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建平 张灵飞
浙江省仙居安洲中学 317300; 浙江省仙居县第一小学 317300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普及和社会对心理健康问题的不断重视,越来越多的一线教师开始重视对初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的引导和教育。但是,由于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较为抽象的教学方面,较多初中班主任在开展中学阶段的心理健康教育时不得其法,不能够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也有一部分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环节中,发现教育的效果不显著。因此,为了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本文就将从实际的初中班主任教学管理实践出发,探讨如何在教学管理活动中,有效完成对初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工作。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管理;心理健康;渗透
前言:
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而言,其正处于身体飞速发展和心理趋于健全的重要阶段,对于这一阶段的学生而言,其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比较容易遭遇心理层面的困扰,如果这些困扰没有得到及时的干预和引导,学生将会出现比较严重的心理问题,甚至会在这样的心理问题的影响下,做出伤害自己或者伤害他人的严重行为,十分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对这一阶段的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其心理健康发展,解决其心理困扰也就成为初中班主任的重要工作。下面,就将提出几种对于班主任而言行之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渗透方式。
一、合理安排学生座位,实现性格互补
教室中座位,不仅仅是单纯意义上学生课堂学习过程中的位置,更能够体现学生在校园生活中的生活环境。因此,学生的座位不仅仅能够影响学生的课堂学习接收情况,更能够对学生在日常校园生活中的行为以及心理建设产生巨大影响。因此,教师在安排学生在班级中的座位的过程中,就不能够仅仅考虑学生的成绩,就不能够单一地根据学生的成绩来拟定座位。这种形式下拟定的座位仅仅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而未能重视学生的性格、心理建设等实际情况。因此,教师在拟定座位和同桌时,就应当充分结合学生的性格特征和心理特点,在结合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的同时,保证学生能够在同桌的影响下,完成性格互补,从而有效帮助学生完成在心理层面的健康发育和成长。
例如,教师在拟定学生在班级中的座位时,可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学生A的成绩较差,但是性格比较开朗外向;学生B的成绩比较优秀,性格同样比较外向;而学生C的成绩优异,但是性格比较内向孤僻。教师为了帮助学生A提升学习成绩,就需要为其安排一位成绩优异的同桌。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教师将两位外向的学生安排为同桌自然无可厚非,但是,教师在安排座位时也应当充分考虑学生C的心理健康,为了帮助学生C培养健康的心理,保证学生C的心理健康发育,教师就可以将学生A和学生C安排坐在一起。在这样的座次安排情况下,不仅成绩较差的学生能够在同桌的影响和帮扶下,获得较好的学习成绩,同时,教师还能够通过两人之间逐渐建立起友谊,性格内向的学生能够在外向学生的正面影响下,让阳光照进心里,逐步形成活泼阳光的心理特征,保证心理健康。
二、积极开展集体活动,帮助建立良好社交关系
合理且适当的集体活动的有效开展,不仅能够帮助保证学生在活动的环节中,加强对同学的认识和了解,还能够帮助学生在活动深层内核的影响下,保障自身的心理健康。因此,班主任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的过程中,不能仅仅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提升,而忽视班集体活动的有效开展。在班级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学生们能够在探索、互动以及合作中,充分了解每一位同学,同时,能够在活动的促进和推动下,将班集体有效整合为一个整体,此外,有心理困扰的学生还能够在参与集体活动,体会同学团结和友谊的过程中,解决自身的心理困扰。在这样的班集体活动中,教师也能够在观看学生活动时,对学生最近的心理健康有初步的观察和了解,这也就能够为教师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难题奠定基础。
例如,教师可以在教室中开展“孤船逃生”这一集体活动。首先,教师可以通过情境的构建和展开,将地面上的一张铺开的报纸化作大海中的一支孤船,将学生分为若干组,每组中7位学生设计成需要救援的落水者,从而引导这七位学生想办法同时站在报纸上,从而完成对每一位落水者的救援。在这样的情景之下,学生能够通过充分的尝试和合作,抱成一团,从而实现游戏的要求。学生也就能够在这样的集体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充分体会团结合作的涵义,同时也能够在合作中与同学建立起宝贵的友谊。在这样的环节开展过程中,教师作为引导者和旁观者,也就能够在观察中,充分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心理状态。
三、积极开展师生谈话,时刻了解学生状态
师生谈话不仅能够保证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具有充分了解,不仅能够保证学生在教师的单独指导下提升学习成绩,同时也是帮助教师干预学生心理发展,帮助学生保持心理健康的有效途径。但是在目前的实际情况上来看,学生对班主任普遍存在畏惧心理,学生与班主任之间始终存在着沟通鸿沟。因此,教师在进行班级管理工作时,就应当以平等的身份与学生共处,在开展师生谈话的过程中,就不能使用严厉和刻板的谈话方式,应当以引导者的身份开展谈话,引导学生表达出学习中的困境以及在心理层面上的困扰,充分保证学生能够在谈话中表达出自身的真实想法,从而保证教师能够有效解决学生的问题,保证师生谈话的有效开展。
例如,教师就可以在每周五将要放双休前,与每一位学生进行谈话。在谈话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说出在校园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有其重视引导可能存在心里困扰的学生表达出自身的烦恼。教师在听取学生的问题之后,就应当采用引导的方式,与学生站在平等的层面,引导和帮助学生解决这些问题。在这样的环节中,教师就能够充分保证学生的心理困扰能够被及时解决,学生能够健康成长。
总结:
总而言之,心理健康对于初中学生而已是尤为重要的,健康的心理能够保证学生在更高的完成学习成绩的提升和健康身体的发育,初中班主任,作为班级日常工作的管理者,应当保证学生成绩有效提升的同时,充分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帮助学生在校园的学习和生活中,保持健康、阳光的心理。
参考文献:
[1]梁和才.浅析初中班主任如何提升心理健康教育[J].求知导刊,2020(11):89-90.
[2]唐瑗霜.初中班主任工作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20(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