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文强
福建省泉州市培元中学 362000
摘 要:“读思达”教学法主张教学过程、学习过程即阅读、思考、表达的过程。教学经过这三个基本环节,才能将知识转化成素养。将“读思达”教学法运用到运动训练教学中,让学生通过多方阅读积累运动训练基础知识,多向思考培养运动训练学习思维,多维表达发展运动训练实践能力,实现运动训练的创新性教学,逐步提高学生的运动训练能力,发展学生的体育品质,培养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灵活运用运动训练的手段,对运动训练的项目要进行合理的选择,从而不断推动我国体育运动教学朝着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读思达”教学法 初中 运动训练教学 核心素养
1.“读思达”教学法的理论依据与内涵
“读思达”教学法的理论基础,源于认知加工理论,完整的认知过程包括认知输入、加工、输出三个环节。与此相对应,完整的学习过程也包括阅读、思考、表达三个环节。阅读,也就是信息输入,指的是阅读教材、阅读图表、阅读思考;思考,也就是信息加工,包含了想象、推理以及演绎等;表达,也就是信息输出,包括语言表达、笔头表达等。“读思达”关系到知识的展示、迁移与运用。“读思达”教学模式属于翻转教学的一种新形势,“读思达”教学模式凸显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教学建立在学生自主阅读的基础之上,基于问题为导向,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中心。学生通过“阅读、思考、表达”等三个流程相对完整的学习,实现了将学科知识的迁移、转化,内化为自身的学科素养。
2.运动训练内涵
运动训练属于实践性教学内容,通过教师的指导,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情况进行练习,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进行训练的自主性,另一方面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运动水平。在运动训练的过程中,由于训练的目的性较强,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生理及心理的状态情况,对其进行相应的运动训练。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展开多样化的训练手段,全方位提高学生的能力。对于身体素质较为特殊的学生,教师要制定针对性的练习方法,进而在专门的训练中,使学生的运动能力有较大的提高。运动训练的过程也是教学理论检验的过程,必须通过理论对实践的指导,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才是合理的运动训练。学生要针对某项运动项目进行科学的专项化训练,还要加强学生心理方面的辅导,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以便学生充分发挥出自己的实力。
3. “读思达”教学法在运动训练教学的策略研究
3.1. “读思达”教学法应用到运动训练教学中,即多方阅读,多向思考,多维表达。一是多方阅读,积累体育基础知识。阅读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手段,是发展学生能力的重要途径,是最基础、最关键的训练能力,它决定了学生训练效果的好坏和训练效率的高低。体育阅读有其特殊性,是对体育知识、动作的阅读。二是多向思考,培养体育训练思维。学会思考,是学生体育训练思维的重要体现,在训练课堂上主要表现为:思考动作技能的方法要点,学会质疑问难。三是多维表达,发展体育实践能力。表达是阅读、思考的外化,是思维的外显形式,是彰显体育素养的载体。通过表达,外化与呈现体育训练效果,促进体育实践能力的发展。掌握“读思达”教学法在运动训练教学的指导作用,这也是现代体育运动训练教学中对教师的必然要求。
对于如何提高学生机体的协调性,充分发挥出学生的潜能,并且在不同的时期,保证学生以最佳的状态进行训练,这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体现出“读思达”教学法在运动训练中的重要性,对于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身心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首先,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学生的体能和心智呈现出不同的状态,由于学生的身体素质的差异,所以在进行体育运动训练时,教师要充分结合学生的特点来进行教育教学活动,要对学生机体情况进行全面的了解,同时还要让学生了解运动强度对自身所带来的影响,从而保障学生在教学训练的过程中,全面掌握运动强度。“读思达”教学法体现学科育人、教学育人的创新性,将逐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这恰恰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背景下运动训练教学努力的方向。“读思达”教学法面向核心素养,让核心素养落实到实处的教学方法。其次,体育运动训练中的各项运动,对运动员都有较高的专项技能的要求,由于运动项目的不同,对学生技能水平的要求也有所不同。“读思达”要求以充分的阅读为基础,进行精细、深入的思考,对事物的本质、发展进行全方位的思考,然后依托于真实的情境进行展示,以阅读文本引领,融入自身的思考,最终对自身真实情感进行表达。基于此,不但可以通过对话和学生进行知识的传递、交流与讨论,同时使学生内在联结,相互成长,从而对高效的训练教学进行构建。例如,在足球运动项目中,对于初学者,不但要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同时要不断加强对基础的练习,将基础练习做好、做扎实,才能保证在以后的训练中取得更好的效果,从而促进足球运动员有着更好的发展。
4. “读思达”教学法在初中运动训练教学中的合理运用
4.1.根据“读思达”教学法合理定制教学内容
每个初中生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他的运动能力和身体素质都有差异,有的学生可以承受高强度的训练,但一些学生对基本的训练项目都不能达标,完成度不够。教师在训练教学过程中要明确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依据“读思达”教学法,结合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对他们的兴趣爱好进行训练教学。同时,教师要根据不同的体育运动项目,做出不同的教学设计,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运动训练上得到适合自身身体素质的锻炼,将每个学生自己的特点充分发挥出来。这就意味着教师在制定教学方法时,必须要考虑到学生自身能够承受的练习强度,以及他们能做出合适专项选择。
4.2. 创新运动训练教学方法
初中生在学习运动训练知识时,很多学生不太注重体育理论知识的学习。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当采取一些新的方法来引导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通过向学生展示一些精彩的体育视频,使学生可以更直观地理解和掌握体育知识。教师还可以安排一些课外友谊竞赛,让学生亲自参与,这样在比赛的过程中,促使学生将掌握的技术动作应用到比赛中,更能直接有效地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掌握熟练,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还能大大提高学生的训练水平。这样学生的训练积极性和教师的教学质量都能得到很大的提升。例如,对于足球犯规和违例的判断,可以通过一些视频教学,让学生更直观更清楚地了解规则,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也可通过一些足球比赛,让学生亲自参与到里面,这样更利于学生掌握相关规则。
综上所述,“读思达”教学法运用到运动训练教学中,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让学生通过科学的方法进行训练,还能让学生牢固的掌握体育理论知识,把理论知识与实践更好地结合。将自己掌握的体育知识恰当地应用到实践训练中,能大大增强学生对体育运动训练的理解。因此,在这个全民大力开展体育运动的新时代,将“读思达”教学法运用到运动训练教学中,让学生通过多方阅读积累运动训练基础知识,多向思考培养运动训练学习思维,多维表达发展运动训练实践能力,实现运动训练的创新性教学,逐步提高学生的运动训练能力,发展学生的体育品质,培养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将对我国的体育教育事业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余文森,《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8.
[2] 梁颖,龚巍巍. 《初中体育课堂教学的高效性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