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社会科学方法论”在儿童插画中的研究

发表时间:2021/7/9   来源:《中国教工》2021年2月4期   作者:谢林意、高中立
[导读] 儿童插画在人的社会化教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使人能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学会与人交往,学会做人的基础性和决定性的教育。
        谢林意、高中立
        四川音乐学院成都美术学院   
        摘要:
        儿童插画在人的社会化教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使人能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学会与人交往,学会做人的基础性和决定性的教育。将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与儿童插画相结合,用矛盾方法论浅析儿童插画的实践,为解决目前中国儿童插画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供哲学方法论的指导。“社会科学方法论”在儿童插画中的研究从儿童插画矛盾发展的过程、儿童插画中矛盾的普遍性、儿童插画中矛盾的特殊性、儿童插画中的利益矛盾与利益分析四个方面讲述。

关键词:社会科学方法论;儿童插画;矛盾

一、社会科学方法论概述
        “社会科学方法论”是特指建立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基础上的对于实际应用方面的指导性理论。其在世界观方面主要受马克思主义“艺术生产”理论作为其方法论的形成基础。并且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与儿童插画创作的关系,同样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具有普遍性,是对于实践过程中方法论的总结与概括。插画创作是具体实践的过程,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在儿童插画创作过程中对儿童插画创作的具体实践过程具有指导作用。
二、儿童插画矛盾发展的过程
        “矛盾是永远存在的,一万年以后还是有的。一个矛盾克服了。又一个矛盾产生了。在任何时间、任何地方、任何人身上,总是有矛盾存在的,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1]儿童插画的内部矛盾要从来源说起,儿童插画来自于插画类型的延申,插画是一种历史悠久且种类繁多的绘画题材,在中国古代就成果非凡。起源之初可以追溯到原始文化时期的记载画面,如龙山文化时期和仰韶文化时期的陶器纹样,以及古代时期的书籍绘图和绘画手工艺等艺术形式,都可以看到儿童插画的痕迹。在中国古代和西方的大航海时代之前,儿童插画或者说是插画更多的是独立发展的状态,西方的插画受到了文艺复兴时期之后的绘画艺术的影响,受到了油画和素描的影响创作技巧和方式更加符合人体结构和特征,而中国和东亚地区的插画发展则是更多受到了中国传统绘画中国画的影响,在创作技巧上使用线描技法,讲究写意和意境,人物形象和生动可爱具有文化寓意,多种形式风格的碰撞让儿插多姿多彩。近现代以来儿童插画逐渐从插画中脱离出来,开始慢慢的成为了一个单独的艺术形式,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形式和表现技巧以及艺术语言,现代儿童插画发展于20世纪中期,当时很多著名的画家开始进行儿童插画创作,他们绘画功底深厚,艺术技法高超,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并且具有心理学和神经学以及教育学等相关专业知识,可以进行跨学科性的艺术创作,在思维形式和主旨思想上也更加的贴合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生长发展过程,这一时期的插画师更加的具体和具有立体感,插画师与阅读者之间的矛盾推动着儿插的前行。到了20世纪后期,随着科技技术的发展进步,儿童插画的发展也从传统意义上的纸上绘画和印刷制作工艺发生了改变,传统和科技的矛盾又展开来了,开始于数字计算机进行了结合赋予儿童插画新的艺术表现形式和表现力,数字绘画成为一种主要的绘画方式正在散发着新的生命力。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儿童插画具有一定的后现代特征,开始进行跨学科、跨平台、跨形式的新媒体艺术创作新思路。儿插的内部矛盾贯穿儿插的本身,没有矛盾就没有儿插。
