑,并且可以灵活扩展。
(二)软件架构需求
合理的设计框架,使得系统具有很好的可扩充性;引擎内部使用基于私有代码框架开发,使系统具有更好的柔性和吞吐量;与外部接口优先选择加密的数据传输,提高数据传输阶段安全性;B/S结构,使得维护工作大大减少;采用视窗技术,使得图形化设计具有更快的速度和性能;用户界面经过专门的用户易用性设计和核查,界面直观,便于用户使用。系统整体采用开源的分布式微服务架构,基于Dubbo、Zookeeper、RocketMQ构建分布式微服务架构;Web发布容器应选择Tomcat等开源组件;数据库建议采用开源社区版本的Mysql或MongoDB 数据库,缓存系统使用开源的Redis构建集群,内容检索系统采用开源的ElasticSearch构建集群;请求转发和负载均衡使用开源的Nginx;提供的服务器及第三方应用软件,应同时满足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安全产品目录》所列产品,以及所提供的运行环境未列入负面清单。
(三)系统安全需求
系统安全系统设计需要达到以下目的,一是身份真实性,即能对通讯实体身份的真实性进行鉴别。二是信息机密性,即保证系统各类信息不会泄露给非授权的人或实体。三是信息完整性,即保证数据的一致性,能够防止数据被非授权用户或实体建立,修改或破坏。四是服务可用性,即是保证合法用户对信息和资源的使用不会被不正当的拒绝。五是不可否认性,即建立有效的责任机制,防止实体否认其行为。六是系统可控性,即能够控制使用资源的人或实体的使用。
(四)性能需求
1.系统高性能设计
在面对大量用户访问、高并发请求方面,基本的解决方案是什么,如何使用高效的WEB构架、高性能的服务器、高性能的数据库、高效率的编程语言。
2.存储解决方案设计
根据平台的特点,数据的安全、高效存储是系统建设的重中之重。如何解决系统的数据存储、数据备份、数据安全的问题。
3.系统可用性设计
怎样做到系统的可维护性、可操作性、多功能性、高效性。
4.系统可扩展性设计
需要选用多层结构体系作为系统开发的核心,要充分考虑到系统的业务变化和扩展的实际情况,要使得开发的应用系统具有非常好的维护性和功能扩展能力。
作者简介:
李婧(1986.11-?),女,汉族,安徽马鞍山人,硕士,国防大学政治学院教研保障中心信息技术室,工程师,主要研究计算机软件应用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