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洋
云南大学历史与档案学院
摘要:通过对明清民国时期桂林地区较为重要方志文献的编修和收藏情况进行简要的回顾与总结,以求了解明清民国时期桂林方志文献的概况,以便引起相关研究人员更多的关注,旨在更好地开展桂林历史、地理、文化、社会、经济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关键词:明清民国时期 桂林地区 方志文献
本文所提及的“桂林方志文献”是指明清至民国时期,广西区域内官方及私人编纂的桂林地区方志和涉及桂林地区的方志性文献资料,这些方志文献为桂林的历史、地理、人文、风俗保存了大量珍贵资料,是研究桂林历史文化的重要参考文献。根据《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的记录,现存涉及桂林地区的方志和方志性文献资料共有48部(编纂时间在1949年之前)。本文通过对明清民国时期桂林地区较为重要的方志文献的编修和收藏情况进行简要梳理,以期更好地开展桂林的历史、地理、文化、社会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一、明清民国时期桂林地区重要方志文献编纂收藏情况
明清民国时期是桂林方志文献编纂的发展完善阶段,尤其是清和民国时代为桂林修志的鼎盛时期。兹将该时期桂林地区较为重要的方志文献编纂、收藏情况介绍如下:
(一)通志类
清代《广西通志》三部,康熙年间郝浴修、廖必强、王如辰等纂四十卷本,康熙二十二年(1683)刻本现藏于桂林市图书馆、广西图书馆(胶卷)、上海图书馆、浙江图书馆等地;雍正年间金鉷修、钱元昌、陆纶纂一百二十八卷本,雍正十一年(1733)刻本现藏于国家图书馆、广东图书馆、广西图书馆(胶卷)等地,抄本藏于桂林市图书馆、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所图书馆等地,乾隆年间《四库全书》本藏于国家图书馆、故宫博物院图书馆、浙江图书馆、甘肃图书馆等地;嘉庆年间谢启昆修、胡虔纂二百七十九卷首一卷本,嘉庆六年(1801)刻本藏于广西档案馆、国家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南京图书馆等地,同治四年(1865)补刻本藏于广西图书馆、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南京图书馆等地,光绪十七年(1901)桂垣书局再补刻本藏于桂林市图书馆、广西图书馆、广西博物馆、广西师范大学图书馆、国家图书馆等地。
民国时期,蒙起鹏、黄诚沅等纂修《广西通志稿》六篇,民国三十八年(1949)广西通志馆油印本现藏于桂林市图书馆、广西图书馆、广西博物馆、广西档案馆、广西师范大学图书馆、云南图书馆等地。
(二)府县志类
明《桂林郡志》一部,宣德年间陈涟纂修三十二卷本,景泰元年(1450)吴惠重刻增补宣德本现藏于国家图书馆(存卷一至八,十九至二十三,又有胶卷)、桂林市图书馆(胶卷),抄本藏于桂林图书馆(存卷一至二十一)、广西图书馆(存卷十九至二十二)。
清《桂林府志》一部,康熙年间程可则纂修不分卷本,康熙抄本藏于国家图书馆,其他抄本藏于桂林市图书馆、广西图书馆、广西档案馆、江西图书馆等地。
清光绪年间,吴徵鼇修、黄泌、曹驯纂《临桂县志》三十二卷首一卷本,光绪三十一年(1905)刻本藏于桂林市图书馆、广西图书馆、广西档案馆等地,1963年桂林市档案馆石印本藏于国家图书馆、桂林市图书馆、广西图书馆、广西博物馆、广西师范大学图书馆等地。
民国时期《平乐县志》一部,蒋庚蕃、郭春田修、张智林纂八卷本,民国二十六年(1937)修、二十九年(1940)铅刻本藏于广西图书馆、桂林图书馆、南京图书馆等地。
二、明清民国时期桂林地区重要方志文献介绍
(一)明清时期桂林地区重要方志文献介绍
清代康熙年间郝浴修、廖必强、王如辰等纂四十卷本《广西通志》共设三十二目,该志与明代万历年间苏濬纂修四十二卷本《广西通志》略似,因当时修志时间紧迫,加之文献不足,故仓促成书,差错颇多。
