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洪飞
黑龙江司法警官职业学院警体课教研部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摘要:伴随我国教学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德智体美劳综合全面发展的人才,迎合社会对各种学生以及人才的需要,满足社会的发展,现如今构建校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同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如今社会经济逐渐增长,社会需要的人才已经越来越多元化,高校以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为目标,传统的学校教育更加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缺乏多元化系统化的实践知识传授,而现如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仅要求人才决定的,教育素质与人文素质,同时对综合能力的要求已经越来越高。体育课程主要在于培养学生具有强健的体魄,所以学校在开展体育教学的时候,应该融入一体化教学模式,鼓励学生从自身情况出发,融入多元化的体育活动,为学生拓展知识面,让学生在良好的实践中树立健康意识以及心理素质。
关键词:公共体育课程;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探究
1 学校公共体育课程开展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重要意义分析
1.1 提高了公共体育课程的整体教学水平
由于很多学校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都注重知识文化课的传授,往往忽视了公共体育学科的教学,但是现如今我国社会逐渐发展,对人才的要求已经不只是停停留在知识层面,同时也要求具有强健的体魄,所以公共体育教学是非常重要的。在高校公共体育课程中应用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不仅可以有效将体育教学课堂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有效的结合,同时也能更好的实现高等院校体育课堂的教学目标,展现出体育学科实践性的特点,把学生的实际情况作为体育教学评价的主要目标,符合学生的发展方式。而且通过这种教学形式,也能解决传统的教学困境,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水平,以及公共体育课程的整体教学水平,促进教学整体结构的完善。
1.2 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现如今由于我国教育部计划很多学校都开展了扩招工作,所以很多学校的学生相对来说比较多教师在开展课堂以及班级管理的时候,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所以学生为了更好的提高自身的能力水平,应该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发挥出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老师也应该积极的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创新教学理念,让学生感受到体育学科学习的重要性,从而形成学习体育的良好意识,形成终身体育学习的态度。在公共体育课程中运用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在学生的实际生活中渗透体育意识不断丰富学生的课内外生活,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感受到乐趣,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实现公共体育课程的教学目标。
2 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教学模式构建的理论依据分析
设置公共体育课程的教学目标以及课程整体功能是非常重要的,为了进一步实现学校的体育课程教学目标,首先应该将体育课堂教学与课外的体育活动进行整合处理,首先应该有目的,有计划的组织学生进行课外体育锻炼,将强健体魄作为实践活动,将课外活动列入体育课程教学中。同时也应该明确规定,将课外体育活动作为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课上体育教育起到补充和延伸的良好作用,发挥其全面提升学生健康水平的目的,完善学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的整体功能。
同时也应该进一步完善高等院校公共体育课程的整体教学性能,促进公共体育课程教学实践活动综合全面的统一,顺应当前课程改革的新形势,有效拓展高校的学科课堂教学时间以及空间。这样不仅能够有效利用教学资源,同时也能发挥出学生体育锻炼的自主性,提高学生对体育的学习兴趣,发挥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实现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教学目标,为学生后续综合水平的提升奠定基础。让学生充分利用公共体育课程,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以及身体能力强健学生的体魄增强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全面素养及其能力,优化学生的综合水平,实现教学目标及其方法的革新。
3 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现状分析
由于我国一直处于应试教育的教学背景之下,所以我国各个教学一直受到传统教育的局限和影响,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很多创新型的教学模式已经不断被应用到教学领域中,而且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已经得到越来越多学校的应用和重视。但是现如今在教学过程中,仍然有很多老师还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导致这一教学形式开展效果不好。比如现如今很多老师在教学中仍然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导致与学生之间的联系不够紧密,传统的教学内容占据了大部分的教学实践以及教学内容,导致学生没有接受到吸引的学习方法和学习项目,久而久之也会使得学生主观能动性不足,造成学习效果不佳。而且现在还有很多学校在应用这一教学模式的时候,缺乏相应的资金支持,资金匮乏也是很多学校管理者难以解决的一大难题,因为大部分的公共体育学科教学资金主要靠政府扶持社会资助等方式。如果一旦资金来源不稳定,那么可能会使得一体化教学模式难以得到更快更好的发展,很多教学硬件设施都无法得到及时的更新和维护,导致不能让学生进行训练。而且还有一些学校的体育设备,不能达到国家的要求,很多专业设备以及器械都确实打击了学生进行体育运动的积极性,限制了学生的活动以及学习氛围。还有一些学校管理者对于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并不重视,没有对其给予更多的知识,所以教学资源相对来说较为不足,教学机制建立不完善,没有针对于课内外一体化教学,建立起相应的教学机制以及教学目标,课内教学缺乏相应的制度约束。正是因为以上这些情况,可能都会导致这一教学方式在公共体育课程中开展,效果不佳,从而导致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较弱,这一系列因素都可能会阻碍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开展,也不利于学生开展深度学习。
结束语:
现如今伴随我国教学教育领域的和发展社会,不断重视对于学校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建设,而且这一教学模式自推行以来发展也比较良好,对教育起到不断深化改革的良好作用。虽然这一教学形式在实行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问题,但是在现行情况下也在不断得到改善,这一教学方式,以学生为中心为指导思想,以培养学生形成终身体育意识为最终目的从而探索出更加科学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创新课内外一体化教学理念,拓展教学内容,促进学校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取得更大的突破和成就。所以老师在开展体育学科教学过程中,应该积极应用这一教学模式,从而有效提高高校体育课程的整体教学水平,激发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
参考文献:
[1] 许明荣,蒋玲,周璋斌,等.高校体育课实施俱乐部制课内外一体化模式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1,24(3):381-383.
[2] 罗达勇,汪海燕.我国普通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现状与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26(3):372-374.
[3] 陈天霞,陈新华,黄传胜,等.“课内外一体化”课程模式的实效性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27(1):90-91.
[4] 尹念龙.“课内外一体化”体育教学俱乐部模式对大学生体育态度及行为的阶段性影响[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2,32(4):119-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