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教育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渗透策略

发表时间:2021/7/9   来源:《中国教工》2021年8期   作者:陈梅
[导读]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生态文明教育在生物学科中的重要性也渐渐凸显了出来,作为一门非常重要的自然科学,生物和自然以及与日常生活的联系都是非常紧密的。
        陈梅
        福建省长乐华侨中学  350200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生态文明教育在生物学科中的重要性也渐渐凸显了出来,作为一门非常重要的自然科学,生物和自然以及与日常生活的联系都是非常紧密的。日常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教师应当将生态文明的有关内容融入课堂,让学生在初中阶段就树立关爱环境,保护自然的思维习惯,本文将围绕生态文明教育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渗透展开探讨。
关键词:生态文明教育;初中生物;渗透
前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崛起以及对环境的破坏已经到达了一定的程度,现如今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速度越来越快,环境污染问题成为全球问题。在教学生物这门学科的时候适当融入保护环境、关注生态的内容,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意识,建立健康的生态观。
        一、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培养生态意识
        一切观念的形成都需要在实践中培养出来,所以引入生态文明教育的时候,教师也应当注意课堂上讲解再多的知识都是填鸭式的教学,并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无法取得理想中的教学效果。为了深刻树立生态文明观念,教师应当在生物教学的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帮助初中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形成生态意识。
        例如:教学“生态系统”这部分内容,针对“多样生态系统”这一知识带点,就可以让学生围绕一些特定的话题展开探究。上课之前教师可以先给学生提出几个问题,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究在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中,一条食物链消失,会给生态系统带来怎样的影响,思考随着物种的产生和消亡,生态环境会发生怎样的变化?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校园里的昆虫,以蚂蚁为例,学生可以去校园内部观察蚂蚁的生存环境,在这一过程中,为了更好地理解课堂上教师即将讲解的知识,学生需要提前在网上搜索很多拓展性知识。比如我们日常看到的搬运食物的这部分蚂蚁,在生态系统中扮演怎样的角色?气温的急剧变化会对蚂蚁产生怎样的影响?如果蚂蚁彻底消失在校园之中,会给校园的生态系统带来怎样的影响?通过探究这些问题,学生慢慢会站在弱势物种的角度思考保护生态系统的重要性,从而培养出初步的生态意识,有利于引导学生保护环境,关注生态平衡。
        二、积极开展实践活动,贯彻生态行为
        教学生物学科中的很多知识时,教师会发现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够理解生物课上教师讲解的生态方面的知识,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初中阶段的学生理解力是有限的,对于很多复杂或抽象的生物知识,学生只能够从文字的层面浅显理解。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整体质量,教师应当结合初中生的这种学习特点,积极开展实践活动,全面贯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生态行为。


        例如:学校举办植树节活动的时候,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学习内容以及学生的学习兴趣,组织一场生物学科实践活动,比如就以植树节为话题,提出“人类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这样一个简单的课题,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究植树节植树这一活动,会对生态环境带来怎样的影响?开展生物实践活动的时候,教师可以一边想应学校植树节的号召,一边引导学生探究这些行为给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
        一方面,学生在植树的过程中扩大了某一片区域的绿化面积,有利于维持当地的生态平衡;另一方面,学生在挖掘土壤的时候破坏了很多土壤生物的生活环境,比如挖土的时候,学生挖出来很多蚯蚓,如果要在这个地方继续种树,蚯蚓就必须另寻家园,这些都是人类的行为给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教师可以根据这些内容,引导学生从保护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的角度帮助学生形成最基本的生态意识。植树活动结束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将这些小蚯蚓放到其他土壤疏松的地方重新挖洞,建立家园。既保护了这些小生命,又让学生在实践活动开展的过程中贯彻了生态行为,真正实现了生态教育的意义。
        三、要结合多媒体视频,开展生态教育
        初中阶段,大多数学生的想象力是比较差的,教师在讲解生态环境的有关知识时,有很多学生会因为缺乏想象力或者对生态环境没有基础的认识而无法全面理解教师在课堂上讲解的知识。所以为了加深学生的印象,提高学生的认识程度,教师应当积极结合现代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一些必要的视频,直观地展现生态环境中存在着种种现象,开展生态教育。
        例如:教学“细菌和真菌”这部分知识的时候,教师就应当注意细菌和真菌对于中学生而言,本身就是非常抽象且陌生的东西。在日常生活中,人的肉眼是很难看见细菌的,随着生活质量的提升,现代中学生看到真菌的机会都越来越少了,为了在课堂上全面渗透生态文明教育的有关内容,教师应当在课上结合多媒体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这部分知识中的重点。
        比如教师要让学生理解细菌是如何影响生态平衡的,教师就可以为学生播放一段模拟动画,让学生直观的看到细菌参与生态循环,以及对其他生物产生的重要影响。在很多中学生的固有观点中细菌是很脏的,经过本节课的学习之后,学生可以建立全新的基本认知,知道自然界中细菌的存在是很有必要的,细菌可以给人体以及其他的生物带来很多有益的帮助。同样的,真菌在自然界中的地位也相当之高,细菌和真菌都可以通过腐蚀自然界中的废物,维持必要的生态平衡,经过视频教学之后,学生会更加明白在自然界中没有任何异样生物是多余的,为了更好的促进自然界的平衡发展,作为人类应该积极维护生物的多样性。结合视频内容,教师还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生活成绩,也能够全面建立生态文明意识,培养高素质的中学生。
总结:
        生物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它与自然、生活紧密联系。由于人们为了满足自身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而不断的对自然进行攫取,过度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攫取资源速度远远大于资源再生速度,已不适合时代发展。因此一种新型的提高人们生态文明意识的新措施便应运而生。需要教师在生物教学中渗透生态文明教育,让学生形成关爱环境的态度,促进人、自然、社会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蒋立萍.如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融合生态文明意识[J].发现,2018(8):12.
[2]于永萍.初中生物教学中生态文明教育实施途径的探析[J].考试周刊,2020(31):125-12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