        外部矛盾世界儿童插画的发展已拥有较长的历史,每个国家的儿童插画都拥有独具一格的风格,美国儿童插画以写实风为主和及其卡通的风格为主,如迪士尼和皮克斯那种,角色动作夸张,画面镜头运用丰富、色彩饱和度高,且主题多以是积极向上的英雄主义;日本儿童插画的风格较美式的平面化和卡通化,人物表情丰富,华丽,日本漫画的主题故事丰富、趣味性强;欧洲儿童插画有多种绘画风格和表现手法,有怀旧风、简约风,一般人物是身大头小,色彩饱和度底、多以灰色调为主,更注重审美性,以及故事情节的发展。国外的儿童插画拥有准确的定位,大量的国外儿童插画涌入国内,深得儿童的喜爱,国内儿童插画市场深受打击,导致市场混乱,为了迎合市场,追随国外的儿插的步伐、在审美、思想、创作上都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在绘画和表现方式上有所突破。和谐作为一个哲学范畴,揭示的矛盾双方在发展特定阶段普遍存在的关系,即矛盾双方的斗争处于没有发展到彼此不能共存而出现的可能状态。中国拥有庞大的儿童市场以及中国的历史文明悠久,我们更应该发扬中华传统文化,对国外儿童插画抱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学习态度,不忘初心,更多的投身于中国原创儿童插画的创作。在提升中国儿童插画的质量同时需要学习西方市场的规范以及对儿插的重视,提高儿插设计师的信心让他们绘制出更优良的儿插,鼓励原创重视原创和知识产权保护,让中国儿插能更好、更稳、更久的发展下去。
三、儿童插画中矛盾的普遍性
        儿童插画是从插画这个大范畴中分出来的小分支,儿插的服务对象是儿童,儿童可以说是不具备审美能力的,而且儿童也没有消费能力,因此儿插更多的是大人为儿童进行购买,那儿插就需要从在成年人为儿童考虑的角度进行思考,这是儿童插画的矛盾之一。在社会矛盾的普遍性、社会的基本矛盾,“社会的变化,主要是由于社会内部矛盾的发展,即生产力和生产力关系的矛盾,阶级之间的矛盾,新旧之间的矛盾,由于这些矛盾的发展,对动力社会的前进,推动了新旧社会的代谢”[2]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是近代中国引导中国人民发展、前进的科学的方法论,是当代中国最主要的指导思想。儿插是这个时代的产物,也是矛盾推动的产物。

儿童插画矛盾的普遍性体现在经济领域、文化领域、政治领域和社会领域,中国的儿童插画市场广阔,但中国自己产出的儿插在市场上占的份额和产出不太理想,原因是公司更多是追求经济效益,儿童插画师的意识形态和思想没有很好的和市场契合,之所以没有契合是中国儿童插画师这个行业对插画师不够友好,社会对儿童插画还不够重视,认为儿插是无足轻重的,导致儿插的质量底下。矛盾是普遍存在的,正是这些矛盾推动着儿插的进步和发展。
四、儿童插画中矛盾的特殊性
        在儿童插画创作的发展中,我们要对其矛盾的特殊性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注重研究不同领域矛盾的特殊性;注重研究不同过程和阶段矛盾的特殊性;注重研究矛盾的地位和作用的特殊性;注重研究矛盾性质和矛盾斗争形势的特殊性。”[3]在创作中只用认清矛盾并解决矛盾才能将艺术创作搞好,艺术创作就像一颗种子,由人类的智慧和灵感浇灌,扎根于我们的心灵中,馈赠的硕果抚慰着我们的心灵,插画创作是艺术创作的一根新芽,却也明媚生辉,散发着特异的光芒。在历史长河的洗礼中,不管是大至艺术创作、小至插画创作都与我们对人类生存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的探究的结合也愈发紧密。
(一)不同领域矛盾的特殊性
        不同领域的特殊矛盾构成某一门科学的特殊研究对象,儿童插画属于艺术学中的一个小范畴,同时也与哲学、经济学、教育学、心理学、伦理学等不同领域相联系相矛盾。正是这矛盾的特殊性让儿童插画在社会中站稳脚跟。
(二)不同过程和阶段矛盾的特殊性
        儿童插画的发展历程较短,但每个国家历史文化的不同,儿童插画的风格迥异,美国以写实风为主和及其卡通的风格为主,角色动作夸张,画面镜头运用丰富、色彩饱和度高,如蜘蛛侠、美国队长等漫画;日本儿童插画的风格较美式的平面化和卡通化,日本漫画的主题故事丰富、趣味性强,如海贼王、蜡笔小新等漫画;欧洲儿童插画有多种绘画风格和表现手法,有怀旧风、简约风,一般人物是身大头小,色彩饱和度底、多以灰色调为主,更注重审美性,以及故事情节的发展,如欧漫达高、阿兰的战争等。
