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谜实践助推中学语文学力构建的路径研究

发表时间:2021/7/9   来源:《中国教工》2021年8期   作者:王芬
[导读] 灯谜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对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启迪智慧和帮助学生构建语文学力有重要帮助作用
        王芬
        福建省晋江市养正中学,362200
        摘  要:灯谜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对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启迪智慧和帮助学生构建语文学力有重要帮助作用,因此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重视运用灯谜活动来丰富学生传统文化知识,训练学生语文思维能力、语言文字实践应用与创新能力,以此来促进学生语文学力提升。
        关键词:灯谜;中学语文;学力构建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要求教师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关注学生学力培养,良好的语文学力既是学生学好语文知识的核心能力,又是发展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关键内容,而借助于灯谜实践活动,能够实现语文学习激趣和培养学生语文学力的目的,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利用灯谜培养学生语文学力。
        一、全面理解掌握中学语文学力内涵
        语文学力是指学生在一定的社会与文化背景下,结合自身生活经验,通过语文学科学习和同伴互助所形成的综合能力。语文学力作为一种综合学习能力,它包括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理解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多种能力。要构建中学语文学力要掌握其构建要求:一是语文学习要基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二是要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学习资源;三是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自身经验,这样才能有效帮助学生构建良好的语文学力。
        二、利用灯谜助推中学语文学力构建
        (一)利用灯谜活动,丰富传统文化知识
        传统文化既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构建语文学力的重要基础,具备丰富的传统文化知识,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与写作背景等内容,从而有利于学生构建语文学力。灯谜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具有悠久的历史,广受人们喜爱。虽然灯谜短小精悍,但其可称得上是一部包罗万象的“百科全书”,天文地理、古今中外、花鸟虫鱼等都能入谜。以灯谜为背景的古代文学作品、诗歌不胜枚举。例如,在学习八年级下册课外古诗词诵读中的《题破山寺后禅院》这首唐诗时,可用猜灯谜的方法进行教学。谜语“分峙”(打常熟三字古代宗教建筑的别称)谜底:破山寺;谜语“方塔何处造”(打唐代诗人)谜底:常建。通过运用两个谜语进行教学,能有效激发学生对该诗的学习兴趣,还能让学生了解和熟记这首诗中所写的“破山寺”的地点、作者等方面的文学常识;再如,可运用猜灯谜的方式来记忆文章作者。谜语“《岳阳楼记》”(猜一个语文名词)谜底:“范文”(范仲淹的文章),就能轻松记住文章作者,也有利于丰富学生传统文化知识,能助推学力构建。


        (二)利用灯谜活动,激活学生语文思维
        灯谜被称为“群众智慧的钥匙”,开展猜灯谜活动,有利于激活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语文学习思维能力的发展,从而能够助推学生语文学力的构建,因此教师应注重运用猜灯谜活动来培养学生语文思维能力。一是可利用猜灯谜活动培养学生多种思维能力。例如,利用谜语“儿童不宜”(打一个汉字),本谜语的谜底是“奇”字。在本谜语中运用了逆向思维的方法来设计的谜语,即“儿童不宜,长大了就可以”,把 “大”和“可”两字组合起来就变成了“奇”字。再如,谜语“爬楼梯”(猜一成语),猜这个成语时可利用正向思维方法,即爬楼梯时一步比一步高,可猜出谜底是“步步高升”;二是利用猜谜语活动来培养学生的推理与想象能力,同样有利于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例如,谜语“古代交通事故”(猜一成语),在这个谜语猜想中,需要学生联想一下古代的主要交通工具是“马车”,马车出现交通事故当然马车翻了、人仰了,因此可猜出谜底是“人仰马翻”。再如,谜语“一支羽毛为啥来,小鸟靠它飞起来”,对于这个谜语,可从“小鸟靠什么飞行”去联想,自然就会想到靠“翅膀”,再结合“一支羽毛”(支)把两句结合起来,就可猜出谜底是“翅”字。  
        (三)利用灯谜活动,提升实践创新能力
        从语文学力的内涵可看出,实践力与创新能力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充分利用中学生的生活经验,开展多种形式的灯谜制作、灯谜猜测、灯谜竞赛等实践活动,对于提升学生语言文字的设计应用、读写与表达、审美创新能力有重要作用,有利于促进学生语文学力的构建。一是利用灯谜活动提升学生实践能力。让学生设计制作谜面,可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实践应用能力。例如,让学生对谜语 “泉水消失了”(猜一字),进行改编,设计的谜语为“蝴蝶泉上蝴蝶飞”,谜底可设计为“白”字,或设计为“汽”(三点水代表泉),还可设计“节气”(白露),通过这些灯谜实践活动可训练学生对语言文字或综合知识的实践应用能力;二是利用灯谜活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例如,猜谜语“七品芝麻官”(猜词曲文体名),可运用其别名代替,“七品芝麻官”在古代称“县令”,它是一个“小官”,因此可猜出谜底是“小令”。猜谜语重在理解,特别是用“别解”与“会意”的方式进行理解,这对培养学生创新理解能力有重要帮助,也是促进学力形成的重要途径。
        三、结语
        综上所述,把灯谜活动引入 到中学语文教学中,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丰富学生的传统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灵活的思维能力、实践与创新能力,对于帮助学生构建语文学力大有好处,因此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要注重利用灯谜活动来培养学生语文学力,从而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发展。
        参考文献:
        [1]柯福盛.语文课堂教学与灯谜探究[J].俪人:教师,2015(10):114.
        [2]章荣跃.灯谜艺术与语文教学的结合[J].宁波大学学报,2000(3):4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