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地区土族“棒棒”舞的形成与文化内涵

发表时间:2021/7/9   来源:《中国教工》2021年2月4期   作者:牟英琼
[导读] 土族主要分布在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在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以及黄南藏族自治州的同仁县也有部分土族居住。
        牟英琼
        青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土族主要分布在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在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以及黄南藏族自治州的同仁县也有部分土族居住。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土族舞蹈“安昭”、“轮子秋”等歌舞也受到保护,强调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存及可持续性发展。土族人民宗教信仰较为复杂,原信奉多神教,大部分土族群众信仰藏传佛教,为数不多的群众信仰道教、本教、儒教、地方神,各种宗教在其历史发展的长河中相互影响、相互吸收,使土族乐舞中含有多源、多元宗教艺术特色。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文化多样性这一当今世界文化发展的主题下,“一带一路”的国策更加显现其优势,集聚了文化表现形式的多样性,加强文化交流与对话。
        2020年3月至11月笔者经多次采访李占海法师后了解到,在土族大型宗教活动中有跳神、作“禳尼”、念青苗经、念活寿经等,“嘛呢”人们常在初一、初五居家念经,大多数是老人。六月举行规模较大的“嘛呢会”,由全体村民和相邻村名参加,同时有花儿、宴席曲、“凌子秋”、“安昭”等歌舞,与当地藏族传统生活方式非常相似。据了解土族最原始的信仰为萨满教,至南北朝起信仰佛教,该民族在保留先民信仰外,还信仰佛教,多数人信仰藏传佛教中的格鲁派。由于,土族宗教活动及祭祀活动的多样化,所形成的乐舞形式也非常丰富,比如:每年正月初一引神下凡;初三进行祭天;农历每月初一、初八、初十五为祭天日;每年十月一日为祭鬼禳灾;每年农历二月初二、三月初三、四月初八、腊月初八、正月二十日部分村庄进行法会,即:“棒棒会”[]。采访中“法神”(即:法师)告诉我们,六月盛会期间举行祭祀活动还有血祭、白祭、“拉卜泽”祭等等,几乎每项佛事活动或祭祀活动都有着不同的宗教乐舞体语动态。又如:每年农历七月民和的“钠顿节”上的“会手舞”、“面具舞”、“神舞”。李占海法师经常在互助村庄一带“神舞”施法。

        在互助“青苗荟”中都有专门的法师,活动主要是请神颂神。这一代汉族道教也有“青苗荟”,当地土族和汉族在“青苗荟”上请龙神轿,跳护发舞神,除了服装和舞蹈动态不太一样,形式大致相同。由护法箭神组成仪仗队击鼓舞蹈、吹海螺等。这种宗教乐舞形式与青海黄南隆务地区的藏族村庄的祭祀仪式和汉族道教中的祭神仪式相近,展现了民族文化的和谐与融合的特点。借助我们对土族宗教乐舞的分析,将了解土族珍贵的历史记忆,展现了这个非常开明的民族对周边各民族乐舞文化的传承、发展、融合的特点。从历史轨迹中了解,土族人民的乐舞诗歌基本是口传身教,口传心授的方式世代流传。从宗教祈雨求福的舞蹈动态到民间土族宴席曲、花儿,民间舞蹈“凌子秋”,都蕴含着历史的痕迹。比如:在采访土族“祁家宴席曲”传承人索德元时他告诉我们,祁家宴席曲(即:延西曲)是歌颂土族历史上第十一代土司祁延西不顾年迈体衰,率领部族抗击入侵之敌,英勇献身的事迹。苏德元在讲述了该祁家宴席曲的故事并且为我们清唱。他的嗓音非常好听,唱时声音洪亮,节奏明朗,旋律动听有力。
        流行于青海互助县东部的“丹麻戏”又称“丹麻花儿会”,起源于明朝后期,盛行于清朝、民国及建国初期。它是土族传统节日,也可以说是多元文化碰撞下形成的文化瑰宝。互助丹麻乡丹麻村,于每年夏历六月十一日至十五日举行。“丹麻花儿会”时土族群众身着节日盛装,从四面八方蜂拥而来,聚到丹麻戏场上,除了进行各种体育文娱活动外,还进行物资交流。每年夏至,民和三川地区的许多土族村庙的庙倌会在本村神前供上长明灯,村内的众“嘛呢其”们要聚集在村庙内每天念经,祈求众神在临近开镰收割之际,保佑庄稼平安收获。部分村庄要求每户必须出一人,头戴柳树梢编制的帽子,背着嘛呢干本,抬着村神,赤脚巡游在田间,这类活动一般持续10-15天。“嘛呢其”(即:念经的人,受藏传佛教影响)一般在土族“嘛呢会”时念经。“嘛呢会”是地缘、血缘和神缘关系三者结合的产物,反映了土族在宗教信仰体系上的多元特征。“嘛呢会”对于传承土族文化、整合土族社区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土族人进行社会参与和情感交流的重要途径,是以藏传佛教为信仰的民间团体,广泛存在于土族村庄和藏族乡村。[]“嘛呢”为藏语,即六字真言,指唵、嘛、呢、叭、咪、哞六个字。“嘛呢会”普遍存在于青海省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三川地区的土族村落,是土族中老年基于宗教信仰,以民间庙宇为基地自发组成的,于每月固定的日期到庙中进行活动。嘛呢会的规模一般都不大,其成员从十几人到几十人不等,组织相对松散,进出自由,有专门的经文和常规性的和随机性的活动,有约定俗成的习惯对群体进行整合。中川乡土族中的“嘛呢会”有悠久的历史,用土族老人的话来说,“嘛呢会”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土族有多长的历史“嘛呢会”就有多长的历史,其形成与藏传佛教在土族地区的传播有密切的联系,至少在明清时期就已存在,并延续至今。近百年来,土族“嘛呢会”的发展脉络是较为清晰的,从民国初年到这几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和宗教政策的落实,人们的思想逐渐活跃,蛰伏的民间传统开始复兴。三川地区成立了寺院管理委员会,各村村民捐资修复了庙宇和寺院,到庙宇烧香拜佛、念嘛呢的行为已不再被制止。因此,“嘛呢会”的活动也开始从家中转移到庙里。从这一实例可以看出“一带一路”会让明天的中国乐舞艺术更加精彩。



参考文献
[1]乔生华.土族民间故事精选[M].青海:青海人民出版社,2015
[2]宋恩常.中国少数民族宗教[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5
        [3]许新国.史前时期的青海[M].青海:青海人民出版社,1986
[4]常任侠.中国舞蹈史话[M].北京:北京出版社,2016
青海师范大学中青年科研基金项目
 “一带一路”背景下的土族民间舞蹈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
(项目编号:2020QSK0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