清代雍正年间金鉷修、钱元昌、陆纶纂一百二十八卷本《广西通志》共设四十五目,采用平行例体,各类目齐头并进,无所统属,但却征引大量文献,保存许多珍贵资料,为后世修志提供借鉴经验和可资利用的资料。
清代嘉庆年间谢启昆修、胡虔纂二百七十九卷首一卷本《广西通志》是现存明清民国时期所修的《广西通志》中最完善的一部。该志共二百八十卷,卷首为谢启昆《恭进广西通志表》,次为《重修广西通志衔名》,又次《叙例》及目录,正文二百七十九卷,分典、表、略、录、传五大类,分别为: 统训典;郡县沿革、职官、选举、封建四表;舆地、山川、关隘、建置、经政、前事、艺文、金石、胜 迹九略;宦绩、滴宦二录;人物、土司、列女、流寓、仙释、诸蛮六传,共二十二目。该志自问世以来它以体例新颖、内容广博而备受赞誉,在我 国方志编纂的发展中起着承先启后的重要作用。
明代宣德年间陈涟纂修三十二卷本《桂林郡志》,以元代广西按察副使赵天刚所修《桂林志》为基础,增补元末至明初数十年之事而成。该志内容包括王宫、藩宪营缮之制,户口、田赋、甲兵之数, 山川、 风俗、物产之详, 故家、名宦、名贤、政事、节义之著, 诸蛮兴废等,其内容与卷帙较之赵志均有所增加,为明代仅存的桂林方志。
清代康熙年间程可则纂修不分卷本《桂林府志》中关于桂林府的资料是从明代嘉靖年间林富修、黄佐纂六十卷本《广西通志》中辑录出来,其内容包括为图经、分野、沿革、秩官、选举、山川、风俗、户口、田赋、食货、公署、学校、书院、兵防、古迹、名宦、人物等,该志为清代唯一一部桂林方志。
清代光绪年间吴徵鼇修、黄泌、曹驯纂三十二卷首一卷本《临桂县志》体例精审,内容丰富,是明清时期《临桂县志》中最完善的一部。该志内容包括卷首:序、旧志序,序目、衔名、旧志街名;卷一:衰章、图朴、沿革表;卷二:职官表;卷三至卷六:选举表;卷七、卷八:封建表、舆地志;卷九至卷十二:关雌志;卷十三至卷十六:建置志;卷十七:经政志;卷十八:前事志;卷十九:艺文志;卷二十系卷二十四:金石志;卷二十五至卷二十七:胜迹念;卷二十八至卷三十二:宦迹志 ( 未刻 )、人物志、杂志。共凡一图、四表、十二志。
(二)民国时期桂林地区重要文献介绍
民国蒙起鹏、黄诚沅等纂修《广西通志稿》注意录入调查报告。该志书在社会编的家族制度内节录清宣统年间在汉族地区调查后写的《民事习惯报告书》,记录族长、祠堂、亲属会议、族规、公产、讲训等,对研究广西的封建族权很有参考价值。
民国时期广西方志编纂普遍重视图表的运用,如蒋庚蕃、郭春田修、张智林纂八卷本《平乐县志》悉心编制疆域、行政区划、乡镇、水陆交通、街道、墟市、府署、人口分布、物产、种族分布等各类图表50余种,以弥补旧志用图之不足。
三、结语
地方志涉及范围非常广泛,它包含了历史、地理、人文乃至自然科学等方面的内容,它不仅可补正史之不足,其资料价值也是其他历史文献不可替代的。明清民国时期是桂林方志文献编纂进入发展的重要时期,明清民国时期的桂林方志文献是桂林历史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桂林的历史、地理、文化、社会等方面研究必不可少的珍贵资料,因此,相关研究人员应予以充分重视和利用。
参考文献:
(1)中国科学院天文台主编.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北京:中华书局1985版。
(2)刘名鸿.桂林地方志考略 .桂林:社会科学家.1986(2)。
(3)朱其现.略论嘉庆《广西通志 》的方志地位.梧州:梧州师专学报(综合版).1995(2)。
(4)韦韩韫.浅谈民国广西方志的特点.哈尔滨:黑龙江史志.2013(18)。
(5)韩章训.谈广西古代和民国时期方志理论要点.南宁:广西地方志.2018(4)。
作者简介:刘洋(1981年——)男,云南大学历史与档案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边疆民族史,云南省昆明市云南大学历史与档案学院,邮编65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