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指导策略的思考

发表时间:2021/7/9   来源:《中国教工》2021年8期   作者:林惠浓
[导读] 在我国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不仅要传授学生理论知识,还要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和人交流,掌握学习的方式,并且从教学活动中获取经验,进而实现个性化教学。
        林惠浓
        大埔县大埔小学 广东梅州 514299
        摘要:在我国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不仅要传授学生理论知识,还要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和人交流,掌握学习的方式,并且从教学活动中获取经验,进而实现个性化教学。小学数学是学生的基础教学,在这个时期打好基础能够促使今后的学习过程更加的顺畅,所以要想让学生深入地学习数学知识,教师就要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小组合作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不但可以促进学生的沟通交流,还可以提高他们的积极性,提升学习的效率。
关键词: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教师指导策略
引言
        在当前的数学学习过程中,出现这样一种现象,教师在布置好合作学习任务后,过不了几分钟学生就会结束小组合作,这样的小组合作没有什么实际的意义。每项学习任务都是需要一个过程的,学生只有在充裕的时间内才能完成学习的任务,提升学习的质量。本文针对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进行了探究和分析。
一、创建科学合理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构建科学合理的小组学习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每个人的成长环境不同、思维方式不同、遗传因素都是不同的,因此在学习能力方面也是不同的,所以开展科学合理的小组学习活动可以使学生的学习能力相互补充,促使学生在小组学习中充分的发挥出自己的优势,在构建数学小组学习中,学生们进行合作学习,相互分享、相互补充,能够更好的提升小学生的学习效率。在构建小组合作之前,教师要根据班级的情况进行合理分组,小组的人数控制在4到6人最为合适,并且在每个小组内推荐一位沟通和协调能力强的学生为组长,还可以采用轮换担任的形式,充分的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调动起来;这样不但可以保障小组人员遵守课堂的纪律,还可以提升学生的管理能力,促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有效的保障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比如教师在开展数学小组合作学习之前要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和学习内容等方面进行全面的考虑和分析,充分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而对小组进行科学合理的划分;在每个小组内教师要放置成绩较好的学生和成绩中等的学生以及差等生,这样一来可以保证每个小组之间的能力均衡,还可以让学习较好的学生带动小组成员的积极性,让学生充分地体验到数学的魅力,同时让学生在相互竞争,相互分享的过程中,激发学习的兴趣。教师还要设置奖励制度,对表现突出的小组进行鼓励,这样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促进小学数学教学的效果。
二、创设课堂合作情境,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数学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活动中,要考虑到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地将学生的主动性调动出来,通过创设合作情景以及完善数学课程内容,可以更好地提升小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数学教学内容抽象性强,这也是教学中的难点,小学阶段的学生的思维比较直观化,理解上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在具体的实施教学活动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主体性,围绕学生创设合作情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主性,进而加强小学生的基础知识,为今后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1]。

比如在数学教学中讲解《方向和位置》这一知识点时,为了促进学生高效地学习这一知识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地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活动;促使学生进入到小组合作情境中,教师可以把教室布置成电影院的场景,以小组为一个单位,并分给学生号牌充当座位牌,学生坐到相应的座位上,这样的一个过程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安置好位置后进行小组合作,最后将结果展示出来,通过这种方式的应用,可以有效地让学生掌握住这一知识点。
三、激发学生自主探究意识,提升学习能力
        要想在数学教学课堂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实际教学情况从多个角度进行考虑,进而设计出相应的教学活动,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在小组合作教学的帮助下,促使学生不断地强化自身的主动探究能力,并且提升他们的自主思考能力,在这种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应用下,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也在不断的加强,并且越来越灵活,充分发挥出提升小学生高效的学习能力的作用。比如在为学生讲解《圆柱与圆锥》这一知识点时,在应用小组合作教学中,可以为学生提出相应的问题,引导学生提升自主探究的积极性;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在我们的生活中哪些东西是圆柱体和圆锥体?他们的特点是什么?”在问题的引导下,可以充分调动学生自主探究的积极性;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通过让学生动手测量实践等方式,使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加深知识点学习,还可以有效促进学生的关系,真正掌握这一知识点的重点内容,基于此更加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使学生的思维更加灵活。
四、小组合作学习促进师生关系
        教学课堂的两大主体是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教学活动的开展中要重视促进师生之间的融洽关系。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提供了很大的帮助,也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一种转变,在开展数学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不但要促进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还要促进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2];在开展教学活动过程中师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可以让教师更加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还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心,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也要积极参与到学生的讨论和交流中,根据学生交流的情况进行分析。小组合作学习中难免出现学生对某个知识点分析不清的情况,这时教师要为学生提供一定的帮助引导学生正确的探讨思路,在这一过程中,可以更好的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关系,还可以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并进行及时的分析;教师也可以根据反馈的情况对教学活动进行及时的调整,探索出更为符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方式;提升小学数学教学的效率。
结语:
        在当前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双重背景下,为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望教师通过创新教学模式,弥补传统教学中的不足进而提升小学数学教学的质量;数学教师通过科学的分析构建合作教学模式,为学生创建合适的合作环境,促进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小组合作学习要重视起来,为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甘珠升.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考试周刊,2021(40):77-78.
[2]杜国军.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21(18):101-10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