(三)矛盾的地位和作用的特殊性
        儿童插画矛盾分为外部矛盾和内部矛盾,又分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主要矛盾中又跟为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外部矛盾表现在国与国之间,内部矛盾是中国市场与中国儿插的矛盾,儿插中的矛盾表现在主题内容、色彩元素、人物形象、衍生品设计等方面。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是近代中国引导中国人民发展、前进的科学的方法论,是当代中国最主要的指导思想。
(四)矛盾性质和矛盾斗争形势的特殊性
        社会生活中复杂多样的矛盾,按期性质和斗争形势不同,区分为对抗性矛盾和非对抗性矛盾,就是是否有利益上的对立,儿插中的外部矛盾属于对抗性矛盾,内部矛盾中既有对抗性矛盾也有非对抗性矛盾。
五、儿童插画中的利益矛盾与利益分析
        “人们为之奋斗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 [4]。每一既定社会的经济关系首先表现为利益,国外的儿童插画拥有准确的定位,大量的国外儿童插画涌入国内,深得儿童的喜爱,国内儿童插画市场深受打击,导致市场混乱,为了迎合市场,追随国外的儿插的步伐、在审美、思想、创作上都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在绘画和表现方式上有所突破。中国儿童插画夹在西方与中国古代近代现代市场之间,处境十分尴尬。但对艺术加而言,市场好坏与否始终不是他们最重要的关切回应焦虑的最好方式依然是潜心深耕于自己的艺术世界,从人民的角度出发,永远为人民服务。中国儿插的市场大,但更多的是追求利益,在插画设计师而言更多的是温饱问题,直接体现为艺术性和商业性之间的矛盾。进入市场后,你就不得不在创作时去考虑许多非艺术因素,自己原本的创作概念会变形,整体会是有一种商业对创作的制约存在。
结语
        “世界艺术的发展潮流,不断吸取先进的创作元素,完善充实武装自己的思想,提高自身的艺术审美,创造出富有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高质量儿童插画作品”。[5]社会主义时代儿童插画在人的教育上起着巨大的作用,是使人能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学会与人交往,学会做人的基础性和决定性的教育。将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与儿童插画相结合,用矛盾方法论浅析儿童插画的实践,为解决目前中国儿童插画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供哲学方法论的指导,我们都应该为之努力,让中国儿插走上正轨并稳步前行,让更多插画师加入到儿插的创作中。“社会科学方法论”在儿童插画中的研究从四个方面讲述,儿童插画矛盾发展的过程、儿童插画中矛盾的普遍性、儿童插画中矛盾的特殊性、儿童插画中的利益矛盾与利益分析,提出了现在儿童插画的问题,起到完善儿插的作用。本文希望为儿童插画创作提供更多的思考,也为我国儿童插画的振兴做些有益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单业才. 社会发展的微观探析——以重庆市电力公司为例[D]. 2011.
[2]柳孟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发展动力观研究[D]. 湖南工业大学.
[3]董友建. 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出发点[J]. 明日风尚, 2017(9):97-97.
[4].付永玲,郑曙村.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四个向度及对我国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启示[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17(01):35-38.
[5]焦雯. 当代儿童插画研究[J]. 文艺生活·文艺理论, 2016(3):174-175.
作者介绍:
1.谢林意  四川音乐学院成都美术学院2019级动画专业硕士研究生
2.高中立  四川音乐学院成都美术学院教授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